第七十三章 宛城之戰(三)

字數:3618   加入書籤

A+A-


    李嚴已到宛城旬月有餘,期間遊說張繡放棄宛城,撤軍至舞陰,扼守汝南門戶,自有袁耀派兵接應,可保張繡無危。不過張繡貪戀宛城之地,始終不肯答應。李嚴見張繡無意東歸,索性留在宛城伺機再行勸說。

    張繡見賈詡已是無法助自己保全宛城,索性徑直去尋李嚴。

    李嚴身在宛城日久,心神未免急躁,每日將隨行幾名軍士派出探查送信,時刻將宛城周圍局勢算在心頭。不過前幾日已聞曹操出軍,心中料想張繡必不能擋,若不向袁耀求援,則必向劉表求援。

    這兩日來,軍士每日三探,也從未見襄陽有軍向北而來。

    魚兒入彀矣,李嚴見張繡匆匆而進,連忙起身相迎,心中暗喜道。

    “繡見過先生”,張繡李嚴起身來迎自己,二話不說,躬身深深行了一禮,開口懇求道:“還望耀公子能助繡一臂之力,抵抗曹軍,守下宛城”。

    “......”,李嚴眉目間隱有青色顯然未料到張繡仍未放棄,不由麵容愁苦勸道:“將軍,宛城殘破,誠不可守”。

    前番月餘李嚴就守宛之事已與張繡計議數次,可每次總是不歡而散。

    當初李嚴與袁耀謀劃之時,已定下宛城之略,上策當取張繡部眾為己用,命退守舞陰,比陽二城,如此進可命張繡率精騎從舞陰,比陽而出,北襲襄城,許昌。退可據此二城,憑荊山之險守汝南門戶。

    若是依張繡之言,派兵助守宛城,且不提張繡部眾多騎不善守城,必然依賴袁耀之軍,可汝南軍成軍不足數月,縱然守城都未必是曹軍精銳青州營的對手。一旦宛城破,汝南軍必陷死地,而張繡仰仗精騎,到時去往何處,又豈是袁耀可定?

    “繡願將犬子送入淮南為質,還望耀公子發兵救我”,張繡心知若不付出點代價,袁耀決計不會此時冒險發兵,因此咬牙決絕懇求道。

    前番時日,袁術遣使而來,欲招降張繡,隻需張繡將嫡子張泉送入壽春為質,宛城中西涼殘部所需的錢糧皆可由袁軍供應。張繡彼時正有劉表資助,便不曾答應,如今宛城情況緊迫,卻也不得不重提舊事。

    “若是若此,公子想必會出兵援助”,李嚴凝目猶豫片刻,方才答道。若是能納張繡嫡子為人質,想來張繡也決不會棄嫡子而投靠他人。

    “報將軍,夏侯惇正率軍乘淯水冬日水淺而渡河進軍”,一名士卒疾步而進,匆忙報道。

    “將軍且率部阻敵渡河,我立即修書向公子報信,從舞陰小道往汝南,三日便到,隻需將軍支撐半月,援軍定可抵達宛城”,李嚴聽聞曹軍已然打算攻宛城,急忙建議道。

    “繡先謝過耀公子了”,張繡拱手謝道。

    張繡轉身而出,大聲喝道:“來人,擊鼓!”。

    沉沉鼓聲在宛城中回蕩而起,所有城中騎士聞聲立即翻身上馬,馬蹄飛起,揚起無盡沙塵,三千西涼精騎不斷湧入校場之中。

    西涼騎軍如今隻剩三千有餘,每百人為一曲,由軍侯屯領;每兩曲有一軍司馬,皆是由驍果騎士擔任,再上則是四位門牙將,都是跟隨張濟張繡叔侄多年的心腹勇將擔任。而胡車兒則為張繡親衛,他雙臂有千斤之力,又能奔走入飛,卻是一員步將。

    獵獵風中,馬聲嘶鳴,三千鐵騎已在肅裝而立,腰間懸著長弓,一杆大槍握於手中。

    軍陣之前,張繡已披上墜葉鐵甲,一條紅纓絲絛繞過脖頸將暗鐵之盔穩穩係在頭上,目中含中熊熊戰意,镔鐵寒槍橫槍而揚,張繡高聲喝道:“西涼鐵騎”

    “破陣!破陣!破陣!破陣!”,三千鐵騎舉槍齊聲應道,喝聲之大,宛城之中任意一處皆充耳可聞。

    “衝”,張繡寒槍一揮,一馬當前向城外奔去,三千鐵騎已分作四列緊隨其後。

    淯水之中,河流低緩,尚不過膝,曹軍精銳青州營正列陣緩緩而渡,陣中一員將軍黃麵細目,正是於禁,此時正抬頭向不遠處的宛城中眺望,耳中似有所聞,望了片刻後低聲向身旁主將夏侯惇說道:“夏侯將軍,張繡似是率騎而出”。

    曹軍大將夏侯淳聽到於禁說道,開口向大聲喝道:“諸校尉聽令,嚴守陣型,有擅亂陣形者,斬!刀盾手上前,舉盾護陣!”

    曹軍青州營中有序而變,雖然涉水,陣型卻並未散亂,此刻已是快到淯水南岸。

    “引弓!”,西涼鐵騎從宛城飛奔而出,直向淯水疾馳,過了十餘息,距曹軍前營已不足千餘步,張繡高喝一聲,將大弓拉滿,瞄準陣前一名從盾間露出曹軍小校。

    “射”,一聲厲喝,西涼鐵騎陣中箭如雨發,向曹軍前營直撲而去。

    曹軍軍陣原本嚴密,不過士卒行進水中,難免有些身形錯落,舉盾擋箭之時,不知不覺已露出不少縫隙。

    而西涼騎兵善射,且臂力強勁,雖然曹軍前營大盾豎立,擋下大半羽箭,不過不少箭鏃從盾縫隙間穿過,連連射中曹軍士卒。而張繡一箭已牢牢釘在了那名曹軍小校麵門之上。

    “衝!”,張繡見曹軍已渡到南岸,前營陣型微亂,露出破綻,揚槍高聲喝道。身後西涼鐵騎紛紛收弓取搶,揮鞭加速,,奮力向曹軍前營直接衝而去。

    “擅亂者斬!”,夏侯惇怒聲吼道,催馬快步向前營而去,但見惶恐散亂的士卒,一刀劈下,見西涼鐵騎已到近前,急聲高喊道“前營結陣,盾手在前,長槍手居後!”

    西涼鐵騎衝到近前時,曹軍前營已於案前匆忙立下一層壁壘,夏侯淳已率精銳部曲來到盾手和長槍手之後。

    “並盾為陣!退者,殺!”,夏侯淳立馬橫刀對前營盾手厲聲喝道,親信部曲則橫刀挺槍立於長槍手之後,既是充當督戰隊又是作為第二道防線。

    “殺”,張繡一馬當前,胡車兒則手持兩柄金瓜錘飛奔在側,西涼鐵騎朝著曹軍前營的盾陣狠狠得撞了上去。

    張繡一杆大槍衝著幾麵大盾連連突刺,又猛的一紮,直直將大盾捅了個窟窿,盾後的曹軍盾手胸膛亦露出了一個血窟窿。而胡車兒的兩個金瓜錘似有千斤之力,一擊之下所砸的盾牌無不四分五裂。

    “盾手上補,退者斬!”,夏侯惇見狀不妙,西涼鐵騎衝勢未去,若再如此下去,必回被必回河中,不由怒聲喝道。

    後續盾手陸續補上,長槍手卻因為西涼鐵騎第一波衝勢太猛而盾手難撐,已被西涼鐵騎刺死了大半,夏侯惇心中不由懊惱,隻覺自己過於托大了。

    “殺了張繡,一切自解”,夏侯惇望見正在第二層盾陣之前左右衝殺的張繡,心頭微亮,西涼鐵騎以張繡為主,也無須殺了張繡,隻需傷了張繡,西涼軍衝陣之勢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