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巨大影響

字數:4434   加入書籤

A+A-




    隨著改版後的《天天快報》新鮮出爐,其他大報社的老板初開始時還不以為意,但第二天的報紙銷量排行榜出來之後,他們就再也坐不住了。

    拍在前幾名的仍然是那幾分財大氣粗的報紙,排名第五的是《香江日報》,8月18日發行量為95500份;排名第四的《明報》,發行量為113300份,排名第三的《東方日報》,發行量為185600份,排名第二的《蘋果日報》,發行量為284500份。

    而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是,在這些傳統大報的上麵,竟然出現了一個排行榜上已經十年沒有出現過的名字——《天天快報》,而它的發行量赫然是駭人聽聞的388600份。

    金老爺子又看了一遍《天天快報》的小說板塊,麵上表情不自覺的凝重起來了,以他的眼界,自然能看得出來報紙上的那幾篇小說有多麽大的威力,這些小說文筆算不上出色,可無論創意、題材、內容,都甩開現在流行的武俠小說十幾條街不止。

    未改版前的《天天日報》日發行量隻有一兩千份,改版後卻飆升到了三十八萬份,除了版麵精美以及物美價廉之外,金老爺子認為,這橫空出世的六部小說居功至偉。

    不過金老爺子對《天天快報》倒沒有抱多大的敵意,畢竟《明報》和《天天快報》定位不同,《明報》的讀者群體是香江社會的精英階層,報紙比較少使用震撼讀者的大標題,而且沒有其他八卦報紙的“風月版”,排版及色彩較單調,傾向使用中性用語。

    在香江報業市場,即使大多數年輕人都不喜《明報》,但不少政府單位以及各大學校均會訂閱《明報》,《明報》有它的固定讀者群,從來不愁銷量。

    這從昨天的發行量就可以看出來了,《明報》的發行量以前一直在十一二萬徘徊,昨天《明報》發行量就有113300份,即使和從前相比微有下跌,但區別並不大。

    《天天快報》之所以能吸引金老爺子的注意,並非是它的恐怖銷量,而是因為報紙上那六部風格各異的連載小說,這六部小說每一部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隨便一部就能給報紙提高一兩萬份銷量,而這六部小說卻聚集在一起,即使金老爺子見多識廣,也感到無比的震撼了。

    尤其令金老爺子震驚的是這六部小說除了《昆侖》算是畢竟傳統的新派武俠外,其他五部小說都可以說是開宗立派之作。

    《昆侖》雖然沒有開山立派,但金老爺子卻尤其喜愛這部小說,他看得出來,《昆侖》是有意向自己致敬的小說,跟他的神雕三部曲相似,一樣是家國大義結合江湖情仇的新派武俠,文筆也在有意模仿自己的痕跡。

    至於其他五部小說都各具特點,極具商業價值,並為逐漸走向沒落的武俠小說引入新的流派。比如仙俠小說《誅仙》,其實真論起來,《誅仙》並不算開山立派,畢竟古代就已經有了《封神榜》、《西遊記》,近代也有《蜀山奇俠傳》。

    但《誅仙》卻以情動人,以情感人,主角張小凡的代入感非常強,輕易就能讓讀者跟隨著張小凡的視角來到仙道縹緲的神州世界,給人以極佳的閱讀感受。

    而《鬥破蒼穹》更是另辟蹊徑,直接讓主角穿越到異世界中,打破現實世界的條框束縛,鬥氣等級的設定也非常的驚豔,總讓讀者有升級的期待感,裝逼打臉的爽度更是讓人欲罷不能。

    尤其是那句振聾發聵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即使金老爺子已經七十三歲高齡,也不禁生出老夫卿發少年狂之感。

    《龍族》則是講述一個平凡的都市少年收到美帝芝加哥遠郊處的一所私立大學:卡塞爾學院的邀請函,隨著路明非同學坐上去往芝加哥的cc1000次列車,踏上了與龍族爭鋒的征程。

    咦,看到這裏你是不是感覺《龍族》跟某部全球爆紅的青春魔幻小說很像,不過所幸的是金老爺子還沒有讀過《哈利波特》,所以《龍族》這部書在他眼中就成了開山立派之作了,尤其是現實都市和魔幻世界相結合的這個腦洞,更令金老爺子大加讚賞。

    《鬼吹燈》這本盜墓小說同樣令金老爺子升起了耳目一新之感,他覺得這部小說商業價值是六部小說中最大的,這部小說一旦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那麽中國版的《奪寶奇兵》就將誕生了。

    不僅如此,關於小說中描寫的盜墓專業知識更令金老爺子欽佩,更完美詮釋了我們中國老祖宗講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深刻含義,連盜墓賊都有這麽專業的技術,不得不感歎我們中國真是一個充滿曆史韻味的國家啊!

    而令金老爺子愛不釋手的卻是那本曆史小說《明朝那些事兒》了,金老爺子學識淵博,他自然明白這本書雖然文筆直白幽默,以現代人頗為無厘頭的文筆來描寫明朝那段波瀾壯闊的宏大曆史,可結合正史,金老爺子卻發現《明朝那些事兒》居然沒有大的疏漏,這簡直是一本老天爺親自打造出來的完美曆史科普讀物啊!

    雖然《天天快報》後來居上成為昨天報紙的發行冠軍,明報的發行排名下降一名,可看了這麽多開創流派的精彩小說後,金老爺子感覺值了,這些小說的出現肯定會給趨於沒落的香江文學帶來一股新風,香江文學又活過來了,這才是金老爺子身為文學盟主最最在意的事。

    而《明朝那些事兒》以及《鬼吹燈》的作者林誠更是引起了金老爺子的好奇心,有那麽一瞬間,金老爺子就想向《天天快報》打電話,邀請林誠這個新人作者來談一談了,可是小說才連載第一期,未來的文學質量能不能繼續保持還是個未知數,想到這裏,金老爺子這才打消了這個想法。

    ……

    金老爺子對橫空出世的新版《天天快報》抱著中立的態度,可對於《蘋果日報》的老板黎誌英來說,卻無異於一道晴天霹靂!

    自從九五年黎誌英創辦《蘋果日報》一來,《蘋果日報》便以八卦奇趣,風月情色以及物美價廉在香江坐穩了發行冠軍的寶座,每一期的《蘋果日報》幾乎每天都有四十萬份上下的銷量。

    然而新版《天天日報》昨天正式出街之後,除了沒有風月板塊,定位幾乎一模一樣《蘋果日報》銷量便應聲下跌,從四十萬份跌落到二十八萬,整整跌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銷量,這讓黎誌英如何不對《天天日報》恨之入骨?!

    其實黎誌英老早就想收購《天天快報》了,香江就這麽大的市場,作為和《蘋果日報》定位一模一樣的《天天日報》,兩者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你死我活來形容,當年《蘋果日報》之所以能崛起,也是踩在《天天快報》的屍體上去的。

    自從《蘋果日報》崛起之後,《天天快報》就像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前段日子黎誌英甚至還聽說《天天快報》落到了掛牌出售也賣不出去的地步,黎誌英本著生意人的原則,還想讓《天天快報》徹底破產之後再去收購它,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他一個沒留神,《天天快報》竟然就被他最憎恨的大陸人給收購了。

    原本黎誌英還是沒把《天天快報》放在心上,畢竟它的新東家隻不過是一個大陸來的毛頭小子罷了,大陸人懂什麽辦報啊,他們隻會鼓吹政府愚弄百姓,說不定香江還會出現一張令人厭惡的機關報紙呢。

    未改版前的《天天快報》就是這樣半死不活的,即使被大陸仔收購了好像也沒做出什麽改變,可昨天改版後的《天天快報》卻打了所有報社一個措手不及,整整三十八萬份的發行量好像是一記耳光一樣狠狠的打在了黎誌英的臉上。

    而更令黎誌英崩潰的是《天天快報》內容如此豐富,可定價卻隻有區區的兩燜雞,這是賠本賣吆喝呀,那個大陸仔不會是癡咗線吧?!

    “老板,《天天快報》定價兩燜雞,根本就賺不回人工成本,他們很快就會撐不下去的,我們隻要看他怎麽死就行了,根本不需要過多擔心!”《蘋果日報》社辦公大樓會議室內,一個副主編對著黎誌英道。

    “胡說八道!”黎誌英拍案而起,紅著脖子大聲嗬斥:“就是你們這種無所謂的態度才讓《天天快報》鹹魚翻生!你們也不去調查下《天天快報》的老板是誰,那人正是在一個多月裏豪賺六億美金的死大陸仔,有他做後台,即使我們《蘋果日報》倒閉了《天天快報》還會越活越長久呢!”

    “癡線!那死大陸仔一定癡左線!他根本就是以本傷人,以超低價將我們香江的其他報紙打出市場,然後他好獨霸香江報業傳媒!我們一定不能讓他得逞,必須聯係所有的報社傳媒,大家一起來抵製《天天快報》!”一位新聞部部長憤怒的道。

    “別妄想了,由於定位相同的關係,相比於我們《蘋果日報》,其他報紙的發行量最多也就跌個一兩萬份罷了,哪像我們一跌就跌十幾萬份。說不定他們還會抱著讓《天天快報》將我們打死的心思,好趁機瓜分我們《蘋果日報》的發行份額呢!”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我們要坐以待斃嗎?”黎誌英大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