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葉老三

字數:4525   加入書籤

A+A-




    葉村長見葉老三偷懶耍滑, 胸口氣悶,他特意大聲叫道“都好好幹活,要是讓俺逮到誰在磨洋工, 今天的公分減一半。”說完,就盯著葉老三。

    葉老三被他爸又是瞪, 又是吼的, 心裏氣的不行, 沒處撒氣,他隻好把火氣撒在野草上, 用力地拔起了野草。

    葉爺爺見葉老三開始賣力幹活,這才滿意的點點頭, 葉老三是他兒子, 村長的兒子帶頭磨洋工, 這是起了個壞頭, 要是他不管, 葉老三帶壞了風氣,村裏人都跟他的三兒子學,幹活的時候不賣力氣,那地裏的草誰來除?河裏的水誰來挑?沒人幹活, 等到秋收的時候, 全村都喝西北風。

    說起葉老三真是一言難盡。

    有句老話說得好,百姓愛幺兒, 葉老三是家裏的小兒子, 上麵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 他自己又聰明伶俐,小時候還是很討人喜歡的,之所以用“小時候”這三個字,因為葉老三長大之後,惹的父母兄弟跟他都不怎麽來往了。

    葉老三小時候,父母寵愛,哥哥姐姐都讓著他,家裏有好吃的,好玩的,或者是新衣服什麽的全都先緊著他來,結果,太過溺愛,把他的性子養的有些獨。

    哥哥姐姐長大了總是要成家的,哥哥們成家之後,有了媳婦,有了孩子,有了自己的小家。

    弟弟跟自己的媳婦孩子比,自然是自己的媳婦和孩子更為重要

    可葉老三用一副“娶老婆忘了弟弟”的語氣責怪哥哥,怪他們偏心,有好東西不給他這個弟弟,反倒給外人,而他嘴裏的外人,可是他哥哥好不容易娶來的媳婦和孩子們。

    要知道,葉家村的位置不好,位處深山老林,小夥子娶媳婦都不容易,外麵的人一聽媒人說男方是葉家村的。疼女兒的人家,大都會直接拒絕,剩下一些不重視閨女的,也會獅子大開口,狠狠的要一筆聘金。所以說葉家村的青年娶個媳婦真的非常不容易。

    這些都是小矛盾。

    葉老三娶媳婦的時候,非要娶一個有文化的,有文化的閨女,哪裏會願意嫁進一個小山村,原本一家人都沒抱希望,可誰知出了個意外,葉三嬸家裏出了事,需要一筆錢,媒人就找了過去,可人家提的要求,就是縣城也沒有幾家能辦得到的,他們家張嘴就要四大件還要附上500塊禮金,這不是為難人嗎,葉家本來想回話說,這個閨女他們葉家娶不起。

    然而葉老三,聽說人家閨女是小學畢業的,就在家裏逼著父母向人家提親,還放狠話:如果娶不了這個姑娘他寧願打一輩子光棍,還說“要是爸媽樂意有一個打一輩子光棍的兒子,俺就不說其他的了,反正俺不怕丟人。”

    兒子都這麽說了,父母哪會舍得讓兒子打一輩子光棍了?葉爺爺葉奶奶兩人隻好咬咬牙同意了這門親事。

    不過女方提的條件,葉家實在辦不到,後來再三協商,終於定下了四大件換成兩大件,另外又給了一筆聘金。

    就這樣也把葉家多年攢的家底給掏空了。

    而葉家老大當初娶媳婦的時候,就用了一口袋玉米麵做聘金,這玉米麵當作一毛五一斤,一口袋玉米麵,統共也沒100斤,就算按照100斤來算,娶房媳婦,花了15塊左右的成本。

    至於葉家老二娶葉媽的時候,因為葉媽樂意嫁,所以李家提的要求不高,七七八八加起來也不到50塊錢。

    而葉老三娶媳婦的時候,還要四大件,雖然最後隻買了縫紉機跟手表,可再加上禮金的話快有上千塊了,掏空了葉家的家底,做哥哥的哪會沒有意見,就算做哥哥的大方,不介意,可兩個嫂子,怎麽會不介意,憑什麽小叔子娶親,給那麽多的聘禮,而她們的那麽少,這不是讓她們矮了快要進門的弟妹一頭。

    葉大嫂覺得這個錢是他們大房這些年辛辛苦苦賺來的,結果他們一分錢沒看到,都被父母花在了弟弟身上,葉大嫂滿肚子委屈,整日跟葉老大念叨,葉老大是個老實的,耳根子也軟,聽他媳婦這麽說,時間長了,還真覺得父母偏心,用他們大房的辛苦錢補貼弟弟,這樣想,兄弟間自然就生分了。

    而葉媽比起葉大嫂,更是覺得委屈,她進葉家七年時間,給葉家生了五個兒子,也沒看婆婆給她買個大件,結果葉老三娶媳婦,又是縫紉機又是手表,葉媽氣的躲在屋裏嗚嗚的哭,還是葉爸拍胸脯保證以後也給她買縫紉機跟手表,她才破涕為笑。

    因為葉三叔娶親的事,三兄弟之間關係不似以往那般親近。葉爺爺,葉奶奶見了,也無可奈何,隻能歎氣。

    等到葉三嬸進門後,葉三叔又開始作妖了,他心疼媳婦,他媳婦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怎能跟著他們這些人下地幹活呢,所以他媳婦進門後,就沒下過地,每天在家洗洗衣服做做飯,過得挺清閑的,這時候兩個嫂子雖然羨慕,但是每家都有著一連串的孩子,自然不能跟他們學。

    結果當年分糧的時候,葉老三家裏隻分了不到兩口袋的口糧,當時兩個哥哥還勸他,讓他把媳婦也帶出來上工,哪怕能賺一口口糧,也是好的,結果翻過年,葉老三家還是他一個人來上工,媳婦養在家裏,兄嫂見了心裏隻搖頭,不過反正都已經分了家,他們到不好管弟弟家的家務事。

    葉老三自小就嬌養慣了,哪怕分了家,也不習慣每日清粥稀飯,所以他那點口糧兩個人吃,沒多久就見底了,於是老宅跟兩個哥哥家,就遭殃了。

    葉老三,三天兩頭上門借糧,剛開始磨不開麵子,葉老三要多少就借多少,可時間長了,也不見葉老三還一點,兩個嫂子臉色就不好看了,後來葉老三再來上門借糧的時候,兩個嫂子就給臉色看了,葉老三十分生氣,跑到老宅,找父母告狀,要父母給他撐腰。

    這個事情二老怎麽可能幫著葉老三,就連他們的口糧,都快被葉老三給借光了,這個三兒子幹活的時候偷懶耍滑,人家跟他一樣壯勞力,挑水施肥幹些重活,一天能得10個公分,可他非要混在人家婦女一塊,一天下來給八個公分,就連這八個公分,還是看在他是他兒子的份上。

    葉老三見父母不給他撐腰,哥哥也不出來為他出頭,心裏便恨起了哥哥跟父母。

    可是沒了父母跟哥哥的補貼,葉老三家連清粥稀飯都喝不起了,他又不想低頭去求父母哥哥,隻好用錢在村裏換了一些糧食,葉三嬸過門的時候,帶了一些壓箱底的錢,可是隻出不進,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後來還讓葉老三想到了個好主意,他媳婦是個文化人,能寫會算,可以當村裏的會計,這樣的話,活也輕鬆,又不用下田,家裏也有了收入。

    葉老三興衝衝地跑去找葉爺爺,跟葉爺爺說了他的想法之後,葉爺爺也隻說他會考慮,就打發葉老三回去了。

    葉爺爺琢磨著,他們家老三不是個勤快人,以後靠他養家,肯定是不成的,這時還沒有孩子,等有孩子的話,老三家的日子肯定會過得更加艱難。

    讓老三媳婦做村裏的會計,的確是個出路,到時候再怎麽著老三一家都餓不著,可是這老三媳婦,進門就分出去了,比起老大家跟老二家的,這個三兒媳,統共跟他說過兩句話,所以他對三兒媳是個什麽性子,為人咋樣全都不清楚。

    村裏的會計,是個重要的崗位,想做村裏的會計,為人必須公證,若不然這個公分亂記一通,可就亂了。除了“為人公正”這一個條件外,還得有手段,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若不然鎮不住村裏的那些懶漢懶婆娘。

    而老三媳婦,進門這些年,一次地都沒下過,整日呆在家中不出門,也不跟村裏人往來,就連他們家也不常來,葉爺爺估計他這三兒媳連村子裏的人,都認不全。

    讓兒媳婦接他的班,葉爺爺沒什麽不願意的,他要求不高,不用做得怎樣好,隻要不讓人說出個大錯來,他都能兜得住,不過他不會貿貿然作出決定。

    葉爺爺打算先考察一下三兒媳的品性能力,隻要過得去,他就提老三家的做村裏的會計。

    不過他這個做公公的,也不好往兒媳婦身邊湊,然後葉爺爺打算讓葉奶奶和大兒媳,二兒媳幫他看看……

    葉老三第二天又跑過來,追問葉爺爺“考慮的怎麽樣了?”

    葉爺爺說“這事一時半會還定不下來,老三,先讓你媳婦跟著你嫂子下地幹活,這會計的事等過段時間再說。”葉爺爺原本是好心,讓大兒媳跟二兒媳帶帶三兒媳,一來好認認村裏人,二來也順便考察一下三兒媳的為人處事。

    結果,葉老三聽到讓他媳婦上工,反應特別激烈,一會嚷嚷爸媽偏心,一會又喊爸是舍不得會計這位子,想霸占著不放……直把葉爺爺氣了個倒仰,老三這狗脾氣,翻臉不認人,誰愛慣著他就去慣著,反著他這個老頭子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