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流水席

字數:5869   加入書籤

A+A-




    fú wù器正在追文中, 請稍後刷新重試  聽到這些, 葉雙心裏鬆了口氣, 她運氣不錯,聽得出來,這一世父母仍是個疼孩子的,就在她那個物質豐盛的時代, 孩子有殘疾的話, 很多家庭都會把殘疾兒遺棄, 更何況是在這種落後的山區,又特別窮苦的人家, 能把傻孩子留下來, 還養的白白胖胖的,當真是特別難得。

    知道原主是個傻子,葉雙對於沒有接收原主記憶的擔憂消散了,天生癡傻的小孩, 沒有記憶很正常, 葉雙是南方人, 說話自然是帶著南方人特有的輕快,而他們說話的口音有點山東味,學到是很容易學,不過不用著急, 慢慢來, 一點一點改變才不突兀。

    很快, 葉媽做好了午飯, 招呼丈夫孩子先上桌吃飯,她端著一碗剛剛蒸好的雞蛋羹進屋,在農家雞蛋是貴重物品,不年不節的大都不會吃,幾個小子看到媽媽端著雞蛋羹,雖然饞的快要流口水,但是沒人開口討要,知道這碗蛋羹是mèi mèi的,mèi mèi不會吃東西,隻能吃些不需要咀嚼的食物。

    葉爸看到幾個孩子眼中的渴望,不是不心疼,孩子想吃雞蛋父母都做不到,他這個做爹的心裏虧得慌。

    葉媽熟練的給孩子圍上飯兜,把娃抱到凳子上,葉雙眼睛到是睜開了,可還是不敢說話,葉媽拿著木勺一口一口的喂,她乖乖的張嘴吃,葉媽一邊喂飯,一邊跟閨女嘮嗑,她心中始終存著希望,希望她的親親長大後,能叫她一聲媽媽,那樣的話,等她死了,也就敢閉眼了。

    “親親,香不香啊?”葉媽問這話也沒指望閨女給她回應,隻想著多說點話給孩子聽,說不定孩子聽多就突然開竅了。

    “俺家的親親最乖,一點也不浪費,全吃到肚子裏去了。”

    “你爸昨晚在山上摘了幾個野蘋果,等會,媽把果子洗幹淨搗碎了給親親吃。”

    “你三哥今早上背著俺,帶著小五去河裏捉蝦,被俺狠揍了一頓,看他還敢不敢下河。”

    ………

    “親親,你說媽給你養個小相公好不好,你這樣要是嫁出去,媽不放心,我跟你爸商議好了,與其等你長大再招婿,還不如撿個小的回來,從小養大,知根知底的,不怕他對你不好,要是敢作妖,不說別人,媽饒不了他,親親放心,媽肯定撿那俊俏好看的、忠厚老實又機靈的男孩給你當小相公,你爸托人幫忙尋著,聽三嬸子說已經尋到了一個十來歲的男孩子,三伯說那孩子挺機靈的,就是不知道長得俊不俊,你爸啊,當年可俊了,濃眉大眼,個子高高的……”

    葉雙聽到小相公三個字,差點穩不住,這什麽情況,隻聽過童養媳的,沒聽過養童養夫的,她到底是穿到了什麽奇怪的地方,看眾人穿著打扮,應該是近代,幾個男孩子頭發都剃的短短的,不像是古代,可是屋裏一樣電器都沒有,她到是拿不準時間,不知道養童養夫是不是這裏特有的風俗。

    眼睜睜的看著葉媽離開,葉雙隻恨自己膽小,不敢開口留人,心中暗暗祈禱,那位三伯說的小男孩趕緊跑路,千萬不要被人捉來。

    下午,葉家眾人還要去地裏幹活,葉家距離村子挺遠,但是離耕田到是不遠,走小路,十來分鍾就到地頭,這也是葉老二搬到山穀的原因之一,從老宅到耕地要走半個小時左右,幹一天活,累死累活的,能少走一步都是賺的。

    到了地頭,葉三伯就招呼葉爸過去。

    沒過多久,葉爸就領著一個瘦弱的小少年過來。

    那少年看起來十多歲,穿著一身勉強遮體的舊衣,頭發有點長,遮住了眉眼,看不清他長相如何。

    葉爸吩咐道“大娃,你下午就不要上工了,等會你帶小毅回家裏,洗洗,換身衣服,吃點東西。”

    葉家大娃,是個十二歲半大小子,已經是懂事的年紀了,外麵人不知道葉老二抽什麽風,想要養個小男孩,但葉爸葉媽在家裏商議□□的事,沒瞞著家裏的幾個男娃,所以大娃是知情者,知道領來的男孩子是他將來的妹夫,所以葉大娃特別熱情的對待這名,叫小毅的小男孩。

    “俺叫葉建國,你叫啥名字?”葉大哥熱情的搭話

    “徐毅,清風徐徐的徐,毅力的毅”徐毅知道自己以後要跟著葉家一起生活,於是收起壞脾氣,心平氣和的跟葉大哥聊了起來。

    “俺今年12歲,49年年底生的,所以俺爺給俺起名叫建國。你呢,幾歲了?”葉大哥看徐毅那瘦瘦的模樣,覺得他肯定沒自己大。

    “我今年十三歲,48年出生,剛好比你大一歲”徐毅看到葉建國那期待的模樣,心底暗笑,就特意報大了兩歲,實際上他出生於五零年,不過現在他爹沒了,娘死了,也沒人記得他出生日子,還不隨他怎麽說。

    “啊,你居然比我大!”葉大娃心哇的一聲變涼了。

    不過轉念一想,徐毅現在的身份,將來跟她妹子成婚了,還不得叫他大舅哥,想到這,葉大娃就不計較家裏來了個比他還大的男娃了。

    徐毅見葉建國臉上沒什麽不快,心中暗讚,葉大娃雖說是個農村娃,但是心胸開闊不愛計較的,倒是值得結交。

    徐毅是跟著母親從家裏逃出來的,幸好母親擅長繪畫,靠著母親畫出來的幾張證明,一路往北逃,可饑寒交迫外加擔驚受怕,途徑木縣,母親一下子病倒了,病情來勢洶洶,不到半個月,母親留下他一個人獨自走了。

    那時逃的匆忙,母子兩身上也沒帶多少錢糧,一路消耗,到木縣早就花光了,還是靠著母親身上的幾件首飾,在黑市換了些米糧,他深知想要弄城市戶口不易,便想在農村落戶,黑戶做什麽都不易。

    無意中聽到葉家村有人想領個半大小子,他覺得是個機會,就尋著人打聽了一下,想要□□的家庭是個什麽情況。

    葉老二為人處事不錯,個人風評挺好的,葉媽李蘭,雖然潑辣,但是人能幹能生孩子,風評居然也挺好的,葉家幾個男孩教養的也十分懂事,到是葉家小閨女沒人見過,隻聽說身體弱,不宜出門。

    雖然搞不明白,葉家有兒有女的,還要收養男孩子有什麽目的,不過葉家,已經是到目前為止,對他徐毅來說,已經是最好的去處了。

    葉爸葉媽怕人說親親的閑話,所以對外說養個小男孩想幫襯家裏,沒敢提當童養夫什麽的,所以徐毅還不知道,葉家領他回來,是想給六丫頭養個小相公的。

    葉爸葉媽的套路深,兩人決定先領個半大小子回家,隻要帶著一起去上工,就能賺公分養活他自己,家裏房間多,屋子大,住人的地方多的是,這孩子養在夫妻二人眼皮子底下,天長地久下來,什麽性情很容易摸清楚,要是長得好,夠機靈,又老實,就跟他說他們當初□□的目的。

    當然如果長殘了,變笨了,不老實或是脾氣差,又或是親親病好了,那他們就不說什麽shàng mén女婿什麽的了,到時候等孩子長大了,直接給孩子蓋兩間茅草屋,分出去便是了。

    都說城市套路深,農村也不遑多讓,葉爸葉媽算計的挺清楚的,就不知道,未來會不會順著他們的想法走。

    鍋裏的水開了,熱氣從鍋蓋下麵鑽了出來,不一會兒整個廚房霧氣騰騰,葉靈靈知道這會兒飯還沒熟,記得家裏的電飯鍋煮米飯的時候,煮沸了之後繼續煮個十幾分鍾,飯才會熟。

    於是葉靈靈繼續燒火。

    燒著燒著

    鍋裏的一下子水漫了出來,她被嚇了一大跳,這是什麽情況?葉靈靈連忙伸手去揭鍋蓋,結果被熱氣燙了。

    “啊”心裏氣恨,咋就這麽倒黴。

    葉靈靈見鍋裏的水一個勁的往外冒,她被燙了一下之後,再也不敢伸手去揭掉鍋蓋,沒辦法,不行也得上,撿起地上的小樹枝,她用小樹枝勾住鍋蓋上的拉手,然後用力一拉。

    “砰”的一聲,鍋蓋掉到地上。

    葉靈靈怕鍋裏的水繼續往上冒,就跑到水池邊舀了一瓢水,澆在火上麵,“此啦……”一聲,火滅了。

    看著滿地狼藉的廚房,葉靈靈這次是真的眼紅了,隻是煮個米飯,咋就這麽難呢?更為重要的是,她把廚房作成這樣,等葉爸葉媽回來會不會收拾她?

    就在葉靈靈滿是懊惱的時候,院子外麵響起了拍門聲,院門被拍的“啪啪……”直響。

    拍門聲裏麵還夾雜著葉小五元氣滿滿的聲音

    “mèi mèi…mèi mèi…快來啊!快來開門呀,俺回來啦!俺爸俺媽俺哥都回來啦,mèi mèi……mèi mèi快來開門呀!”

    葉靈靈被嚇了一跳,回過神來,看了一眼廚房,又看了看滿院子大米,葉靈靈急的團團轉,怎麽辦呀?她會不會挨打?要是雜貨鋪裏麵有賣時光回溯的卷軸就好了,她不敢想葉爸葉媽進來後會是個什麽樣的反應。

    “親親,親親,過來開門,媽回來啦,快點啊!”葉媽的嗓門兒穿透性真強,明明這裏離院門口老遠的距離,結果葉媽的聲音像是在耳邊響起,嚇得葉靈靈一哆嗦,葉靈靈真想裝作她沒在家。

    葉小五等的不耐煩了,他扯著嗓子喊“mèi mèi,快開門呀,俺五哥呀,俺回來了,你快點開門給俺進去,俺知道你在家,你別不出聲啊,俺都要渴死了……”

    “唉”葉靈靈無可奈何之下應了一聲,再怎麽不願意,她也不能不開門,把葉家一大家子堵在門口,也不是個事兒。

    葉靈靈慢吞吞地走到院門處,打開門,眼睜睜的看著葉家人進到院子裏邊,她往旁邊的菜地裏走去,期望家裏人會把小小的她忽視掉,不要想起她的存在。

    可是葉靈靈還沒有走到菜地裏麵,就雙腳懸空,她被葉爸抱起來了。

    葉爸爸問“親親跟爸爸說說,今天在家幹嘛呢,你一個人在家怕不怕呀,肚子有沒有餓?”

    葉靈靈心裏大哭,俺不敢說在家裏幹什麽,害怕挨揍,求放過,讓俺去找個地方藏起來,不然等會兒就遲了,按照葉媽平時的言行,估計看到家裏亂七八糟的模樣,葉靈靈覺得她肯定得挨揍,她是女孩子,臉皮很薄的女孩子,可千萬別打她屁股,用小木棍打她的時候,請不要打臉蛋,萬一huǐ róng了,沒錢整容祛疤……

    葉爸抱著葉靈靈跟在葉媽後麵一起走到院子裏,兩人同時看到了滿地的大米。

    葉靈靈:………

    葉家沒有大米這種精細糧食,他們這邊屬於北方,吃的都是麵食,大米算是個矜貴東西,一年也不一定吃上一次。

    葉媽看到滿地的大米,可想而知她是多麽心疼了,葉媽光顧著心疼大米,到是葉爸爸比較理性,他問懷裏麵留守兒童,問道“家裏哪裏來的大米,是誰給的?親親知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