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節 建康城

字數:4833   加入書籤

A+A-


    ()    江南美景如畫,千年古城建康。

    建康城東傍鍾山,南枕秦淮,西倚大江,北臨後湖,蜀相諸葛孔明稱建康城為:“秣陵地形,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東晉建武元年,晉元帝司馬睿定都建康,後一直偏隅江南,倚仗黃河與長江兩道天險屏障,北方燕軍胡騎從未南下,雖然晉室境外前秦、後燕、北魏間相互戰亂不休,但江南獨享太平百餘年,一直到孝武帝司馬曜登基稱帝。

    孝武帝初登基時,得太傅謝安相助,勵精圖治,晉室一度興,但隨著太傅謝安去世,漸漸終日酗酒忘醉,不思朝政,皇帝不喜歡管事兒,晉室官吏們便無為而冶,鄉野間的百姓們自然生息,建康城內繁榮不息,各國的商人往來經商,川流不息。

    在美麗的秦淮河邊,一片秦磚漢瓦搭建的樓閣之間,不知從什麽時間起,悄然開了一家藥鋪,鋪名“濟世堂”。

    濟世堂位置略偏,二進院舍,前鋪後院,掌櫃的是兩名道士,兩人師徒相稱,師父自稱高恩華,徒弟叫王存忠。

    高恩華十餘歲,平日裏總是一身青衫道袍,身材軒昂偉岸,嘴角間、繾綣著一抹悠悠的笑意師父喜歡笑,王存忠同樣逢人就笑,笑容充滿憨厚善良。

    濟世堂經營風格獨特,鋪普通藥材售賣價格非常便宜,有時遇到一些來鋪求醫的貧困百姓,直接免費送藥治病,有時還應病人邀請登門出診。

    人品好、藥便宜,醫術好,想不出名都難,兩年時間下來,“濟世堂”高道長的善名頓時名揚四城,遠近皆知,以真人或仙道長相稱,連哪家小孩肚子痛時,母親都會撫摸著孩子說;“孩兒休怕,咱去濟世堂讓高真人幫你看看去。”

    “濟世堂”善名遠揚之後,前來尋醫求藥的人更是摩肩擦踵,紛至而來,求醫的人一多,高恩華一個人忙不過來,便請了幾位年長有經驗的醫師來鋪幫忙,閑暇時四處登山采藥,開爐煉丹。

    秋去冬至,建康城一片清寒幹冷,空不見一隻飛禽,巷樹葉落光如枯,路人行走間,均是匆匆掩耳抄而過。

    一日晚暮時分,城內炊煙四起,遠處家家已燃起燈火,“濟世堂”,王存忠送走那些坐堂醫師,正指揮其他店內夥計上板鎖店,準備休息。

    一輛寬蓬馬車“噠、噠、”馳來,一名青年人在店外下馬石把馬車停穩,蓬車車箱簾緯四垂,從外觀看豪華氣派,晉室偏隅江南,地少人多,大部分馬匹均被征為戰馬,供給軍隊騎兵巡邏使用,一般普通士族人家,平日也隻能駕乘牛車代步出行。

    車帷幄一挑,一名年青婢女鑽出馬車,進了堂門雙相扣,萬福施禮:“奴家求見高真人?”

    “貧道在此。”高恩華連忙迎上一步,一笑回禮“女居士有何指教?”

    “小主患病日久,百治不愈,家主今聞高真人醫術高明,特命奴家來請真人移步到府醫治。”年青婢女露齒一笑,口露出一對小虎牙。

    “貴府小主有何病症,女居士可知曉?”

    “小主夜不能寐,好似、”年青婢女略一猶豫,又說:“好似被惡鬼纏身,常在睡夢驚醒,具體症狀還請真人移步府詳詢家主。”

    “惡鬼纏身?”高恩華悠悠一笑,道:“看來貧道一去治病,二去捉鬼,倒是個極好人選,走吧。”

    年青婢女露出小虎牙一笑,連忙跑到堂外下馬石邊,挑開車帷簾,說:“高真人快請,夜色將至,城要宵禁了。”

    “瞧完病,能送貧道回來麽?”

    “真人放心,一定能。”

    “啪”馬鞭揮起,馬車輪滾滾駛上大道,“噠、噠、”聲穿街走巷,一路向西北方向的台城而去,車廂外隻能聽到風嗚嗚吹過的聲音,馬車年青婢女一言不發,氣氛顯的神秘詭異。

    高恩華偷眼一看,趁年青婢女不注意,悄然曲指掐訣,一股若有若無的青芒頓時散出車外,窺查馬車四周狀況,心暗忖;求醫者用得起馬車,多半屬於士族豪門人家,專選暮時宵禁時登門求醫,年青婢女言稱鬧鬼,病主所得之病,要麽屬於閨房秘聞,不便為外人所知,要麽屬於不治絕症。

    前朝曾有嵇康、阮籍等竹林賢,以奇立獨行聞名於世,賢再奇特,也隻是個人躲在竹林喝喝酒,彈彈琴,相互發發牢騷。

    如今建康城,滿大街都是奇行怪事,年輕士族子弟都在挖空心思出風頭,誰若本分做人,反顯與眾不同。

    從小橋上,突然衝下來一名全身黑衣俠士打扮的青年,舞寶劍,一路追逐空氣狂砍,不要驚慌,青年俠士隻因服“五石散”過量、在持劍砍蒼蠅消散。

    秦淮河邊,一名頭頂一字巾,身穿寬袍大袖的名士,一邊款款高歌,一邊不斷在袍袖摳索,然後拋進嘴咀嚼,不用好奇,士其實不是在吃甜瓜子,隻是在吃袍袖的虱子。

    醉江樓前,一頭牛突然一聲長哞,酒樓一群正在吃飯的士族子弟,幾名抹脂塗粉,佩帶香囊的男子頓時被嚇暈。

    遣車求醫的病主雖然神秘,但算不上特別怪異,何況高恩華心另有所持。

    天色漸暗,車廂內漆黑如墨,車輛過了幾道守衛森然的城門哨卡,車窗外、有兵士仔細盤查的詢問聲,駕車青年好象亮出了什麽令牌,馬車迅速放行通過。

    馬蹄噠噠聲,又向前走了一會,最後“籲”的一聲停了下來,駕車年青人掀開車簾,請高恩華下了馬車。

    寒夜靜謐,月華初升,四周一棟棟樓閣陰影斑駁,象一尊尊野獸伏在月色下向高恩華冷冷窺視。

    一束明亮燈光在一片陰影閃爍,燈光神秘溫馨,逐散了寒冷,令高恩華心生歡喜向往之意。

    “高真人請在此稍侯。”年青婢女在身邊輕聲道:“奴家進去和主人通報,頃刻便回。”

    高恩華微微頜首,看著年青婢女慢慢走進光亮,約一盞茶時間後,婢女輕輕自光亮奔出,近前施禮道:“主人有請高真人進室內診病。”

    明亮燈光從一間殿室傳出,婢女推開室門,室內光線瞬間鋪瀉滿地,寒風飄出一縷沁人心脾的淡淡香味,香味若有若無,在鼻間縈繞不散。

    高恩華邁步進室,室內燭火有些搖曳晃眼,間豎起一道八扇檀木山水屏風,將殿室隔成內外兩間,外間四周帳幔輕搖,牆邊擺有各式的金色薰香爐、青雀銅燭台、檀木桌案、桌案腳處刻有不同的流線花紋,一看滿室均是名貴不菲之物。

    一位娟秀的年女子從內間轉出,向高恩華上下打量一番,然後嫣然一笑,萬福施禮:“奴家姓李,久聞高道長大名,寒夜打擾,實屬不當,隻是小主久病不愈,還請高道長出醫治。”

    “貧道身為醫師,替人看病,乃屬份內之事。”高恩華一笑還禮,四下張望:“請問病主在哪裏?”

    “小主自小怕見生人,得病後因驚嚇過度,對陌生人更是萬分畏懼,能否請高道長懸絲診脈?”李姓女子低聲墾求。

    “行,那就懸絲診脈。”高恩華自幼修習道術太玄訣,懸絲診脈倒是小事一樁,心對內間的病主身份更加好奇。

    “高真人接線。”年青婢女從裏間牽出一根紅色絲線來,遞給高恩華,一切顯然早有準備。

    高恩華默運太玄訣,藹藹靈力通過絲線,查探病主脈象,絲線另一端傳來的脈象細澀纖弱,與普通人相同,隻是略顯虛弱,並無找到任何特別怪異之處,又往複查探數次,仍然沒有找到具體病症。

    “可否將以往醫師開過的單子,拿給貧道看看?”

    “春桃將以往醫單全部取來,給高道長過目。”李姓女子一直站在高恩華對麵,麵上微微閃出一絲不信任神色,但仍然吩附年青婢女捧出一疊醫單,遞給高恩華。

    數張藥單上字跡不同,所用草藥大同小異,全是寧神補氣的方子,稍有變化的,隻是不同草藥的重量調整而已。

    “能否將貴主的病症從頭一一說清楚?”

    “小主近來在睡夢,夢見自已無翼而飛,或麵臨深淵,或有青麵小鬼近身,心恐懼萬分,久而久之便畏懼入睡,身心疲憊萬分,請了諸多醫師診詒無效後,也曾請過米教道士來驅鬼辟邪,一切仍不見效。”

    “請米教道士來驅鬼辟邪?”高恩華略有所思,隨後詢問:“貴主怪症可是從冬至後突然發病?”

    “對啊,道長所言不差。”李姓女子臉上頓時生出一抹希望,雙目一亮:“高道長乃道門之士,可否再替小主仔細看看?看看是否有、有、、”聲音越說越低,但話含意確十分清楚。

    高恩華重新捏穩絲線,默運太玄訣,將靈力透過絲線向病主體內深處漫走,靈力剛至病人胸腹間,一股戾氣倏地乍現,戾氣倏地出現一雙虛幻的青色眼睛,正在警惕的四處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