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節 劉牢之
字數:5688 加入書籤
() 官複原職,劉牢之心情甚好,棱目精光暴閃,大笑道:“小道姑有所不知,北府軍是召集南渡僑民組成,主要人員是原來北地某一縣或某一族人組成,有些事兒是需要和他們的族長商量著辦的。”
哦,”司馬雪似懂非懂,和劉牢之又不熟,便閃到高恩華身後,不再詢問。
高恩華道:“不知劉將軍何時能給建威王將軍一個回信兒?”
書信不必捎,道長捎句話就成,劉牢之謹奉大將軍令,隨後便到。”劉牢之爽快的一口應承。
高恩華道:“既然如此,貧道便先行告退。”
哈哈,好好,不送不送。”劉牢之縱聲大笑,絲毫沒有一點挽留的意思,端起茶杯說“敬宣替為父送客。”
劉府門前,陽光明媚。
高道長,家父軍伍人,不重禮節。”劉敬宣說:“在下想請位找家酒樓坐一坐,替位一為接風,二為送行。”
貧道師徒乃道門人,不沾酒水,劉公子的心情,貧道記下了。”高恩華推辭道。
在下是真心實意的想留位、、”劉敬宣麵色戀戀不舍。
真不必麻煩劉公子了。”高恩華道:“京口軍情緊急,你回府催促一下劉將軍早點起行就好。”
既然道長執意不肯,在下便不強留。”劉敬宣拱拱道:“這頓飯到京口相見時,在下一定補上。”
劉敬宣返回劉府,高恩華人回到客棧。
俺老牛一直空著肚子,原想到將軍府定能大吃特吃,結果餓著肚子回來了,肚子啊肚子,俺老牛委屈你了。”陽大牛拍拍肚皮,大笑道:“其實和劉將軍吃飯一定十分別扭,他那一雙棱子眼,看人和剜人似的。”
咱仨做為王國舅的信使,劉老頭兒一不賞銀子,二不留個吃飯,果真是吝財如命,名不虛傳。”司馬雪笑嘻嘻的說道:“不過劉敬宣倒懂禮數,和劉牢之半分不像。”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劉將軍名動天下,行事自然與普能人不同,劉公子倒是溫有禮,相貌俊雅,咱去彭城挑個最好的酒樓,大吃一通,給公主消消閑氣。”高恩華笑道:“也給陽道友填飽肚子。”
這樣最好,俺與公子,將軍坐一起吃飯渾身不自在。”陽大牛道:“還是自己吃自在些。”
走了,走了。”司馬雪已然蹦了出去。
劉敬宣轉身回府,卻見劉牢之正在廳門口翹足張望,不禁無奈一笑:“爹放心,兒子沒有請客。”
哈哈。”劉牢之縱聲長笑:“這人隻是送信的,已請他們喝了茶,不須破費請飯。”
爹。”劉敬宣嘀咕:“人家人做為王將軍的信使來送信,你不給賞銀也就罷了,竟讓人家餓著肚子出府,太摳了。”
小子懂啥?”劉牢之棱目一瞪,凜然生威,怒喝道:“官是王將軍封的,王將軍請老子是去打仗的,我不摳著點兒,咱這萬貫家資從何而來?別忘了你還打著光棍呢。”
諾,你是劉有理兒,說啥都有理。”劉敬宣連忙向後府跑去。
劉牢之看著劉敬宣離去的背影,斥責道:“長大了是吧,老子的話竟然不聽了”
建康城,西府。
王國寶正帶著李姓與錢姓修士向司馬元顯稟報,司馬元顯聽完兩位修士的匯報後,問道:
你們看清公主與妖道上沒有太阿劍?”
屬下雖未見過太阿劍,但公主持一把普通短劍,高恩華持一把精鋼劍,確沒見到太阿劍。”李姓修士道:
此時公主還沒有見到王恭,難不成將太阿劍送給王恭了?”司馬元顯沉呤片刻,說:“以王恭的性情絕不會收太阿劍。”
妖道高恩華阻攔將公主帶回,此人罪大當誅,將軍怎麽看?”王國寶道:
此時公主已與王恭合流,王老賊握北府重兵,派人去京口抓捕公主,屬於自尋死路。”司馬元顯支招說:“你與王恭同屬太原王氏一脈,找一名和王恭有交情的族人混進京口,暗打探消息,速速回報。”
將軍英明,下官這就辦。”
彭城距離荊州太遠,司馬雪往來甚是不便,高恩華人經過商議,陽大牛自告奮勇去荊州給殷仲堪處投信,高恩華和司馬雪一路慢悠悠的練習禦劍術返回京口。
天空湛藍,陽光明媚。
彭城外,高恩華與司馬雪並肩而立,風從穀外凜然吹來,兩人身上道袍烈烈飛舞,司馬雪口輕頌咒語,纖指起處,“錚”一聲,短劍驚鴻般離鞘而出,燦爛懸浮於半空。
雙眸略閉,身體徹底放鬆,靈力與短劍自行融通,劍念合一,短劍便能驅使自如。”高恩華出聲指點。
司馬雪吸了一口長氣,微閉雙眸,依言放鬆靈念,靈力在體內緩緩流動,短劍劍芒一絲絲飛漲,“嗡、嗡、”嘶鳴聲,逐漸慢慢向上飆升。
注意不要慌,上來吧。”高恩華祭出碧雲劍,一躍而上,伸抓住司馬雪脖頸,一把將司馬雪提上短劍。
短劍一晃一沉,司馬雪一聲驚叫,一隻溫暖的掌伸來,穩穩托住後腰,高恩華伏身溫聲道:
別管飛劍沉浮,呼引自然,按訣施為,靈力流暢。”
嗯,”,司馬雪應了一聲,感覺撐在腰間的掌溫暖有力,一顆驚恐的心漸漸安穩,催動靈力,飛劍一尺一尺緩緩升了起來。
眼向前看,念頭隻在劍尖丈外的距離便好。”高恩華溫言引導。
司馬雪依言將靈念向劍尖前丈處移去,腳下短劍一顫,向前移動半尺,靈念再向劍尖處移動丈,短劍如一頭頑皮的小鹿,蹣跚一點點向前移去。
穩住,就是這般一點點移動,以後會越來越快”
司馬雪的心漸漸放鬆下來,心神恍惚一動,忽然想起,從記事起,父親孝武帝從來沒有陪自己如此親昵玩耍過,靈念一散,腳下短劍驀然凝滯,緩緩下沉,高恩華在一邊一伸,將她又提了起來。
數日後,天空湛藍,青山如黛。
司馬雪腳踏短劍,與高恩華並劍齊驅,貼著山梁,緩緩飛行,一條巨石徹成的城牆,忽然攔住去路,遠處群山千山萬壑,城牆順著山脊間迤邐而行,直上雲間。
城牆透出一股歲月蹉跎,古老滄桑,如一條古老的蒼龍,傲然盤臥蒼穹,俯瞰關外黃沙、睥視關內楊柳。
好遠好長的城牆,道長大叔,這是到了燕國都城嗎。”司馬雪問道?
後燕一群未開化的傖胡,趁天下大亂,時無英雄才創國立朝。”高恩華用極少出現的嘲笑口吻,說:“但這條萬裏長城,後燕就是窮其傾國之力也難建其一。”
大叔,聽說孟薑女哭塌長城。你帶我去看看孟薑女當年哭祭杞梁的地方好不好。”司馬雪好奇問道?
高恩華道:“孟薑女哭祭丈夫杞梁,致使長城崩塌之事,多半是民間傳言,無從考究,咱們隻能到長城上隨便看一看了。”
長城烽火台邊,高恩華帶司馬雪眺望四周,天空白雲如洗,飄飄蕩蕩,強秦如此、盛漢如此、至今仍如此,隻是秦皇漢武都歸了土。
烽火台腳下石道之上,頹舊異常,有一部分城牆已崩塌,烽火台上處處落滿了沙石和飛鳥糞便,腐爛的樹葉處處皆是,顯見幾十年間,已無人打掃
道長大叔,長城這麽長,這麽高,我以前一直相信孟薑女真的哭倒過它呢,原來被傳說給騙了”司馬雪秀發飛舞,心情頗好。
昔年始皇帝以傾國之力徹起萬裏長城,原企盼保萬世平安,不料二世而亡,如今萬裏長城猶在,不見當年始皇帝。”高恩華歎息道:“當今天下威權不存,四崩五裂,朝國林立,人人都欲為王稱帝,受苦受難的隻是普通的漢民和胡人。”
以前隻道大叔不問世事,卻也有這般諸多想法。”司馬雪神飛九天,忽然想起太阿劍與孔子履,當日出了宮後,因太阿劍身太長太重,攜帶不便,容易被人認出,便將太阿劍藏於會稽荒山破廟外。
大叔,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司馬氏有柄秦始皇帝用過太阿劍,是司馬氏世傳之物,隻有皇帝才能佩帶它,據說切金斷玉”
司馬雪聲音越說越低,漸漸沒了下,方才刹那間,曾動念將太阿劍送與高恩華,但自小熟背《孝經》、《論語》,忽感覺自己身為公主,棄宮出逃已屬驚世駭俗,再將司馬氏傳族之寶送人,實屬不孝,隻她也絕對不肯再把劍還給司馬元顯。
高恩華不明所以,順口說道:“太阿劍在在修真界赫赫有名,與天師道孫恩的軒轅劍一樣,同屬上古神兵,江湖一直有它的傳說,不想竟一直高懸皇宮。”
道長大叔,我把太阿劍盜來給你可好?”司馬雪似笑非笑,眼晴盯著高恩華。
高恩華道:“司馬太傅正愁找不到你呢,回了皇宮,休想再出宮一步。”
大叔若是真心喜歡,我便真將太阿劍送給你。”司馬雪忽地轉了話頭,道:“這兒一堆大石頭,味道這麽臭,沒什麽好玩的,我們走吧。”
太阿劍乃司馬皇氏世傳之物,盜劍屬於一失孝道,二亂綱紀。”高恩華又開啟了師尊教育模式,指著下麵說:“萬裏長城,是多少漢民的驕傲,你居然不以為然說它一堆大石頭而已。”
大叔,燕都在那裏?”
高恩華伸指了指長城之北,說:“這裏再向北去,禦劍很快就到山城,那裏是大片草原,少有高山,北漠之修多會生火烤肉,極是美味可口。”
道長大叔,我要到燕都看看,以前在宮時,常聽人說燕國屬於鮮卑胡人,漠外風光美妙無比。”司馬雪商量道:“趁大笨牛去荊州送信,咱去燕都逛逛如何?”
公主隻要喜歡,貧道便陪公主走一次燕都山城。”
高恩華以前到過燕都山城,知道城漢民與胡人混居,料想自已和司馬雪輕身前往,速去速出,應當並無危險,因此一口答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