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六節 去龍城
字數:5579 加入書籤
() 風輕輕吹來,堡梨花清香味四外彌散。
名小孩從小常見喬誌安用鞭子將堡民抽打的痛苦嚎叫,一想和尚要挨抽了,一邊快樂的大笑,一邊催促。
爹爹抽他,抽他”
抽他,抽他、”
名小孩的笑聲,僧人也跟著笑,在名小孩子笑的最燦爛時,忽地指輕彈,兩道黑色光華自指尖一閃而出,悄無聲息的透入名小孩胸,名小孩頓時麵上笑容如舊,身體一動不動。
很好,很好,顆精血充足的歡樂之心,一定好吃。”僧人笑眯眯的踏前兩步,伸摸摸名孩童的胸口,背後風聲一起,“噗”一聲,光頭上被喬誌安狠狠擂了兩拳。
施主背後偷襲,真粗魯。”僧人一臉不解,扭頭說了一句。
喬誌安心恐懼,自已兩拳砸下來,普通的石板也會一斷兩段,麵前僧人的一顆光頭仿佛不是血肉之軀,一驚之下,口氣登時軟了。
小人錯了聖僧有何差遣?隻要放了小兒,一切好商量。”
貧僧乃索魂聖佛,隻因打得美酒一壺,求貴府施舍些鮮肉而已。”
喬誌安笑了,說:“聖佛要鮮肉好辦,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小人家應有盡有。”
貧僧喜吃精血充足的歡樂之心,這個就足夠。”索魂聖佛笑眯眯的說:“隻求施主去打兩桶井水來,活心要冷起來才脆鮮香嫩。”
這是個瘋子。”喬誌安的心一下子涼到底,揚聲大叫:“兄弟們快進來,砍了這癩和尚。”門口兩名守衛提著胡刀衝進來,兜頭向索魂聖佛的頭頂劈去,“噗、噗、”兩聲,胡刀砍在光溜溜的頭上,連個刀痕也未留下。
索命聖佛一揮,臂象兩根木樁子,又快又狠的插入兩名胡人胸膛,一收,掌多了兩顆血淋淋的人心。
平時酒肉吃得過多,又臭又膩,吃不得。”索魂聖佛將人心抬到鼻前一嗅,揮又將人心拋了出去。
喬誌安如見鬼魅,駭得全身發抖,堡主的尊嚴瞬間崩潰,大呼:“聖佛繞命,聖佛繞命。”
貧僧乃有道之僧,請施主施舍兩桶井水,取心下酒。”
喬誌安麵色慘白,望了望自己名孩子,墾求說:“聖佛,虎毒不食子,你殺了我吧,隻求放過小人個孩兒。”
殺了你?”
是的。”
索魂聖佛一揮掌,一掌擊在喬誌安頭頂,直接將對方擊的骨斷筋折,然後喃喃說:“你自己找死的,貧僧可沒答應放過顆歡樂之心。”一根青色繩索飛出,將名小孩勒起,飄然遠去。
豔陽高照,山城。
城一片殘破凋落的景象,一顆碗口粗的樹木也沒有,大部分房屋崩塌,街麵上極少有行人出行,全城內一片死氣沉沉,仿若鬼城。
山城曾是燕都,竟破落如此?”高恩華和司馬雪站在城頭高處四顧,一臉惋惜。
全是打仗造成的!”司馬雪解答說:“魏軍圍城數月,山百姓怕魏軍破城後屠城,所以死也不降,掘地尺,將能用的石頭、磚頭、二尺以上的木材,全部用來守城。”
燕人至死不降?”
是啊,聽趙掌櫃說魏人喜歡坑殺燕人,在參合陂一下子就坑殺四五萬燕人呢。”
唉。”高恩華一聲深深的歎息。
多虧王國舅與皇叔主動罷兵主和,否則建康城如今多半也和山城一般破落,這些燕人看著真讓人可憐。”
燕人真可憐?那時他們被魏人打敗了,當年他們殘殺晉人時,卻一點也不可憐。”
是啊,是啊。”司馬雪道:“燕人又凶又貪,要這要那,我們司馬氏便有不少公主或郡主與燕人和親。”
多虧公主未被選去和親,不然貧道無緣得見公主。”
如果本公主被派去和親,大叔你怎麽辦?”
搶,貧道自會將公主搶回來。”
才不信呢。”司馬雪立刻笑的陽光燦爛:“大叔一定會說此乃天道,和親有和親的道理,不可強自逆了天道。”
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那舍得見不到你呢。”輕輕一個你字,令司馬雪芳心一顫,以她少女敏感的心思,瞬間查覺到“公主”與“你”的距離差別。
大叔騙人!”司馬雪心如鹿跳,卻不動聲色,說:“以前你可不是這麽說的,你總勸我回皇宮生活,又說你隻會練丹修玄,沒有立錐之地,我要真被和產了,你肯定順水推舟,撒不管。”
貧道這個”高恩華一時語塞,二人很久前在吳郡古道送行時說的話,司馬雪竟一直記得,心知糾纏下去,司馬雪定會持寵扮萌無休無止,微一轉念便有了主意,一拍腦門大呼:“壞了,壞了。”
大叔怎麽了,大叔怎麽了?”司馬雪見高恩華大拍腦門一臉驚慌,頓時上當,連聲詢問。
魏軍如今正在整礪兵馬,應是要進攻龍城,咱需早日奔赴龍城,把慕容寶的寶劍先奪來,免得落入魏人之。”高恩華這招蒙混術屢試不爽。
是啊,是啊。”司馬雪果然說:“咱立刻去龍城吧,我太喜歡幕容寶的那柄寶劍了,劍鞘真漂亮。”
好,咱眼下就回客棧,一起奔赴龍城,伺奪劍。”高恩華暗暗一笑,帶領司馬雪向客棧奔去。
萬裏無雲,北風朔朔。
師徒二人出了山城,高恩華招出碧雲劍,催動咒語,便欲攜司馬雪禦劍而行。
道長大叔,咱能步行趕往龍城嘛?”
公主有此雅興,貧道定當奉陪。”
行,咱先步行,若走累了,走煩了,你再帶我禦劍而行。”司馬雪左右看了看,說:“久聞漠北域外景色獨特,我這一生也許隻來漠北一次,想沿途看看。”
行,咱先順著官路慢慢走。”高恩華悠悠一笑,率步而行。
在司馬雪此時心,龍城隻是一個朦朧的大城而已,早一天到,晚一天到,奪不奪得劍,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跟在高恩華身邊廝混玩耍,逍遙度日。
魏主拓跋珪此時正在山城後悔,參合陂一戰後,聽信大臣王建的意見,坑殺數萬燕軍,等到山城一戰時,城百姓不在相信魏軍,人人寧死拒降,使魏軍平增無數傷亡,城房舍大半盡毀,連雞鳴狗吠都難得一聞,想恢複昔日人口,不知要到何年何月。
魏國左丞相,衛王拓跋儀道:“陛下好似不喜?”
晉朝皇帝司馬懿曾說,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君子之心者得諸侯,得諸侯之心者得士大夫。”拓跋珪問:“朕在參合陂信了王建的瞎話,殺了數萬降兵,雖得了山城,卻人心盡失,日後如何治理呢?”
拓跋儀道:“臣沒讀過書,卻懂一個道理,在那摔倒,從那快爬起來,陛下可多給山城周邊百姓點好處,民心會慢慢回來的。”
給什麽好處呢。”拓跋珪問道?
衛王拓跋儀道:“大赦山城及周邊縣郡,先免賦役年,以此安撫民心,不成再說。”
就依衛王所說。”拓跋珪點頭應允,又道:“朕將引軍北退,定都平城。”
魏國以前國都盛樂城,四周無城牆,一切財產與人口皆在馬背上,遷都平城後,意義完全改變,由一個馬背部落變成一個據城而守的國家。
魏主拓跋珪統大軍北歸,遷都平城的消息很快便傳至燕國龍城。
龍城雖屬鮮卑慕容氏祖先發源之地,但境內地勢險惡,十分狹窄,不利放牧或耕種,且山路崎嶇,運輸不便,連燕軍的軍糧都難以充足供給,另外氣侯寒冷,龍城附近境內人口稀少,時間稍長,燕軍怕是連可用兵源也無法補充。
對於固定龍城,燕國內部有兩股力量,長樂王慕容盛支持固守龍城,休養生息,但燕軍大將軍慕輿騰持反對意見,求見慕容寶。
燕國原本也是馬背上的國家,無任何化淵源,自慕容垂建國定都山城起,至今不足數十年,朝所使用的禮節與稱呼全部仿漢製而,但與魏主拓跋珪的重金求聘不同,燕國所需懂法禮的漢人官員,大部分皆是燕軍修士自晉境強行擄掠而來。
陛下意固守龍城,臣有本奏。”
大將軍有話直說。”慕容寶道:
慕輿騰道:“陛下固守龍城,圖休養生息,臣認為不妥,眼下魏軍主力北歸,衛王拓跋儀鎮守山,賑濟災民,收撫民心,龍城雖憑山高路險,能得一時苟安,但自古偏安難全,難以長久,不若趁現在我軍收服失地的戰意猶在,兵出山,收複失地。”
非是朕不思收複山河,但我軍乍自山轉奔龍城,眾將軍皆無意再戰。”慕容寶猶豫道。
慕輿騰再進言道:“山城乃先帝建國之所在地,城及周邊縣郡得陛下恩惠日久,且參合陂一戰,被坑殺的兵士皆出自其左右,民心一定盼望陛下回歸,若待時間久了,民心薄淡,陛下想收複山,再無勝算。”
參合陂大敗與棄守山城,乃慕容寶在其弟趙王慕容鱗的誘惑下,做出最昏聵失誤的兩次決定,致使原本處於優勢的燕軍,主力被殲,都城淪陷,這兩件事一直是慕容寶心的恥辱,慕輿騰舊事重提,複仇的怒火在慕容寶心頭熊熊燃起。
大將軍建議收複山,可有何具體計謀。”慕容寶問道?
慕輿騰道:“臣聞範陽王慕容德現在黃河以南的滑台一帶集結,陛下可令人聯係,宣其兵進山,與陛下兩麵合擊,收複失地。”
好,就依大將軍之諫,收複山城。”沒主意的人,不論傖民或帝王都一樣,慕容寶抽出玄冥劍,一劍斬在殿柱子上,決意收服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