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一章 驪山下

字數:3512   加入書籤

A+A-


    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c

    當解憂在東鄉侯府做迎接的準備時,趙啟明已經到了驪山腳下。

    最先接到他的灌英,此時正躺在馬背上,嘴裏咬著發黃的枯草,打量著不遠處的驪山,朝趙啟明問道:“你說那始皇帝,當真是埋在這驪山之下?”

    趙啟明正在河邊喝水。盡管他離開江都之後,始終都在趕路,但是到了驪山之後,距離長安城就已經很近了,趁著在河邊喝水的空隙,他也願意欣賞驪山的壯麗。

    “準確的說,是在驪山旁邊,那個人工堆成的土山下麵。”他看著驪山附近存在大量封土的地方,朝灌英道:“聽說當年項羽為了搜集軍餉,就是在此地挖掘皇陵。”

    “這件事我也聽說過。”灌英的馬術有所精進,躺在馬背上就算了,居然還能翻過身來,看著堆積如山的封土道:“但我的意思是說,這陵寢建的太過招搖,既然地下已經有了宮殿,為何還要在地上堆出座山來,讓盜墓之人能輕易找到?”

    “找到能如何?”趙啟明用河水洗了把臉:“陵寢在山下,要想進去可沒那麽容易,當年項羽動用了數萬勞工,也沒見他能把封土都給清理幹淨,更別說找到寶藏了。”

    聽到這話,灌英笑了:“如此說來,這堆出來的土山,是始皇帝有意為之,防止陵寢被盜的?”

    趙啟明站起身來,看著那些封土。如果不是趕時間的話,他還真想故地重遊。

    當年他上大學的時候就來過這裏。聽當時的導遊介紹,即便是在他那個年代,秦始皇陵也隻是發覺了陪葬坑,也就是有名的秦始皇皇兵馬俑的所在地,至於秦始皇陵的主體部分,在不破壞文物的情況下,想要進去牽扯到很多複雜的技術,以他那個年代的科學手段都無法辦到,更何況是古時候了。

    秦始皇陵就這樣存在了兩千年。經曆了項羽明目張膽的開挖,在無數盜墓之人的盜掘中幸存,甚至是現代社會的保護性發掘也奈何不得,這讓秦始皇陵至今也充滿了神秘色彩。

    每個途徑驪山的路人都能看到那個土堆,也知道那個土堆下就是秦始皇陵,但誰也不能拿走裏麵的寶藏,更找不到秦始皇的遺骸,說起來也真是有點招人恨,但這也正是秦始皇陵的魅力所在。

    想著這些的時候,官道上傳來了密集的馬蹄聲。

    趙啟明定睛看去,先是發現了李敢,緊接著也認出了奴兒。

    “來的還真快。”灌英從馬背上坐了起來,吐掉了嘴裏的枯草,然後朝趙啟明道:“咱可提前說好了,江都帶回來的那些特產,我可是要拿走最多的那份。”

    “你最先來接我,原來就是為這些特產?”

    灌英朝他擠眉弄眼。

    趙啟明嫌棄的道:“你也就這點出息。”

    “答應了就行。”灌英重新躺了下去。

    李敢和奴兒很快就來了,他們各自帶著護衛,在官道上停下。李敢拿著馬鞭跑到河邊,剛見麵就激動的朝趙啟明行禮:“見過師兄。”

    “我以為等我到長安的時候,你就該去前線作戰了。”趙啟明把李敢拉了起來,然後拍著他的肩膀道:“還在長安就好,我在江都太久,軍中有有好些事情要跟你打聽。”

    說話的時候奴兒也走了過來。

    這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以至於趙啟明都不能把他當孩子對待了。好在當年流著鼻涕玩泥巴的孩童,沒有成為滿臉橫肉的莽夫,修長的身材穿著白衣,看上去風流倜儻,很討姑娘喜歡的樣子。

    “學生見過老師。”奴兒朝趙啟明行禮,然後慚愧的說道:“老師舟車勞頓,學生本該去函穀關迎侯,可惜終究還是來遲,讓老師受苦了。”

    “我可沒那麽金貴。”趙啟明把奴兒也扶了起來。當年在馬場的時候他就發現了,奴兒屬於沉默寡言的類型,即便受了委屈也不會為自己解釋。讓人欣慰的是,即便長大成人之後,奴兒這性格還是沒變。

    趙啟明當然知道,奴兒沒有去來得及去函穀關迎接,是他到達函穀關的消息今天才傳到長安,奴兒根本就來不及趕到函穀關,甚至連灌英也是在趙啟明入關之後才相遇的。

    也好在奴兒他們沒去函穀關接他,不然的話就要和靜安公主遇上了。

    為了不讓人有過多的猜疑,靜安公主讓他先行入關,去處理海軍的事情。靜安公主和蟬兒則在函穀關稍作休整,等過幾天再到長安。

    盡管這讓趙啟明有些顧慮,但是考慮靜安公主身邊有那麽多的護衛,閑雜人等還真傷不了他的老婆孩子,他也就安心上路了。

    “我在江都時就已經聽說,你現在是冠軍侯了。”趙啟明打量著奴兒,然後欣慰的說道:“變化的確是很大,有點將軍的樣子了。”

    奴兒也看著趙啟明,表情很是複雜:“學生誌願參軍時,老師曾經提出反對,可學生年幼無知,不明明白老師的苦心,去了戰場才知凶險,老師當年也是為了學生好,想起當年曾當麵頂撞老師,學生至今難以釋懷。”

    “你要是這個年紀參軍,我其實也不會反對。”趙啟明也有些感慨,拍著奴兒的肩膀道:“好在你吉人自有天相,在戰場上活了下來,還封了冠軍侯,既然如此,那之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

    “別說這些了。”灌英朝趙啟明道:“還是快些上路吧,再晚就要天黑了。”

    趙啟明點頭,然後朝李敢和奴兒道:“既然已經來了,那就跟著我去侯府,晚上我跟你們有話說。”

    說完這些,他便翻身上馬,李敢和奴兒也朝著官道上走去。

    出發之前,趙啟明突然朝李敢道:“現在都已經春天了,為何你們都不在軍中,難道今年沒有戰事?”

    “現在還沒有。”李敢解釋道:“對匈奴作戰已經成為常態,隻要聖上的旨意下達,軍中再也不用做戰前動員,可以隨時可以出發。”

    聽到這話,趙啟明還是有些奇怪。

    照理說漢軍在河西有所進展,今年應該乘勝追擊才是,為何到現在還按兵不動,這顯然有違常理。

    考慮到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他便結束了這個話題,然後快馬加鞭的接著朝長安城趕去。

    &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