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長安城的準備
字數:4405 加入書籤
經過趙弘前段時間的掃蕩之後,黑龍寨附近已經沒有什麽大規模的山賊土匪了,在整個大山之中,黑龍寨的鷹揚軍已經是實力最大的一方勢力了,剩下那些山賊土匪基本上都是躲到大山深處去了。
想要將自己麾下的鷹揚軍真是變成一支鐵血雄師,趙弘明白眼前這些努力和手段還遠遠不夠。真正的敢戰之兵,除了敢於死命搏殺之外還要做到令行禁止,唯主帥的將令是從。
河西節度使王承彥麾下雖然有大軍數萬,不過真正能夠算得上精兵的也隻有他的親兵營數千人。隻不過這支隊伍一直都是駐紮在隴西城之中,輕易根本不會外調。
根據白蓮教方麵提供的消息來看,王承彥在得知羌道城的事情之後隻是重新指派了一名縣令前去接手,而原本的守軍副將陳興則是接替了鍾魁的位置成為主將。
陳興上次率軍跟張文遠一觸即退,根本就沒有想過死命搏殺,所以最後率領一千餘人成功感到武都縣求援。現如今羌道城之中的守軍總兵力仍在一千五百人左右,不過新任縣令明顯沒有清算舊賬的心思,隻是繼續加強羌道城內部的防禦。
對於這件事情趙弘倒是並不擔心,隻是在戰略規劃方麵反而是出了問題。按照之前的戰略目標,想要徹底拿下隴西郡或者是武都郡等地,必須要跟當地的強人打好關係。
可現在趙弘才發現,魁頭跟巫當雖然也是羌人,他們的部落卻隻能算是小型部落。這武都郡附近兩大羌人部落參狼羌跟白馬羌根本就不將他們這些小部落放在眼中。從這些情況來看,以後若是想要聯合這兩大羌人部落騎兵隻怕還是要有所波折。
就在趙弘仔細謀劃後路的情況下,涼州方麵其餘勢力同樣是沒有閑著,王承彥招兵買馬囤積糧草,隨時準備跟宣武軍節度使謝安大戰一場,而白蓮教教主李福通據說準備親自趕到隴西城跟王承彥商談大計。
元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長安城。
眼下已經是深冬季節,一陣陣寒風吹過,將那些已經變得枯黃的樹木吹動一番,更是為這座數代帝都平添了積分蕭瑟的氣氛。
宣武軍節度使謝安乃是長安城本地的豪門出身,自從前幾年大楚皇帝身死之後,謝安憑借著自己的手段終於將整個長安城控製在自己手中。
除了長安城之外,長安以西的右扶風同樣被謝安掌控了幾座城池。現如今宣武軍正在右扶風西部跟王承彥的河西軍互相對峙,隻不過雙方皆是尚未準備妥當,所以暫時隻是互相警戒尚未開戰。
長安城乃是數代帝都,城中本來建有皇宮。不過謝安自稱宣武軍節度使,並未稱王,所以這皇宮他也隻能封存起來並不敢入住,而是在城中自己新建了一座大帥府。
帥府書房之中,此時正有幾人赫然在座。
謝安今年四十餘歲,身形略顯修長,雖然看起來有些單薄,不過一雙眼睛開合之間偶有精光露出,倒也顯示出這個雄踞長安城的謝大帥絕非易於之輩。
坐在謝安右手下方的乃是一名年輕將領,此人看年紀二十餘歲,跟謝安的麵相有七分相似,正是謝安的長子謝正方。謝安本身就是豪門出身,這謝正方自幼就被謝安請來各種名師調教,二十餘年下來早已經長成了允文允武的少年。
謝安膝下雖然還有幾名子女,不過都沒有謝正方受寵,按照正常的情況發展,將來這宣武軍節度使的位置必然會傳到謝正方手中,所以在很多大事商談之時,謝安同樣會叫上謝正方一起商議。
除了這對父子之外,謝安麾下頭號謀士呂行儉此時顯得有些憂心忡忡。在呂行儉附近則是謝安麾下兩名統軍大將楊承業跟孔道輔。
此時呂行儉正略顯憂心的開口道:“大帥,根據城中斥候今日的查探來看,屬下以為王承彥跟白蓮教聯合之事並非空穴來風啊。”
哦?可是下麵那些斥候已經查到什麽了?”對於白蓮教的隱藏勢力,就算是雄踞長安城的謝安同樣不敢輕視。
自從占據長安城之後,謝安同樣是想要趁著天下大亂的機會發展自己的勢力。可惜長安城南北兩麵勢力都不弱,往東發展又被雄關所阻,如此一來就隻剩下向西發展占據涼州。
按照謝安的打算,一旦占據涼州之後自己後方穩固就能直接稱王,然後號令涼州跟長安附近的百姓。
涼州方麵勢力複雜,除了漢人和羌人勢力之外,北部地區還有一些胡人勢力混雜其中。隻不過在其餘幾方麵發展被堵死的情況下,謝安也隻能選擇向西發展攻取涼州這一條路了。
亂世爭雄不進則退,謝安心中明白,眼下長安城之所以還能被自己所掌控,那是因為自己附近的各方勢力尚未發展起來。若是自己固步自封,一旦等到他們發展起來之後,肯定不會放任自己占據長安城。
此番想要攻占涼州,謝安可是做下了不少準備。比起長安城的城高牆厚,王承彥治下倒是沒有什麽太難攻打的城池。按照謝安跟呂行儉等人的計策,此番攻略涼州,最開始一定要戰而勝之,然後乘勝追擊慢慢蠶食涼州方麵的各處城池。
有了長安城作為後盾,就算是戰事有所不利,至少還能退回長安城之中繼續休養生息,所以在對付涼州的戰事上,宣武軍可以說是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這是在雙方大戰沒有其餘勢力參合的情況下才行,現在聽到呂行儉說白蓮教方麵可能真的跟王承彥聯合在一起,謝安同樣覺得有些棘手了。
大帥,白蓮教信眾較多藏兵於民,教主李福通更是手段高深之輩。對於白蓮教來說,現在最為缺乏的就是一塊屬於他們自己的根據地,長安城城高牆厚,完全適合白蓮教長期發展。僅從這一點上來說,白蓮教跟王承彥之間就有合作基礎。”
頓了頓之後,呂行儉繼續道:“根據樹下最近整理各處情報來看,不但我們長安城之中湧進來不少陌生人,白蓮教教主李福通似乎同樣準備親自前往隴西城。眼下乃是隆冬季節不宜出兵,若是李福通果真趁著這段時間前去隴西城,屬下以為明年開春之後我軍跟王承彥之間就必然有一場大戰了。而白蓮教之中不乏訓練有素的刺客殺手,樹下擔心我軍正在前方跟王承彥大戰之時,白蓮教之中的刺客可能會從城中動手,一旦陷入兩麵受敵的情況,對於我軍來說自然是多有不利。”
白蓮教主李福通雖然手段高深,不過王承彥又豈是易於之輩?此番大戰我軍想要攻取涼州,而王承彥同樣想要攻取長安城。這白蓮教的狼子野心王承彥不會看不出來,既然他們雙方都想占據長安城,軍師以為這等結盟還有什麽意義麽?”聽罷呂行儉的分析,謝正方淡淡開口道。
少帥,正因為王承彥跟李福通皆非常人,所以樹下才對眼前的局勢頗為擔心啊。一旦王承彥跟李福通聯手之後,長安城到底歸誰他們完全可以慢慢討論。而對於我軍來說,他們必然會聯合起來率先擊敗我軍,然後才能慢慢商量如何分配戰利品的問題。所以在我軍戰敗之前,他們兩家基本不會發生什麽大衝突。”
王承彥確實不傻,不過對於他來說如果不能占據長安,那就要隨時受到來自宣武軍的威脅。所以在王承彥的戰略計劃之中,先行擊敗宣武軍才是第一要務。在擊敗宣武軍之前,王承彥跟李福通肯定不會翻臉。
聽到呂行儉如此一說,大將楊承業沉聲道:“軍師也不必太過於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咱們宣武軍現在雄兵數萬,若是公平一戰根本就無懼王承彥。更何況長安城被大帥掌控多年,城中更是鐵板一塊,就算白蓮教想要趁著我們跟河西軍大戰之時在後方搞事,卻也未必就能翻起什麽風浪來!”
說道這裏,楊承業對著謝安拱手道:“大帥,樹下以為我軍此次跟河西軍大戰應該做好兩手準備。除了前方大軍之外,一旦我軍出征之後長安城之中同樣是要嚴加防守,隻要不給白蓮教可趁之機,城中守軍又全部掌握在我們手中,白蓮教縱然有些刺客殺手混入城中,對於大局方麵卻也不會有什麽影響。”
楊承業跟隨謝安多年,乃是宣武軍之中成名已久的大將。在楊承業看來,戰場之上分勝負看的是兩軍之間糧草兵力以及各自指揮,像白蓮教這等殺手刺客的手段根本就上不了台麵。
聽到楊承業如此一說,另外一名坐在下首的大將孔道輔同樣開口道:“大帥,末將以為楊將軍所言有理。我軍跟河西軍的一場大戰已經是不可避免,如果王承彥真的跟李福通聯合起來,就算是我們不去攻打涼州,王承彥也肯定不會放過攻打長安城的機會。既然如此,咱們還是商議一下具體如何迎敵才是啊。”
謝安略一點頭,然後沉聲道:“長安城之中百姓眾多,白蓮教又是藏兵於民,所以這滿城百姓之中肯定少不了他們的殺手跟斥候。承業,你這幾日先不要去管別的事情了,務必在我軍跟河西軍開戰之前將城中梳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