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下辨城會師
字數:4521 加入書籤
許遠庭是下辨城守軍主將,在整個武都郡之中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郡守王彥章比他高上一級之外,其餘各縣縣令比起許遠庭在河西軍之中的地位都有所不如。在整個河池縣之中,縣令衛仲道和主將嚴開山都認識他。此時看到許遠庭的人頭,衛仲道直接一個趔趄倒在城頭之上,然後手指顫抖的指著許願人頭說不出話來。
比起縣令衛仲道,嚴開山此時的狀態同樣是好不到哪裏去,原本接到下辨城方麵的命令之後,嚴開山也是準備率領城中守軍拚死抵抗的。結果此時真正看到了許遠庭的人頭,再加上城外近千名叛軍聲勢浩大,嚴開山一時之間同樣是說不出話來。
城頭上的守軍聽著!我家主公有令,若是你們打開城門歸降我軍還能留的一命。若是膽敢抗拒不降,打破城池之後雞犬不留!是生是死就在你們的一念之間!”
衛仲道跟嚴開山嚇得腿軟,令狐宇可不會管他們,所以將許遠庭的人頭扔到城頭上之後立即在城下大喝起來。
聽到樓下傳來的和鈴聲,衛仲道雙眼無神的歎息道:“許將軍身邊有千餘大軍尚且不是敵軍的對手,更何況我軍在城中隻有五百名守軍?而且河池縣防備能力不高,若是一旦敵軍開始攻城,隻怕是我軍根本就沒有抵抗之力,以本官之見,我們還是開城投降吧。”
衛仲道本人乃是涼州士族出身,在河西軍之中同樣是當個太平縣令根本就沒有經曆過什麽戰火,此時被許遠庭的人頭跟城外近千名鷹揚軍以嚇唬,立即想要開城納降了。
大人英明!眼下確實是敵軍勢大,若是我們拚死抵抗,最怕最終會惹得敵軍入城之後殺人泄憤,與其如此,倒不如此時開城納降,末將也同意開城投降!”衛仲道怕死,嚴開山同樣不是什麽忠烈之輩,既然縣令都已經親自開口說準備投降了,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嚴開山自然也不願意率領城中守軍死戰。
隨著兩人的一番對話,河池縣城門緩緩打開。在確認城中已經被自己控製在手中之後,趙弘這才率領一眾大軍進入河池縣之內。
至此,武都郡七縣已經有四座城池落入鷹揚軍手中。
到了將近半夜時分,從沮縣城方麵的戰報終於傳了過來。
張文遠率領一千大軍前去攻打沮縣城,因為城中守軍還有八百人左右,所以縣令決定拒不投降,張文遠率領大軍一番強攻最終拿下城池。本部一千大軍損失了二百餘人,不過將沮縣城的一眾守軍俘虜大半,現如今在沮縣城之中的鷹揚軍總人數已經達到了一千三百人。
收到張文遠送來的戰報之後,趙弘跟郭長安一番商議,立即決定讓張文遠留下部分守軍鎮守局限陳,讓他本人則是率領大部軍士前去下辨城進行會師,準備聯合各處兵力之後攻打下辨城。
元和十一年,二月二十五日中午,下辨城南門外。
此時整個下辨城已經被鷹揚軍團團包圍起來,在率軍擊破許遠庭所部之後,趙弘先是吩咐沈光明率領一千人堵住下辨城四處城門。在城中兵力較少的情況下,王彥章果然不敢率軍出城。
趙弘本人在河池縣之中留下三百人鎮守城中,然後率領一千大軍前來下辨城,而張文遠同樣是率領一千大軍趕到此處,跟沈光明麾下的一千人匯合之後,下辨城南門外的鷹揚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三千人。
武都郡七縣之地,下辨城基本上位於整個武都郡最中心位置,整個城池已經數百年的建城史,而且自從城池建起來之後,一直都是整個武都郡的郡治之所在。
這數百年下來,雖然城池數次易主,不過無論任何一方勢力在拿下下辨城之後都是加固城防以備戰事來臨,所以此時整個下辨城的防備能力已經是極為成熟了。
趙弘此時正跟郭長安還有張文遠等人站在城門之外,看到橫亙在自己麵前的下辨城,趙弘沉聲道:“以下辨城的防備能力,若是城中守軍有三五千人,足以擋住超過一萬名大軍的強行攻打。雖然眼下城中隻有五百名正兵,不過我軍想要強攻下來隻怕還是難免損失啊。”
王彥章乃是王承彥的族弟,雖然這王承彥有些任人唯親,不過不可否則王彥章對於河西軍自然是忠心耿耿,所以想要說服王彥章開城投降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自己手中有大軍三千人,不過趙弘明白自己還是準備不足,別的不說,這三千大軍之中光是能夠用來攻打城池的投石機都沒有幾座。就連雲梯也沒有備下多少。在王彥章的拚死抵抗之下,若是自己無法一舉攻破城池,光是準備各種攻城器械就要耗費許久。
張文遠抱拳道:“主公,下辨城之中雖然隻有正兵五百人,不過城中人口數萬,眼下局勢緊急,估計王彥章為了護衛城池多半會從城中百姓之中挑選青壯用來協助守城。若是如此的話,隻怕整個下辨城之中的可戰之兵能夠輕易超過千人。”
在太平時節,城中百姓自然是安安穩穩的過日子。不過一旦到了戰時,若是城中守軍兵力不足從而抽調百姓協助守城,這已經是各路節度使形成的一種默契了。下辨城之中百姓至少有數萬人,若是王彥章不會調動百姓參與守城根本不可能。
聽到張文遠如此一手,趙弘點頭道:“可惜我軍斥候隊在城中勢力有限,除了能夠通風報信之外,這一次卻是無法協助我軍攻入城中了。”
說完這些之後,趙弘對著郭長安開口道:“眼下我軍已經雲集城外,所以下辨城肯定是必須攻打下來的。不過若是一味強攻,又難免會損失過重,對於眼前的局麵,長安可有什麽意見?”
主公,古來攻城之戰,無非是水淹火焚強攻圍困等等,下辨城乃是大城,城中糧食充足,再加上隴西城方麵隨時有可能派來援軍,所以圍困下辨城之法固然不可取。除了圍困之外,火焚之計同樣是無法實施,而在下辨城附近是有一道河流的,不過這條河水勢不大,而且現在仍是早春季節,距離汛期還早,所以這水淹之計同樣是無法實施。
說完這些之後,郭長安繼續道:“依屬下之見,我軍想要在損失最小的情況下盡快攻破下辨城,也隻有挖掘地道進入城中了。”
其實最好的攻城之法乃是集齊大軍之後從四麵城門一起攻打,城中守軍人數有限,那些新近招募的青壯戰鬥力同樣不高,如此一來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攻破下辨城。
關鍵是現如今鷹揚軍極度缺乏各種攻城器械,所以郭長安思來想去也隻能想出挖掘地道進入城中這個方法了。
看到趙弘神色有些猶豫,郭長安繼續道:“眼下我軍總兵力一共三千人,挖掘地道雖然工程浩大,不過在人力充足的情況下倒也算不得什麽,隻要在挖掘之時小心謹慎不被城中敵軍察覺到,最多兩三日就能將地道挖人城中,屆時我軍留下部分人手在城外堵住幾處城門,主公卻下令大股軍士入城,如此則我軍必勝!”
對付攻城一方的地道戰並不是沒有辦法,其中最簡單的就是引水灌入地道之中,或者是在地道另一頭燃起毒煙等物,用煙火將地道之中的敵軍給悶死。為了防止城中守軍發現地道,郭長安這才建議最開始挖掘的時候一定要小金謹慎。
聽罷郭長安的一番建議,趙弘轉身對著沈光明開口道:“沈光明何在?”
末將在!主公有何吩咐?”先是率軍拿下上祿縣,然後又帶領一千大軍將下辨城團團圍住,沈光明已經是完全上了鷹揚軍的大船,所以趙弘此時對他卻是沒有什麽防備了。
眼下我軍在城外一共有三千大軍,本將調撥給你兩千人負責挖掘地道,務必在三日之內挖入城中,你可敢應命?”想要瞞過城中守軍的耳目,三千名大軍自然不能全部用來挖掘地道,必須留下一部分故意混淆視聽才行。
沈光明抱拳道:“末將遵命!三日之內必將地道挖入城中!”
挖掘地道的最好時機就是在夜間,所以在事情商議妥當之後,趙弘一麵吩咐大軍安營紮寨,另外一麵則是讓沈光明等人負責挑選挖掘地道的地方,準備等大夜間之後立即開始行動。
下辨城,郡守府之中。
王彥章此時正神色憔悴的跟李仁芳說這話,許遠庭率領大軍出動之後,在大軍後方自然還有斥候緊緊跟著,所以在得知許遠庭跟一千五百名大軍全軍覆沒之後,王彥章已經是將近一天一夜沒合眼了。
為了守住下辨城,王彥章先是下令從城中普通百姓家中抽調青壯,然後又親自召集城中各大家族的族長進行協商,從他們家中抽調一些看家護院的家丁家將。
河西軍久鎮武都郡,而王彥章又是節度使大帥王承彥的族弟,所以下辨城之中大部分家族對於王彥章還是頗為懼怕的,即使現在鷹揚軍大軍壓境城中隻有五百名守軍,這些家族卻仍是不敢叛亂將鷹揚軍接入城內。
在王彥章親自出麵的情況下,先是從各大家族之中抽調了三百餘人的家丁家將,然後又從城中百姓之中挑選出來三千名青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