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成都軍的防備

字數:4396   加入書籤

A+A-


    冷兵器時代,騎兵曆來都是戰場之王。此前兩次鷹揚軍雖然大敗金狼部聯軍跟阿史那所部的騎兵隊,隻是因為有所依仗而已。

    這兩次大勝敵軍騎兵隊,都是因為敵軍不識虛實,在本部大軍擺開大陣之後直接前來衝陣,最終被自己先行消磨一番之後再利用硬弩跟重甲陌刀手成功擊敗。

    比起北部地區而言,中原地區大戰騎兵數量就相對較少了。就像成都軍一般,第一次漢中郡大戰,杜元恒麾下騎兵隊不過三千人而已,而且座下馬匹比起鷹揚軍的戰馬更是差了許多。

    根據前方斥候最新的報告來看,第二次漢中郡大戰之後,杜元恒麾下騎兵隊的總人數隻剩下四五百人了。就算杜元恒回到成都之後全力增加騎兵隊的兵力,沒有戰馬他也沒辦法。

    趙弘本身還是極為看重騎兵隊在戰場之上的衝擊力,而且這一次又剛好俘虜了不少良駒,所以自然想要將騎兵隊的兵力增加一些。

    聽到趙弘如此一說,嚴開山跟夏侯成兩人立即大喜,其中嚴開山抱拳道:“啟稟主公,眼下我軍騎兵隊總人數在五千人左右,不知主公準備將騎兵隊擴建至多少人?”

    姑臧城一戰我軍俘虜的戰馬足有兩萬多匹,不過我軍將士將要成為騎兵還需要不少訓練,而且步卒方麵也必須留下足夠的兵力,所以這一次本帥準備將騎兵隊的總人數擴充到兩萬人,你們可有信心在明年開春之前訓練處一萬五千名馬術精湛的騎兵來?”

    論起天下騎兵之利,在趙弘看來阿史那麾下的騎兵隊是自己目前遇到過戰鬥力最高的,自己麾下的騎兵隊戰鬥力比起當初金狼部騎兵不過是在伯仲之間,甚至還略有不如。

    但是阿史那所部的騎兵全都是自有生長於草原之上,十幾年訓練下來自然是馬術精湛。而自己麾下這些騎兵想要將他們訓練到能夠騎馬作戰並不算太難,但是想要訓練到馬術精湛就要下大功夫而且還要看有些軍士是否有這個天賦了。

    好在成都軍方麵現在並無成建製的騎兵隊了,讓自己麾下的騎兵隊訓練一番之後用來對付成都方麵的步卒,趙弘倒是並不太擔心。

    聽到趙弘的吩咐,嚴開山跟夏侯成對視一眼之後立即抱拳道:“主公放心!明年開春之後,末將一定將不辱使命訓練出一萬五千名能夠上馬作戰的騎兵來!”

    隨著鷹揚軍的轄地越來越廣,趙弘威勢越來越重,鷹揚軍麾下一眾大將同樣都是明白人。按照趙弘之前表露出的意思,一旦拿下益州之後就準備稱王了。

    而一旦成王建製之後,鷹揚軍節度使府麾下的一眾文武同樣是免不了一番封賞。鷹揚軍騎兵隊之前隻有五千人,很多時候出戰都是作為輔助步卒的身份,雖然仗打贏了也有軍功記下,不過軍功薄上的功勞肯定不算太多。

    嚴開山跟夏侯成作為騎兵隊的統領,自然是想要擴建騎兵隊,如果鷹揚軍騎兵隊果真如同趙弘所言一般擴充到兩萬人,這樣一來自己統領騎兵隊能夠掙到的軍功自然就更多了。

    聽到嚴開山的保證之後,趙弘略一點道:“既然如此,本帥就給你從現有大軍之中抽調人手的權利,不過無論如何,明年開春之前你跟夏侯務必給本帥訓練處一支能夠上馬作戰的騎兵隊來!”

    事情商議既定,場中諸將各自下去安排起來。

    元和十二年,十月二十八日,益州,成都城大帥府。

    自從南鄭城潰敗以來已經過去半個多月的時間了,不過杜元恒從南鄭城回來之後直接一病不起,直到十幾天之後這才略微恢複了一些,將王建和夏侯蘭等一眾文武召集起來商議軍情。

    一連兩次在漢中郡被鷹揚軍擊敗,杜元恒心中自然不好受,而且這一次大敗比起上次敗的更慘,自己麾下所剩不多的四萬名精銳,最後隻有三千人左右跟著自己一起逃出生天。

    對於杜元恒來說,這個打擊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從南鄭城返回成都之後,杜元恒直接一病不起。帥府之中的醫師已經給看過了,並不是什麽大病,隻是心氣鬱積再加上肝火旺盛而已,隻是這病來的太不是時候,正逢著成都軍大敗,所以杜元恒修養數日之後這才勉強能夠召集成都城的一眾文武商議軍情。

    此時成都節度使府書房之中,杜元恒正高坐於上首,在杜元恒身後則是其嫡長子杜子威侍立著,而坐於下手的則是王建、杜文昌和夏侯蘭和孫皓等一眾文武。

    看到場中諸人皆是沉默不語,杜元恒先是深吸一口氣,然後開口對著王建開口道:“軍師,你直說吧,現如今我軍情況到底如何,本帥也好想著到底如何布置。”

    前不久成都軍攻打南鄭城,王建一直覺得自己忽略了什麽,直到南鄭城之外忽然出現一種白馬羌的羌兵,王建這才想明白趙弘之所以不在南鄭城布置重兵,是因為早已經找好了外援。

    所以從南鄭城回來之後,這十幾天以來王建同樣是對於自己自責頗深,此時聽到杜元恒開口,王建略微整理下思緒拱手道:“主公,南鄭城一戰,我軍四萬精銳損失九成以上,最後隻有三千人左右成功撤了回來,不但我軍準備的攻城器械丟失不少,就連軍士們手中的軍械同樣是有不少來不及收回。”

    現如今我軍麾下一共還有可用之兵五萬人左右,其中兩萬人乃是我軍剩下的精銳老卒,還有三萬人乃是主公此前不久剛剛征召的新兵。”

    聽到王建說完這些,杜元恒沉聲道:“南鄭城之敗,歸根結底在於本帥有些輕敵大意,沒想到趙弘已經跟白馬羌勾連在一起,所以此戰之非是你之罪。”

    看到王建麵色漲紅準備開口,杜元恒咳嗽兩聲之後擺手示意他不必多說,然後接著道:“你我相交數十年,而且今日書房之中又皆是本帥心腹,所以有什麽事情也不必瞞著,你先說說,眼下這種情況,我軍卻該如何應對才是?”

    王建開口道:“主公,根據武威郡方麵斥候傳回的消息來看,阿史那親率四萬大軍前去攻打姑臧城,同時派出一支偏師前去騷擾性進攻允吾縣城,不過阿史那本人攻打姑臧城久攻不下,最後讓趙弘率領鷹揚軍主動出城一擊破敵,四萬騎兵最後隻剩下數千人逃走,最後阿史那匯合偏師之後不得不率軍返回草原之上。”

    聽到王建說完這些,大將周炳忠略帶不解道:“軍師,阿史那所部號稱控弦之士近十萬,這一次又是阿史那親自率領七萬大軍出征,結果隻是損失三萬餘人而已阿史那為何這麽果斷就撤退了?”

    聽到周炳忠的疑惑,王建尚未開口,倒是杜文昌苦笑道:“阿史那所部能夠湊齊大軍十萬人確實不假,不過阿史那在七萬大軍損失一般之後還不能攻下姑臧城,所以他就不得不下令撤軍了。如果繼續攻打下去,就算是能夠勉強攻下姑臧城,他剩下的三萬餘大軍也畢竟折損幹淨。”

    草原之上本就是弱肉強食,一旦阿史那所部隻剩下最後三萬名左右大軍進行守護,其餘部落自然不會放過趁機攻打他們的機會,所以在損失一半兵力還未能攻下姑臧城之時,阿史那已經是不得不率軍後撤了。”

    看到周兵最終還是略一點頭明白過來,王建繼續道:“繼阿史那率軍主動後撤之後不久,徐邦瑞派往潼關城下的魏軍同樣是已經撤了回去。再加上我軍撤回成都,如此一來不久之前鷹揚軍三麵被圍的困境已經徹底解除了。”

    根據我軍在長安城之中的斥候來報,趙弘最近又在征召新兵,這一次新兵征召的目標是在三萬人左右。以屬下隻見,如果不出什麽意外的話,一旦等到明年開春之後這些鷹揚軍新兵練成,趙弘一定會親自率領大軍越過漢中郡前來攻打我軍!”

    對於這件事情,杜元恒同樣是心知肚明,成都軍之所以兩次三番前去漢中郡,主要就是因為杜元恒擔心趙弘拿下漢中郡之後準備對自己下手。但是這兩場大戰下來自己不但是損兵折將,最終還是未能成功扭轉這個對於自己極為不利的局勢,所以杜元恒聽罷王建這一番分析立即歎息起來。

    片刻之後,杜元恒這才緩緩道:“本帥費盡心機和兵力就是想要扭轉這個局麵,不曾想最終還是沒能成功。正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鷹揚軍要來攻打成都城已經是必然的事情了,依你之見我軍卻該如何應對?”

    王建拱手道:“主公,眼下我軍的第一要務就是立即開始征召新兵,然後吩咐軍中工匠抓緊時間給那些最近招募的新兵打造軍械,同時下令各處郡縣開始抓緊時間修繕城池嘉強防備以待敵軍來襲!”

    現如今我軍一共還有五萬大軍,其中三萬新兵等到明年開春之後基本已經能夠練成,不過光是這些兵力還遠遠不夠,趙弘已經暫時解決了北部胡人的威脅,而東部地區隻要潼關還在鷹揚軍手中,魏軍就根本無法有所動作,所以趙弘一旦率軍南下,鷹揚軍總兵力絕不會低於六萬人!甚至有可能會達到七八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