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元和十四年之尾
字數:4707 加入書籤
元和十四年,十二月初三,廣昌縣。
石守信所部的西路軍在拿下元氏城之後繼續一路向南,直接將常山郡南部剩下的幾個縣全部攻下。元氏城之中數千冀州軍乃是整個常山郡之中最為精銳的大軍,在張超戰死之後,剩下幾個縣城根本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除了常山郡之外,張文遠所部的東路軍同樣是催動本部大軍一路向南,最終將整個中山郡全部攻下,然後在安國縣等地停了下來。
按照趙弘最初的計劃,是要在十一月底之前那些這兩郡。雖然元氏城和盧奴城方麵有些麻煩,不過最終還是在規定的時間之前拿下這兩郡。
因為這兩郡目前還跟冀州方麵的比較接近,所以趙弘暫時並未從長安城方麵調派官員前來,而是準備等到拿下整個冀州之後再做打算。
石守信和張文遠完成任務之後,趙弘將他們暫時調回廣昌縣方麵商議軍情。
眼下已經是十二月初的時節,天寒地凍之下滴水成冰,大規模行軍根本就無法辦到。再加上一眾將士們從九月份征戰到現在多半疲憊不堪,已經無力繼續對於冀州方麵發動攻勢了。
按照趙弘的打算,此番讓兩人返回廣昌縣,就是商議接下來在中山郡和常山郡進行駐軍的問題。雖然目前暫時無法對於信都城方麵發起攻勢,不過為了給明年開春之後的戰事做準備,中山郡和常山郡甚至幽州方麵的代郡,這三個郡肯定都是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行。
此時在廣昌縣縣衙之中,趙弘正坐於上首,下方則是一種文武。
看到眾人已經全部到齊,趙弘沉聲道:“將士們久戰疲憊,而且眼下天寒地凍不利於大軍行進,所以本王決定暫停對於冀州方麵的攻勢,同時讓一眾將士們好好休息一段時間。”
“不過中山郡、常山郡兩地乃是我軍明年開春之後繼續攻打信都城的橋頭堡,所以這兩郡肯定不容有失。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我軍能夠從長安方麵繼續抽調大軍前來,代郡肯定也是要徹底掌握在我軍手中才行!本王今日召集你們前來,就是仔細商議下這幾處大軍駐防的事情。”
在攻打中山郡和常山郡之前,鷹揚軍總兵力有十三萬人左右,不過攻下這兩郡之後損失了數千大軍,現如今整個鷹揚軍在冀州方麵的總兵力還有十二萬人左右,騎兵三萬人,再加上步卒將近九萬人。
說完這些之後,趙弘示意郭長安繼續說一些目前的局勢。
郭長安拱手領命,然後沉聲道:“諸位,自從我軍進兵冀州以來雖然三戰全勝,不過冀州方麵畢竟是趙軍的主場,而且張茂勳現如今還能集結十萬大軍左右,並不是對於我軍毫無還手之力。”
“從眼下的局勢來看,中山郡方麵比較靠近冀州軍老巢信都城,所以形勢最為凶險。常山郡方麵雖然距離信都城還有一段距離,不過巨鹿郡方麵同樣是趙軍的實力雄厚之處,所以駐守常山郡同樣有著不小的凶險。”
“最後則是代郡方麵,代郡方麵畢竟是幽州轄地,幽州軍雖然上一次被我們調虎離山,不過實際上損失並不大。以李行泰如今的實力,仍是足以對代郡方麵發起反攻,所以眼下戰事雖然已經停下,實際上我軍卻是處於重重圍困之中。”
看到眾將各自沉默不語,皇甫充接口道:“當然,自從我軍攻下常山郡和中山郡兩郡之後,對於我軍接下來的戰略目標同樣是有著很重要的推動作用。”
“從眼下到明年開春,一直都是天寒地凍的時節,我軍無法出動大股軍隊,敵方大軍同樣是難以行進。隻要我軍能夠守住代郡,就能保證長安城和晉陽城方麵不斷調來大軍。而中山郡和常山郡已經處於我軍的控製之下,隻要能夠守好這兩處郡城,就算是張茂勳想要發動反攻,也不是輕易就能攻下來的。”
從三方實力上來說,鷹揚軍在兵力和後勤方麵還是占據絕對優勢的。不過代郡和中山郡等地畢竟是幽州軍和冀州軍的主場。皇甫充的意思是,在麵對敵軍反攻的時候可以盡可能采取防禦措施拖延時間,隻要等到明年開春後方大軍支援趕到之後,無論是中山郡還是代郡自然就會安穩下來。
聽罷皇甫充這一番解釋,趙弘沉聲道:“代郡方麵由本王親自率軍坐鎮,元氏城和常山郡由石將軍率軍前去駐紮,盧奴城方麵則是由張將軍率軍前去駐紮,諸位對於這個安排可有疑議?”
現如今後方大軍尚未練成,短期內不可能征召他們前來冀州,所以趙弘麾下可用之兵也隻有目錢十餘萬人。
郭長安拱手道:“主公,代郡方麵不如交由大將駐守,主公還是先行返回長安城,等到明年開春之後再隨大軍一起前來吧?”
代郡方麵畢竟還是前線,而且幽州軍也沒有虛弱道不堪一擊的地步,郭長安是有些擔心趙弘留在代郡會出什麽問題。
不光是郭長安有這個想法,其中諸將聽到他的建議之後同樣是紛紛勸說趙弘先行返回長安城。
看到場中諸將紛紛勸諫,趙弘略一擺手道:“將士們從九月份征戰到如今,本王還不能讓他們返回長安城跟家人團聚。既然如此,本王自己也不會獨自返回長安的。”
“等到來年出兵之時,本王會下令長安城,讓丞相張文書和薛鎮平負責後方大軍抽調的問題,所以此事你們就不必再勸了。”
想要三軍將士替自己效死,最起碼的就是做到跟他們患難與共。鷹揚軍這一年多以來招募了不少新兵,這些新兵雖然戰鬥力在慢慢增加,不過他們不是跟隨自己從西縣城附近最早起兵的那一批,所以在忠心方麵實際上並不是太高。
為了盡可能讓自己麾下的將士們上下一心,這個時候自然是有所表示才行。
看到趙弘已經打定主意,諸將這才不複再勸。
事情商議完畢之後,石守信立即再次啟程返回元氏城,而張文遠則是前去盧奴城。考慮到中山郡方麵距離信都城較近,所以趙弘給張文遠分配了四萬大軍駐守。而石守信負責防禦的常山郡因為遭受進攻可能性較所以隻是分配了三萬餘大軍。
在兩人走後,趙弘本人則是率軍從廣昌縣向北前去代郡郡治高柳城。因為李行泰下令代郡百姓東遷的原因,此時整個高柳城已經基本上成了空城一座。
不過趙弘倒也不在乎這些,反正自己大軍之中有著足夠的糧草,代郡百姓東遷,倒是可以更好的讓自己防備李行泰有可能發起的進攻。
等到趙弘從廣昌縣趕到高柳城的時候,已經是將近十二月中旬的天氣了。這時節本就是隆冬之際,再加上代郡地處北方,所以天氣已經是愈發寒冷起來。
比起冀州和幽州方麵,長安城倒是一片祥和,而且隨著除夕將近,整個長安城的節日氣息開始越來越濃烈起來。
秦軍上下已經基本上可以做到軍政分離,而且六部的框架搭建起來之後,下麵一應屬官同樣是逐漸增加了不少。就算是趙弘本人並不在長安城,有張文書在後方坐鎮,再加上六部主官各自從旁協助,長安城本身同樣是能夠正常運轉。
在潼關的阻擋之下,魏軍根本無法對於長安城形成有效威脅,而除了徐邦瑞之外,整個涼州和並州已經徹底被鷹揚軍掃平,趙弘根本不用擔心長安城的安全問題,這其實也是趙弘覺得自己不必返回長安城的原因之一。
元和十四年年底,整個天下仍是混亂不堪,比起北方數州的形勢明朗,整個南方地區因為各方勢力縱橫交錯,所以同樣是混戰不休。荊州等地因為已經被強勢諸侯所占據,所以情況倒是還好一些。
但是諸如豫州和徐州等地,因為各路節度使跟亂軍勢力太多,往往都是城頭變換大王旗,今日是這一方勢力占據城池,到明後天又是另外一股勢力占據。
原本豫州方麵乃是中原腹地,而徐州方麵又素來殷富,結果在混亂不休的大戰之下,這兩地百姓的日子同樣是愈發苦難起來。
在天下繼續紛亂之中,元和十四年年底很快過去,然後步入元和十五年元月。
趙弘本以為張茂勳和李行泰不甘心局麵至此肯定會想辦法進行反攻,結果兩人卻是一直都沒有什麽動作,直到元和十五年二月份,想到後方增派的大軍已經即將動身,趙弘這才算是徹底放下心來。
按照趙弘對長安城方麵的吩咐,在元和十五年年初會從後方繼續抽調六萬大軍前來冀州方麵助戰。這六萬大軍之中一共有步卒五萬人,再加上騎兵一萬。
這就是轄地廣闊人口眾多的優勢,鷹揚軍現如今轄地已經將近三個大州,就算是養活一支五十萬人的大軍也已經足夠,而此時總兵力方麵不過三十多萬而已。
等到秦猛所部六萬人跟代郡還有常山郡等地的鷹揚軍會師之後,總兵力將會達到將近二十萬人左右,對於接下來繼續發動冀州方麵攻勢已經是足夠了。
在元和十五年二月初的時候,趙弘吩咐秦猛返回長安,然後將這支增援兵力帶往高柳城進行會師。秦猛領命之後立即動身前往長安,如果不出什麽意外的話,將會在三月初率領六萬大軍趕到高柳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