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南下信都城

字數:484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問鼎最新章節!

    聽到趙弘準備兩日之後動兵,郭長安略帶憂色道:“主公,我軍此次南下雖然看似主要目標信都城,實際上李行泰跟張茂勳陳亡齒寒絕不會坐視不理。屬下有些擔心,李行泰到底作何打算。”

    說起幽州方麵的戰事,趙弘同樣沉聲道:“李行泰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冀州方麵戰事,不過我軍在盧奴城之中的駐軍就是為了防止他率軍南下。幽州方麵還要防備草原騎兵,所以就算是李行泰有心支援信都城,他實際上能夠出動的大軍同樣極為有限。”

    說到這裏,趙弘環顧一周接著道:“打仗這種事情自然不可能有十拿九穩的事情,眼下我軍占據優勢而冀州軍處於弱勢,這就表示我軍此次南下成功的可能性極大。最關鍵的是冀州方麵人口眾多,若是我們繼續遲疑下去,一旦張茂勳剛剛招募的新兵練成,將來想要拿下信都城進而吞並整個冀州自然是更為困難!”

    從西縣城起兵到如今,除了最開始時候因為自己麾下兵力較少不得不行險之外,等到後來占據一方之後趙弘一直都是謀定而後動。

    眼下整個冀州方麵已經是處於弱勢,如果不能趁機拿下信都城一統冀州,等到將來南部諸侯發展起來之後,自己所要麵臨的局勢將會比眼下更為棘手。

    看到趙弘已經打定主意,場中諸將立即一個個開始請戰起來。

    趙弘一擺手示意諸將不必喧嘩,然後沉聲喝令道:“張文遠何在?”

    末將在!還請主公吩咐!”

    本王給大軍三萬人,其中步卒兩萬再加騎兵隊一萬,你的任務就是坐鎮盧奴城然後擋住有可能從中山郡或者河間郡方麵南下的幽州軍,你可敢應命?”

    張文遠抱拳道:“主公放心!末將此去一定不辱使命!”

    杜元恒何在?”沉默片刻之後,趙弘接著喝令道。

    末將在!還請主公吩咐!”

    本王給你大軍兩萬五千人,其中步卒一萬五再加上騎兵一萬人,你的任務是坐鎮高柳城,確保我軍從後方運來的糧草和輜重等能夠安然到達信都城外大營之中,你可敢應命?”

    信都城乃是張茂勳的老巢,在他拚命死守之下,就算這場攻防戰打上兩三個月都正常,所以趙弘同樣是已經做好了長期作戰的準備。

    幽州軍如果想要影響到信都城方麵的戰局,隻能是從河間郡等地直接出兵南下,或者是幹脆襲擊高柳城斷掉本部大軍的糧道。所以無論是盧奴城還是高柳城,對於信都城之戰都是極為要緊之地。

    盧奴城方麵讓張文遠鎮守趙弘自然是極為放心,至於高柳城方麵,杜元恒自從歸降自己也已經有了不少時間,無論是以忠心來說還是以手段而言,讓他前去高柳城坐鎮都是極為妥當的。

    聽到趙弘準備讓自己坐鎮高柳城,杜元恒立即抱拳道:“主公放心,末將一定保證後方糧草暢通無阻!”

    事情商議既定,一眾大軍立即開始行動起來。

    除了負責坐鎮高柳城的一眾大軍之外,剩下的鷹揚軍則是全部朝著中山郡方向而去,準備越過中山郡之後直接進入河間郡,然後再從河間郡之中南下信都城。

    在大軍行進這一路上,趙弘一直都沒有放鬆對於幽州方麵的探查,不過根據前方暗影衛的消息來看,李行泰現在隻是集中大軍引而不發,似乎暫時並沒有直接出動的意思。

    趙弘心中明白,李行泰不是不想出動大軍,隻是現在鷹揚軍尚未趕到信都城,一旦他表現過大,很容易讓自己的進攻目標有所轉換。所以為了穩妥起見,李行泰肯定會等到信都城之戰進行到一定階段之後才會催動大軍正式介入。

    從高柳城趕到信都城這一路上可不近,步卒行軍至少要半個月左右,而鷹揚軍此番南下又攜帶了不少的糧草和輜重,所以行軍速度上一直未能快起來。

    從三月十四日開始出發,直到三月十九日一眾大軍才趕到盧奴城之中。

    張文遠的任務是坐鎮盧奴城防止幽州軍南下,所以在一眾大軍趕到盧奴城之後,趙弘從本部大軍之中抽調出三萬人交給張文遠統帥,然後繼續率領剩下的十四萬大軍南下。這十四萬大軍之中,一共還有騎兵隊兩萬人,再加上剩下的十二萬步卒。

    元和十五年,三月二十八日,趙弘終於率領一眾大軍趕到了信都城之外。

    正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沿,此時十四萬大軍雲集信都城下,整個信都城北方都是塵土飛揚,而城頭之上一眾守軍遠遠看到煙塵升起,心中同樣是難免有些驚懼。

    信都城雖然不是冀州方麵的州治之所在,不過自從張茂勳將自己的老巢遷徙到此處之後,信都城本身自然也是發展了許多,而且城牆方麵同樣是近期抓緊時間進行了好幾番修繕。

    根據城中暗影衛密探的消息,此時整個信都城之中已經是實行了軍管,普通百姓一旦入夜之後立即進行宵禁,而大街之上則是一隊隊冀州軍巡邏隊在時刻巡視全城。

    張茂勳擺明了車馬準備死扛到底,所以趙弘倒也不準備派人入城勸降了。看到前方不遠處的信都城城牆,趙弘下令道:“傳本王軍令,騎兵隊立即開始進行警戒,防止城中大軍趁機出城襲擊我軍,除了騎兵隊之外,其餘大軍立即開始準備安營紮寨!”

    對於此次信都城之戰,趙弘已經是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所以城外大營務必要安紮極為堅固才行。

    按照趙弘的要求,整個大營周長十數裏,最外圍乃是三道用來防止騎兵隊進行突進的壕溝,壕溝後方則是一道高越一丈左右的土牆,而土牆之後則是用一塊塊柵欄緊緊抵住。

    整個大營出入隻有一個大門,在大門附近一共四座瞭望塔和幾十架投石機隨時戒備著。當然,這四座瞭望塔到了必要的時候,完全可以讓長弓手站在上麵進行封鎖,用以充當箭樓。

    因為此次南下的大軍人數眾多,所以安營紮寨明顯不是一件容易的時間,從三月二十八日開始行動,一直到四月初三一眾大軍這才將營地安置妥當。

    信都城北部原本是空曠無比的曠野,不過此時隨著鷹揚軍大營安置妥當,遠遠看來完全是如同一座小型城池一般。

    元和十五年,四月初五,信都城北鷹揚軍大營之中。

    在大營徹底安置妥當之後,趙弘這才下令一眾大軍好好休息三天,然後再發動對於信都城方麵的攻勢。

    前幾天不讓大軍休息,主要是一眾大軍雲集城外無所依托,很容易遭受城中冀州軍的驟然衝擊。不過現在大營安置妥當,張茂勳無論如何也不敢催動大軍前來強攻,所以趙弘倒也安下心來。

    針對如何拿下信都城這件事,實際上自從去年冬天趙弘就一直在仔細琢磨,不過想來想去還是沒有想出什麽切實可行的妙招來。

    信都城跟之前被自己攻下的城池不一樣,當初之所以能夠攻下長安城這等天下雄城,主要是城中守軍兵力較少,而且還有幾大家族作為內應協助自己偷開城門。

    但是信都城就不行了,整個冀州在張茂勳的治理之下實際上百姓生活頗為安穩,所以對於鷹揚軍此番南下,大部分冀州百姓都是比較排斥的,也正因為如此,信都城之中的民心完全偏向於張茂勳。

    雖然城中肯定也有一些家族想要投靠鷹揚軍以求換取晉身之資,不過在城中冀州軍的巡視之下,這幾大家族肯定就是有心無力。

    至於早先就潛伏到城中的暗影衛,總共加起來也隻有十幾人而已,指望他們從裏麵偷開信都城的城門更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最後商議來商議去,還是隻能采取強攻這種老辦法。

    不過趙弘倒也不會一開始就催動大軍發起強攻,按照趙弘的打算,在大營安置完畢之後先開始對於信都城方麵發起試探性進攻,看一看城中守軍情況到底如何。

    如果能有一舉攻破的可能,那就催動大軍發起強攻,若是不能一舉攻破,那就隻能先率領大軍圍城慢慢消耗,等到城中守軍氣勢低迷糧草無多的時候再發動強攻。

    趙弘眼下雖然還無法強行破城,不過動用騎兵隊完全封鎖信都城出入還是能夠辦到的,隻要本部大軍一日不撤,冀州南部幾個郡之中的援軍就無法到達信都城之外。

    不過趙弘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率領本部大軍南下的一段時間裏,幽州方麵已經出動了三萬騎兵分成數隊南下渤海郡,然後在當地郡守和冀州軍的協助之下安然躲藏起來。

    李行泰準備出動三萬騎兵藏在渤海郡,然後對於信都城外的鷹揚軍行雷霆一擊。張茂勳雖然對於這個計劃有些排斥,不過在鷹揚軍即將兵臨城下的壓力之下,最終還是不得不同意下來。

    因為渤海郡方麵地處整個冀州最東部,再加上李行泰偷梁換柱的計劃比較成功,所以無論是暗影衛還是軍中斥候,倒是一直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

    而三萬名幽州軍騎兵又是分散南下,在進入渤海郡之後立即假扮成普通百姓,有了他們的刻意隱藏跟渤海郡太守的協助,最終這三萬幽州軍騎兵成功瞞過鷹揚軍的耳目隱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