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兵進南郡
字數:4710 加入書籤
從南陽郡各處暗影衛發來的消息來看,除了宛城縣之外,陸奉已經是徹底放棄了其餘縣城的防禦。而且宛城縣本身能夠容納的百姓數量有限,為了防止城中糧草消耗太快,陸奉根本就不敢讓這些從南陽郡各處匯集而來的難民進入宛城縣之中。
有些難民眼見宛城縣的軍士根本就不給入城,所以隻能是再次拖家帶口的朝著自己老家趕去。
現如今整個南陽郡除了宛城縣之外其餘縣城都已經是亂成了一團,莫說一千步卒再加上兩百名騎兵,就算是三五百步卒就能徹底占據城池了。
隻不過為了穩妥考慮,張文遠最終還是決定每座縣城派出一千名步卒和兩百名騎兵前去駐紮。
當然,南陽郡剩下的三十幾個縣城也有上縣、中縣和下縣之分。有些縣城較為寬大一些自然就需要更多的兵力駐守,而有些縣城則是城池較小,可能三五百步卒就足以控製城池了。
不過這些事情都是軍中那些參謀負責具體分配兵力,張文遠隻是負責給這兩萬步卒和一萬名騎兵訓話,讓他們入城之後萬萬不許擾民。為了保證這一點,每一隊軍士之中都有著軍法官的存在。
這些軍法處派來的軍法官都是直接對趙弘負責,就算是張文遠和夏侯成這些老將在他們麵前也是不敢稍有逾越,至於剩下那些普通將士們看到這些軍法官之後自然能夠分得清輕重。
這其實也是趙弘重點交代過的事情,荊州方麵被陳思明經營數十年,一眾百姓大部分都是心向楚軍,對於本部大軍入侵荊州都是有些憤恨。想要徹底收服荊州方麵的人心,光靠殺人肯定不定。
隻有大軍入城之後保持軍紀作風優良,然後讓這些荊州百姓明白,在秦王治下比他們在楚王治下日子過的更好,如此數年下來,這才算是勉強能夠收服荊州一地的民心。
荊州一地不比北方的涼州和並州等地,前些年天下大亂,涼州和並州等地的百姓紛亂不堪,一方麵要應對諸如河西軍跟河東軍的稅收,另外一方麵還要隨時防患北方胡人南下燒殺搶掠。
所以在鷹揚軍強勢崛起之後,立即就能收複不少民心。
而荊州一地在陳思明治下實際上是頗為平穩的,就如同冀州方麵一樣,所以荊州百姓對於這次秦軍入侵,實際上是心中抱有不少恨意的。
不過此時陸奉下令收縮防禦,直接放棄了三十幾個縣城的防衛問題,如此一來這些百姓倒是心中煌煌無所依附,這個時候正是趁機收買人心之際。
在築陽縣休息一天之後,第二天一早數三萬名大軍就分成數隊分別前去接收南陽郡的外圍縣城。
就在張文遠出動本部大軍不斷搶占地盤的時候,趙弘所部十萬大軍同樣是已經離開了魚複縣,然後在江水之上順流而下直奔江陵城。
相對而言的話,南路軍十萬大軍水師行進更快一些,因為他們可以直接在戰船之上順流而下。而剩下的五萬餘步卒則是隻能在岸上不斷向前,這速度自然快不起來。
不過趙弘可不敢讓本部水師脫離步卒太遠,所以隻能是讓他們緩緩前行。
根據前方暗影衛的探查,吳軍水師此時尚未出動,江陵城附近的江麵上還有五萬名荊州水軍枕戈待旦,趙弘可不敢直接讓本部水師迎上去。隻有吳軍水師成功牽製住一部分荊州水軍之後,趙弘才會出動本部大軍繼續加速向前。
南郡乃是整個荊州七郡之中除了南陽郡之外城池最多的一個郡,連同江陵城在內,整個南郡轄下一共十七個城池。
從魚複縣進入南郡之後,第一站乃是巫縣,過了巫縣繼續順流而下不久就是夷陵縣。趙弘很清楚陳廷軒不可能在江陵城附近和自己展開大戰,所以這次雙方水軍大戰的主戰場多半是要放在夷陵縣附近。
巫縣之中的守軍早已經被陳廷軒下令東撤了,所以整個縣城之中根本就沒有守軍。因為巫縣城距離魚複縣並不遠,所以城中百姓對於秦軍到來並不是很慌張。
趙弘下令在城中留下一千名步卒駐守之後,剩下的大軍則是繼續趕赴夷陵縣,不過行軍速度較為緩慢,一天下來也不過才走上二三十裏而已。
趙弘不敢輕易趕赴夷陵縣城,陳廷軒同樣是沒有下令荊州水軍直接趕來進行阻擊。
十萬大軍水陸並進,這麽大的聲勢不可能瞞過荊州方麵斥候的耳目,所以早在趙弘率軍進入南郡之前,陳廷軒就已經對於這十萬大軍的動向了如指掌。
隻不過現在的形勢是雙方之間誰也不敢輕動,所以在秦軍不緊不慢的行軍之時,陳廷軒隻是吩咐駐紮在江陵城附近一眾大軍隨時做好迎戰準備,而且派出斥候隊緊緊觀察秦軍的動向。
在雙方都不敢過於強勢的情況下,整個南郡之中看起來倒是有些風平浪靜的感覺,隻是一股股暗流在江底不斷流動。
元和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南陽郡宛城縣。
楚軍大將陸奉此時正是心事重重的在郡守府之中來回走動,除了陸奉之外,這間小型議事廳之中還有南陽郡太守陳廷讓和原本的宛城縣守軍主將張寶兩人在座。
方今天下大亂,為了保證自己麾下文武的忠誠度,不少諸侯都會讓自己族人親眷出任要職。荊州方麵同樣是免不了這個習性,陳廷讓和乃是陳廷軒的族兄,陳思明侄子。
早在陳思明主掌荊州的時候就是南陽郡郡守,對於荊州轄下最大的一個郡,陳思明當初自然是不敢交給外人掌管,也正因為如此,陳廷讓才能出任南陽郡太守。
張寶原本是宛城縣守軍主將,不過這一次陳廷軒已經任命大將陸奉為整個南陽郡方麵的敵前總指揮,就連南陽郡太守陳廷讓都要受他節製,所以張寶這個宛城縣守軍主將也就主動降格成了陸奉的副將。
看到陸奉似乎有些心事重重,陳廷讓寬慰道:“將軍不必擔心,前方斥候不是說張文遠這些天一直在忙著派兵占據那些小縣城麽。秦軍總兵力不過十萬人而已,其中兩萬騎兵根本無法攻城,再除去那些占據其餘小縣城的步卒,等到他們趕到宛城縣之時,張文遠手中頂多還有四五萬可用之兵。”
咱們宛城縣的防備不說在南陽郡,就算是在整個荊州那也是數一數二的,張文遠想要憑借四五萬大軍攻下城池,基本上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陳廷讓雖然是宗室出身,不過他本人也不是什麽草包,不然陳思明當初也不會放心讓他主管南陽郡。隻不過荊州方麵承平日久,南陽郡連續數年沒有遭遇戰火,所以陳廷讓對於此次秦軍來襲明顯是不太覺得嚴重。
聽到陳廷讓似乎頗為樂觀,陸奉卻是苦笑道:“大人,以宛城縣本身的防禦而言,本將其實更希望張文遠直接率軍前來攻打我們,而不是派出兵力逐個接收那些城池。”
陳廷讓略帶不解道:“這是為何?”
陸奉開口道:“現如今城中總兵力足有五萬人,而且糧草和各種守城器械準備充足。如果張文遠率軍來襲,本將有信心能夠直接擊退之,然後還讓張文遠所部在宛城縣之下損兵折將。”
不過眼下張文遠率領大軍強勢來襲,卻是根本沒有攻打宛城縣的意思,反而是不斷接收那些小縣城。本將實在有些擔心,等到張文遠將那些小縣城全部接收之後,我們宛城縣可就成了孤城一座了。”
張寶不以為然道:“將軍未免有些過慮了,主公他們不是在江陵城附近準備出動水軍攔截秦軍南路軍麽?以秦軍水師的戰鬥力,不可能是我軍水師的對手。隻要擊潰秦軍水師之後,主公他們立即就能吩咐大軍來援我軍宛城縣。”
頓了頓,張寶略帶不屑的繼續道:“都說什麽趙弘戰無不勝,這張文遠更是趙弘麾下頭號大將。如今看來卻也不過如此麽?張文遠不斷占據那些小縣城,看似占了不少便宜,實際上隻要宛城縣不破我軍就絲毫沒有損失。等到主公他們大軍來援之後,保管叫張文遠夾著尾巴率領本部大軍撤出咱們南陽郡!”
陳廷讓的觀點跟張寶倒是不謀而合,此時輕笑道:“宛城縣城高牆厚,而且城中糧草和大軍充足,就算是他有心前來攻城也是沒有破城的把握。為了避免損失過大,他也隻能先去占領那些小縣城,然後想要把我們困在宛城縣之中。”
看到陸奉還是愁眉不展,陳廷讓開口道:“怎麽?難道陸將軍並不這麽認為?”
陸奉開口道:“本將確實不這麽認為,趙弘從西縣城起兵到如今已經五六年的時間了,張文遠此時更不是什麽浪得虛名之輩,不然秦軍也不可能一步步掃平北方四州。”
說到這裏,陸奉沉吟片刻道:“張文遠不打宛城縣,肯定不止是擔心本部大軍損失太多這麽簡單。以本將之見,肯定是還有什麽其餘的目的。”
張寶不解道:“這?除了害怕兵力損失過大之外,張文遠還能有什麽別的目的?”
陸奉沉聲道:“除了擔心本部大軍損失過大,張文遠極有可能是在等待南路軍那邊的消息,等到我軍水師和秦軍水師分出勝負之後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