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四麵合圍
字數:4862 加入書籤
求書,找書,請發站內短信給管理員,手機閱讀更精彩,手機直接訪問 bqg8
聽到陳廷軒的詢問,鄭玄思索片刻道:“主公,我軍斥候是從陸路前來江陵城,既然他們已經趕到,隻怕秦軍水師也是差不多今日就能趕到了。”
從夷陵縣趕到江陵城乃是順流而下,所以速度比較快,就算是跟那些有戰馬代步的斥候比起來也不會慢上太多。既然斥候隊已經趕到江陵城,秦軍水師同樣是很快能夠趕到。
困守江陵城隻能是坐以待斃,陳廷軒剛才一番思索過後本來是準備棄守城池了,不過聽到鄭玄說秦軍水師即將趕到,這個時候卻也也不得不再次慎重考慮起來。
就在三人沉默之間,忽然殿門外又侍衛進來稟報道:“報!王上,城外江麵之上有秦軍水師出現,一共兩艘樓船還有二十艘鬥艦左右!”
秦軍水師趕到江陵城,這就是徹底斷了率軍前去江南的道路,聽到這名侍衛的稟報之後,陳廷軒頹然坐在王座之上。
周毅沉聲道:“主公,既然率領大軍就此撤離已經沒有機會,還請主公速速下令封鎖全城,然後全力加強戒備準備抵擋秦軍來襲!”
事情發展到眼前的局麵,陳廷軒也隻能困守江陵城了。跟兩人一番交代之後,整個江陵城之中立即開始全力發動起來。
元和十六年,四月初二,江夏郡沙羨縣。
荊州七郡之中,轄下縣城最多的乃是南陽郡,一共三十幾座城池,排第二的則是南郡,轄下一共十七個縣城。除了這兩郡之外,排第三的就是江夏郡了,轄下一共十四個縣城。
沙羨縣位於長江中遊,江夏郡中部地區。
陳廷軒當初同意將荊州水師分為兩路前去迎敵,從江陵城趕赴夷陵縣乃是逆流而上,不過從江陵城趕赴江夏郡卻是順流而下所以速度同樣也快一點。
陳思信率領兩萬水軍將士前來阻擋吳軍水師,雙方大軍正好在沙羨縣附近的江麵上遭遇。
吳軍水師一共五萬人,總指揮乃是吳軍水師大將蕭虎,也就是蕭子龍的族弟。
楚軍水師大將陳思信雖然也算是宗族,不過跟吳軍水師比起來無論是戰船還是兵力都少了太多。以兩萬人對五萬人,勝負自然不言而喻。
蕭子龍自從答應和趙弘進行聯手之後,就已經是打定主意準備在秦軍拿下荊州之後立即投降。蕭虎此次率領水軍前來江夏郡,乃是做好了兩手準備。
如果楚軍水師出動的人少較多,蕭虎自然不會輕舉妄動,而是緊緊靠上去完成牽製敵人的目標即可。不過看到陳思信隻率領兩萬大軍前來迎戰自己,蕭虎立即轉變戰略目標,吩咐麾下大軍全力出擊爭取殲滅這支楚軍水師。
趙弘想要攻打江陵城,那就必須想辦法封鎖江陵城附近的江麵才行。如果讓這兩萬楚軍水師成功返回江陵城,肯定會對趙弘的謀劃造成威脅,所以為了向趙弘示好,蕭虎很果斷的下令徹底殲滅這支楚軍水師。
雙方水軍將士們戰鬥力本就相差不大,而且吳軍水師在兵力和戰船方麵又占據著絕對優勢,所以一場大戰之後,陳思信所部的兩萬水師自然是慘敗一場,就連陳思信自己都葬身江底。
在成功殲滅兩萬荊州水軍之後蕭虎並未止步不前,而是一麵派人通傳趙弘,一麵率領剩下的三萬餘本部水師繼續往江陵城附近前去,準備協助秦軍水師一起封鎖江麵,徹底斷了陳廷軒逃往江南的道路。
元和十六年,四月初五,趙弘親率水陸大軍七萬餘人趕到江陵城。
蕭虎率領吳軍水師前來江陵城,趙弘原本還有些擔心蕭虎的目的不純,不過在郭長安一番解說,再加上蕭虎自己親自下了戰船前來迎接自己之後,趙弘這才對蕭虎徹底放心。
大江之上有吳軍水師三萬餘人和秦軍本部水師近四萬人守衛,而江陵城之外則是趙弘所部的五萬餘步卒封鎖城外,如此一來整個江陵城已經是徹底的水泄不通。
南陽郡方麵張文遠已經將除了宛城縣之外的所有城池全部占據,然後率領本部大軍圍困宛城縣。
趙弘本以為陳廷軒會冒險率軍逃過江去,畢竟留在江陵城之中早晚都要城破,不過潛伏在江陵城之中的斥候稟報說陳廷軒根本沒有逃走的意思,趙弘終於心中大定。
在本部大軍趕到江陵城之後,趙弘先是吩咐大軍在城西十裏之外安營紮寨,同時吩咐江麵之上負責巡邏的本部水軍全力進行封鎖,蕭虎為了拍馬屁,同樣是吩咐本部水師協助封鎖江麵。
元和十六年,四月初七,江陵城西秦軍大寨之中。
經過連續兩天的忙碌之後,五萬餘大軍所需的營寨已經是安置妥當,趙弘這才在中軍大帳之中召集眾將商議接下來如何攻打江陵城之事。
因為蕭虎這幾天以來表現的足夠識相,所以趙弘對於蕭家兄弟的感官倒是不錯,於是在商議軍情之時蕭虎同樣在座。
看到眾人已經到齊,趙弘沉聲道:“諸位,我軍此次前來荊州,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徹底占據整個荊州。眼下陳廷軒尚在江陵城之中,如果能夠一舉拿下江陵城,整個荊州方麵自然盡歸我軍所有!對於眼下這次江陵城攻堅戰,你們都有何看法?”
郭長安拱手道:“主公,自從陳思明遷徙荊州州治之後,江陵城就慢慢成了荊州方麵第一大城。陳廷軒已經是甕中之鱉,早晚必被我軍所擒,不過江陵城之中尚有十數萬百姓,不知主公準備如何處置?”
郭長安這話說的有些委婉,不過大一無非是想要問一問趙弘,給不給陳廷軒一個率軍出降的機會,畢竟一旦大戰起來,這江陵城之中十數萬百姓可就遭了難了。
大楚朝廷之所以徹底崩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當初揚州方麵幾路諸侯一起攻破金陵城,然後皇帝身死天下大亂。
陳思明久鎮荊州,對於荊州百姓還是有著不少恩情的,所以此時整個江陵城之中還有不少將士和百姓仍然願意去給陳廷軒效力。
趙弘本人對於陳廷軒說不上喜歡和討厭,不過若是能夠說服此人出降,至少能夠免去自己麾下不少將士的折損,所以聽到郭長安的詢問之後便點頭道:“江陵城之中百姓確實無辜,而且陳家父子坐鎮荊州對於荊州一地的百姓同樣是多有恩惠,本王倒也刻意給陳廷軒一個機會。”
聽到趙弘給出肯定的答複,郭長安開口道:“既然如此,屬下以為此次攻打江陵城還是做好兩手準備,如果陳廷軒願意出降自然最好。如果此人還想負隅頑抗,到時候我軍隻需派出潛伏在城中的暗影衛聯係一番,想要攻破江陵城並不困難!”
暗影衛勸降城中,從當初的離石縣開始就屢試不爽。這一招之所以好使,說白了無非是城外有大軍壓境,而城中守軍又麵臨必死的局麵,除了投降之外隻剩下死路一條。
在死亡的壓力之下沒有人不害怕,江陵城眼下也是這個情況,陳廷軒可以不怕死,但是她不能讓城中那些大家族跟所有的百姓跟自己一樣不怕死。隻要整個江陵城之中那些豪族大戶能有三五家被說動,那就有不少機會能夠讓他們從城中偷開城門。
聽到郭長安說完這些,趙弘點頭道:“拿紙筆來,本王親自給陳廷軒手書一封,如果此人願降最好,若是他不肯歸降再作打算!”
片刻之後,一封勸降書就基本寫成。為了說服陳廷軒率軍歸降,趙弘給他開出了楚國公的爵位,同時允許他保留原本屬於荊州節度使的一應財務,不過府庫之中的錢糧就不歸他所有了。
書信寫完之後郭長安本來是請命前去城中送信,不過趙弘琢磨一番之後終於還是不敢讓郭長安前去犯險,隻是從軍中挑選出一名斥候隊長入城送信。
秦軍大營距離江陵城本就不遠,斥候隊長接到書信之後立即縱馬趕到江陵城西城牆附近,城頭之上一眾守軍看到他孤身前來也猜到他是使者,所以並未進行攻擊。
在問明來意之後,城門校尉便吩咐自己麾下軍士從城頭之上放下吊籃將他拉上去之後,上了城頭之後,城門校尉又專門派人帶著他一起前去楚王宮。
陳廷軒此時正在大殿之中跟自己麾下一眾文武商議防禦之策,忽然有侍衛從外麵進來稟報道:“報!王上,趙弘派了使者入城前來送信!使者眼下正在殿外等候!”
聽到這名侍衛的稟報,陳廷軒立即眉頭一皺。
自己早已經下令死守城池,這使者是如何入城的?沒有自己的命令城門校尉居然膽敢私自放了使者入城,對於這一點陳廷軒心中已經是十分不喜。看來隨著秦軍大軍壓境,就連城中守軍也是想著自己能夠投降了。
雙方大軍眼下正處於對峙之中,而且從形式上來說秦軍完全占據更大的優勢,趙弘這個時候派了使者前來,言下之意自然是不言而喻了。不過場中一眾文武都是在官場之上浸淫日久的老滑頭了,而且看到陳廷軒麵色不快,所以他們都是很聰明的沒有開口。
看到跪伏在自己麵前的侍衛統領,陳廷軒沉默片刻之後終於還是沉聲道:“傳本王指令,讓秦軍使者入殿覲見!”
侍衛統領起身應命,片刻之後便帶著趙弘派來的使者一同進入大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