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荊南四郡

字數:4759   加入書籤

A+A-


    將南陽郡方麵的事情全部安排妥當之後,張文遠立即率領本部大軍六萬五千人往江陵城而去。

    張文遠本部大軍一共十萬人,雖然宛城縣一戰並沒有損失多少,不過南陽郡方麵還需要留下足夠的兵力駐守。除此之外,將三萬餘降卒遷往南鄭城方麵,同樣需要一部分兵力負責押送才行。

    這六萬五千人之中,步卒一共六萬人,騎兵隊五千人。江南四郡水網縱橫,並不利於大股騎兵行進,所以張文遠倒也沒有帶上太多的騎兵。

    元和十六年,七月十二日,張文遠率領本部大軍趕到江陵城。

    比起宛城縣而言,江陵城更早被攻下,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整合,江陵城此時已經是基本平定下來,城中百姓的生活同樣已經回歸正常。

    當初陳廷軒死守江陵而城中糧盡,最終城破之後城中糧食已經沒剩下多少,還是趙弘下令讓水軍從益州方麵運送一些糧食過來應急,在這批糧食進入江陵城之後,城中百姓對於秦軍的印象同樣是大為改觀。

    將自己麾下數萬大軍安排在城外大營之後,張文遠和皇甫充這才帶著張寶等一眾宛城縣降將趕到江陵城之中。

    趙弘對於張寶等降將還是比較優待的,有些願意返回宛城縣的將士則是讓他們繼續前去任職。而不願意返回宛城縣的將士,則是暫時留在自己身邊聽調,等到將來平定天下之後再論功行賞。

    張寶本人今年隻有三十餘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經過一番考慮之後張寶還是決定留在江陵城聽調繼續積累戰功。

    元和十六年,七月十三日,趙弘在原本的楚王宮一處偏殿之中召集麾下幾名心腹商議接下來的戰略目標。

    看到眾人已經差不多到齊,趙弘沉聲道:“荊州北部至此已經基本平定,不過南部四郡之中還有一部分楚軍餘孽,本王準備接下來動用戰船協助大軍過江,然後平定荊南四郡,諸位以為如何?”

    荊州七郡,北部三郡乃是南陽郡、南郡和江夏郡,而荊南四郡則是桂陽郡、長沙郡、零陵郡和武陵郡。南陽郡和南郡已經全部平定,江夏郡方麵守軍較少,而且受到水軍影響較大,所以在陳廷軒身死之後不久,江夏郡太守就已經遞上降表表示願意歸降。

    倒是南部四郡的情況稍微複雜一些,自從江陵城破到現在,也隻有武陵郡和長沙郡太守獻來降表表示願意歸降秦軍,零陵郡和桂陽郡太守卻是毫無動作。

    趙弘心中很清楚,這兩人要麽是陳廷軒的鐵杆心腹不肯歸降自己,要麽就是想要仗著自己手中剩下的兵力割據一方。

    聽到趙弘說完這些,郭長安開口道:“主公所言極是,自從江陵城破到現在已經過去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零陵郡和桂陽郡方麵縱然有些偏遠,想來消息也足以傳到那裏去了。既然這兩郡不願歸降,屬下讚同直接出兵剿滅之!”

    說完這些之後,郭長安繼續道:“荊南四郡原本隻有兩萬人左右的兵力,眼下武陵郡和長沙郡已經答應歸降,剩下零陵和桂陽兩郡之中最多還有一兩萬人的兵力,以我軍眼下的兵力來看,這次足以分兵兩路前去!”

    武陵郡緊靠南郡,而長沙郡同樣距離江陵城不遠,若是秦軍準備渡江作戰,這兩郡自然是首當其衝,所以在江陵城被破之後不久,這兩郡太守倒是足夠識相,直接送來降表願意歸降。

    但是桂陽和零陵兩郡位於整個荊州最南部地區,直接跟交州方麵有所接壤,本身距離江陵城太遠,所以這兩郡太守才會有所持。

    聽到郭長安建議分兵前去,皇甫充開口道:“零陵和桂陽太守既然不肯歸降,這段時間之內他們肯定也會招兵買馬準備防止我軍前去進攻。從江陵城趕到這兩地至少需要半個月左右,隻怕等我軍趕到之時,無論是桂陽郡還是零陵郡,守軍兵力肯定都會多出不少來。”

    郭長安點頭道:“此事自然,不過零陵和桂陽兩郡較為偏遠,我軍若是長途奔襲,隻能想辦法從武陵郡和長沙郡方麵調運糧草前去,如此一來也就限製了我們無法出動太多的兵力前去。”

    趙弘沉思片刻道:“荊南地廣人稀,不似南陽郡和南郡這等百姓稠密之地,縱然這兩郡太守想要招募新兵,短時間內也很難形成戰鬥力。我軍在江陵城一共有十萬餘大軍雲集,分兵兩路之事確實可行之。”

    江陵城本身有趙弘本部五萬餘步卒,再加上張文遠從南陽郡方麵帶過來的六萬五千人,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將近十二萬人,這還不算江麵之上的水軍將士們。

    聽到趙弘讚同自己的建議,郭長安開口道:“武陵郡和長沙郡太守新降,想要他們協助運送糧草,隻怕還需主公親自手書一封,然後才能讓他們徹底安心。”

    趙弘略一點頭道:“此事本王自會安排。”

    頓了頓之後,趙弘又轉頭看著張文遠等眾將開口道:“眼下大戰將至,爾等誰願意率軍出戰?”

    此時整個大殿之中諸人皆是趙弘麾下心腹,除了謀士郭長安和皇甫充之外,武將方麵隻有張文遠、秦猛、夏侯成和張寶等數人在座。

    張寶雖然是新降之將,不過趙弘對於他的印象同樣不錯,而且作為原本的楚軍大將,張寶對於荊南地區的情況其實更為了解一些,所以此次戰前會議趙弘同樣是讓他一同參加。

    聽到趙弘說完這些之後,除了張文遠沒有開口之外,秦猛和張寶兩人立即抱拳道:“主公,末將願往!”

    張文遠之所以不開口請戰,趙弘心中倒是能夠猜到一些。因為自從當初西縣城起兵以來,張文遠在秦軍之中的聲望已經是除了趙弘之外的第二人,對於張文遠來說他立下的戰功已經足夠多,如果繼續搶功的話,張文遠肯定是有些擔心會引起自己的猜忌。

    不過這種事情心中明白就可,卻是並不適合直接跟張文遠解釋的。

    看到秦猛和張寶一起請命,趙弘沉思片刻道:“秦猛聽令!”

    末將在!還請主公吩咐!”

    你既然有心率軍前去平叛,本王心中自然也是極為支持,不過我卻有一言在先,除非你答應下來,否則就不許你領兵前去。”

    秦猛的性格一直比較暴烈,讓他衝鋒陷陣還行,但是讓他單獨領軍,說實話趙弘心中還是有些不放心。所以這幾年南征北戰,趙弘基本上都是讓秦猛跟隨在自己身邊一起行動。

    聽到趙弘還有條件,秦猛先是一愣神,然後開口道:“不知主公有何要求,還請明示!”

    本王可以讓你作為西路軍主將,率領大軍四萬人從武陵郡方麵直接殺奔零陵郡,但條件是讓皇甫軍師作為你的隨軍參讚,而且你行事之時必須多多詢問一下軍師的一件才行,這一點你可願意?”

    秦猛既然主公請戰,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弱了他的氣勢,但是讓他單獨領軍趙弘又放心不下,所以這才讓皇甫充跟著秦猛一起作為隨軍參讚,有了皇甫充從旁協助,這樣自己才能安心。

    秦猛倒是沒想到趙弘居然提出這個條件來,所以立即麵露喜色抱拳道:“末將遵命!”

    秦猛也知道自己並不擅長謀略,但是眼下領兵前去平叛這是馬到功成的事情,他心中自然不願意放棄這等功勞。趙弘把皇甫充拍給自己參軍事,其實倒是正中秦猛的心意。

    看到秦猛答應下來,趙弘這才轉身對著張寶吩咐道:“張寶聽令!”

    末將在!還請主公吩咐!”作為楚軍降將,張寶其實沒想到趙弘會委派自己率領一軍前去平叛的,在張寶看來,趙弘剛剛詢問誰敢率軍前去之時,秦猛和張文遠肯定會一起請命。結果張文遠並未開口,如此一來隻有自己跟秦猛請命出戰。

    雖然張寶有些想不明白張文遠為何不願請命,不過此戰乃是自己成功融入秦軍之中的關鍵一戰,如果能夠打上一場大勝仗的話,不但功勞少不了,自己在秦王殿下麵前同樣是能夠增加不少好印象,所以張寶此時倒是同樣無懼於率軍出戰。

    本王命你為東路軍主帥,率領大軍四萬人從長沙郡方麵出發,糧草輜重方麵的事情,本王會讓文遠將軍協助你前去處置。不過大軍渡江之後一切事宜全都由你自己便宜行事,你的任務就是盡快將桂陽郡方麵悉數平定!”

    末將遵命!”

    這件事情商議妥當之後,趙弘沉思片刻道:“除此之外就是揚州方麵的事情了,眼下荊州已經平定打扮,蕭子龍同樣是已經答應就此歸順,本王意欲在江陵城之中召見他,然後開始接手揚州方麵一應事宜,你們以為如何?”

    按照郭長安最開始的戰略規劃,此次發動荊州之戰一旦成功,接下來就是進而攻取揚州方麵。不過蕭子龍直接選擇歸降,這一下倒是省去了不少麻煩。

    一旦荊州和揚州兩地徹底平定之後,交州偏遠根本無法影響天下大局,而中原地區就隻剩下青州、豫州和兗州三地了。到時候想要剿滅徐邦瑞,秦軍完全可以三路出動,一方麵從冀州南下,另一方麵從長安城東進,最後一方麵則是從荊州方麵北上,於天下大勢而言,揚州同樣是緊要之地,所以趙弘自然要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