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道教祖庭
字數:4249 加入書籤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都市靈符高手最新章節!
林慕晴沒有多待,第二天就走了,來去匆匆。小趙來到我病房,好奇的問起我姐的事。
“小川,沒想到你有這麽一個漂亮的姐姐,她是幹什麽的?”
我記得林慕晴說過,她還在上大學,便跟對方說了,小趙聽了之後,又說道:“那她怎麽不多待幾天,好好陪陪你這個弟弟。”
我說道:“也許她有什麽事吧。再說我也沒什麽大問題了,今天出院都可以了。”
小趙倒也沒再追問,隻是嘻嘻笑道:“你姐倒是挺大方的,昨晚送了我一套歐迪蘭黛的高檔化妝品,我看著是限量特供貨,在內地都買不到的!我都舍不得拒絕!替我好好感謝你姐了!”
我嗬嗬一笑,林慕晴剛剛離去的時候,還要送我一張卡,說是給我畢業後沒找到工作前救急用,雖然錢不多,但我也沒要她的,怎能花姐的錢呢,在修道院這些年,每個月都有補貼,我還是攢下了一些錢的。
過了兩天,又有人來到訪了,是我在修道院的班主任高老師,高自強,這是他第二次來,他這次來的目的,主要是給我辦理出院手續的,他早就從醫院那裏了解到,我身體已經完全康複,可以出院了。
雖然覺得待在醫院挺不錯的,起碼比待在修道院強,但高老師親自來了,已經給我辦理了出院手續,我也不好再賴在這不走了。
我收拾好東西,主要就是林慕晴送來的那些大包小包的瓜果和營養補品,這些都可以吃好一陣子的。
臨走的時候,小趙還特地要了我的tt帳號,這是這裏很普遍的一個社交媒體平台,類似於原來時空的威信,qq。
我當即就加了她為tt好友,當然並沒有別的什麽想法,我估計她之所以會想到加我,估計還是看在林慕晴送她的那一套歐迪蘭黛的高檔化妝品的份上。
出了醫院,坐上高老師開來的小車,我們就一路回到了城北郊區的修道院。
路上的時候,高老師就告訴了我一些情況,我現在麵臨畢業,修道院答應可以再給我一個開壇作符的機會,如果成了,自然可以順理成章的登堂入室,成為正式的一名道士,去道觀修行,或者留在修道院繼續深造都可以。
如果這次作符不成,他委婉的告訴我,我就要畢業離開修道院了,而且他還說,如果我同意的話,修道院可以幫我聯係一家道觀,畢業後我可以去那裏做一名打雜的道徒。
若是以前,修道院怕是沒這麽負責任的,不過這次的事,讓修道院也有點怕了,擔心我想不開再弄出什麽事來,所以幹脆包了我畢業分配的事。
我聽了,並沒有什麽異議,隻是提出,開壇作符的考核時間能否放在一周之後,對於我這一點的小要求,高老師痛快的答應了。
我之所以要把這開壇作符的時間推遲一周之後,是因為我現在對這畫符,考核評定這套事情,心中很是懷疑,不知裏麵有沒有什麽貓膩,想弄清楚明白之後再作計較。
而要弄清楚這件事,我認為待在修道院怕是辦不到的,所以打算出外一趟,而此行的目標,也已經想好了,便是同在江南省境內,離洪城隔得並不遠的龍虎山天師府。
龍虎山天師府,大名鼎鼎,不知道的人不多,因為這裏是天下道教祖庭所在。
這裏的天下道教,主要分為兩個分支,即正一教和全真教,跟原來時空卻是一致的。
正一教崇尚符籙,又分為龍虎山天師道,靈寶派,茅山派,神霄派,上清派,淨明派,清微派等等。
全真教崇尚內丹,不重外丹符籙,下麵派別同樣眾多,北宗全真七子各有傳承,南宗也派別林立,比如著名的湖廣武當派,便也是全真教的一個旁係。
全真教在這裏的創始人也叫王重陽,不過並不是金代人物,而是蒙朝人,在這裏並沒有金這一個朝代。
另外,正一教比較世俗,道士可以結婚,吃葷,約束力不是那麽大,而全真教教規比較苛刻森嚴,基本都需要出家住觀,嚴守戒律,清苦修持,沒什麽自由。
全真教在蒙朝一度發展到全盛,教主掌管統領天下道教事,而後來漸漸式微,到了現今,則是正一教稱大,繁榮興盛,全真教相對衰弱。
其中一個原因,有一個說法就是靈根說。若是不修道,靈根會漸漸退化,而正一教可以結婚,那些修道世家之間往往相互聯姻,這樣優質靈根就得以遺傳下來,更容易出優秀人才,而優秀人才則是一個教派興旺發達的基礎。
當然這隻是其中一說而已,還有其它更複雜的原因,眾說紛紜,並無定論,比如也有時運說,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如今皇室看重正一教,正一教自然興旺,若是後任皇室看重全真教,全真教未必沒有再現盛觀,壓倒正一教的時候。
我所在的皇家修道院江南省分院,算是公立修道院,靠近龍虎山天師府,所以學院主修的當然也是正一教了。
說起正一教的發源。漢朝時,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修道,創正一盟威道,簡稱正一道,因奉其道者,須出五鬥米,當時又稱作五鬥米道,這就是正一教正統的前身,正一教的其它派別分支,基本都是從龍虎山天師道分離出去的,龍虎山更是被稱作道教祖庭。
所以我現在想要探究這符籙的奧秘,這近在咫尺的龍虎山天師府,便是最佳不二去處了。
打定主意,回到修道院的第二天,我便坐上一輛旅遊巴士,前往龍虎山了,兩地隔得並不遠,車程也就是三百來裏而已。
兩個小時之後,旅遊巴士在龍虎山的上清鎮停了下來,我下了車,隨著人流便往山中景點而去。
作為道教祖庭,龍虎山的道觀自然十分興旺,現有八大道宮,三十六座道院,七十二個道觀,另還有十個道庵,繁榮興盛的很,不愧是天下道教祖庭所在。
我現在停留的上清鎮的邊上,便有大名鼎鼎的上清宮,這在龍虎山也是首屈一指的大道宮,宮中有真人坐鎮,重要性及地位,僅次於天師府之下。
不過我並不打算現在就去這樣的大道宮打草驚蛇,打算先去周邊一些小道觀探探路,摸摸口風再說。
我漫無目的的隨著遊客人流往前走,不多時前麵出現一個竹筏碼頭,聚集了很多的遊客,龍虎山風景優美,山奇水秀,竹筏漂流也是這裏的一大旅遊特色,這裏的水域,是通著鄱陽湖的。
來到竹筏碼頭,不少竹筏的主人在拉客,每隻竹筏限乘四人,旁邊一隻竹筏已經上了三個遊客,竹筏主人看到我單身一人,就招呼我上筏。
我交了十塊錢,上了竹筏,竹筏主人又讓我穿上一件救生衣,便拿起手中竹篙在岸上輕輕一點,竹筏便輕靈的飄離碼頭,向著下遊緩緩漂流而去。
筏上的四個遊客,估計都是單身客,互不認識,也沒人怎麽說話交流,我坐在船尾,自顧自的左右打量兩岸的景色。
龍虎山區域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兩岸峭壁高聳連綿,又因為風化的差異,形成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城堡似的峭壁群落,渺小的竹筏悠閑的漂浮水麵,仿佛在巍峨城堡間穿行,山奇水秀,如入畫中,頗有一番情趣。
途中經過了雷打石,三怪石,春秋戰國崖墓群諸多景點,其中春秋戰國崖墓群令人最是驚歎不已,那高聳的懸崖峭壁的縫隙間,零零散散停放著二百來個古舊棺槨,是古越人所葬,在那個時候的人們,到底是怎麽把這些沉重棺槨運送到高聳崖壁上去的,依舊是千古之謎。
半個小時之後,竹筏又在一處碼頭停靠了下來,竹筏主人跟我們幾個遊客說,岸上便是仙水岩,有十大美景,還有一座仙水岩道觀,慫恿我們上岸去看一看。
聽說有道觀,我便上了岸,竹筏在接了另外的遊客之後,順水漂流走了,我則是隨著遊人沿著山路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