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章【所謂望生】加更!

字數:3279   加入書籤

A+A-


    在此之前,人們的心態大都處於一種退縮避禍的狀態,有人想躲過戰亂、躲過冬天,有人則被苦惱磨掉了活下去的希望,他們甚至抱著挨過一天算一天的想法。

    如今,臥龍寺的慧明大師給大家豎起了一個希望。

    隻要在黃河上搭一座橋,能通往黃河對麵,就能有更遼闊的生存空間,有更多活下去的希望。

    人們的心漸漸變的火熱,他們不知道河對麵是什麽情形,但心中對未知的幻想,讓他們激動萬分,就好像如今雖然戰亂不熄,人們心中依然期待春天。

    好像,春天到了,一切悲劇都會成為浮雲。

    為了配合臥龍寺與窩棚區百姓們的搭橋計劃,宋雨花提前進石頭山,用神筆畫了些大樹,然後在人們找搭橋材料的時候,巧妙的將人引過去,有了材料,搭橋計劃便如火如荼的開動起來。

    整個過程中,宋雨花作為年輕的小夥子,也近前幫忙,沒人注意到,每當湍急的水幾乎衝走好不容易固定住的木材時,宋雨花總會適時的添上幾筆。

    如此三番,修橋進度神速,人們高興的連年節都是在忙碌中度過的。

    眾人拾柴火焰高,這話不假,加上宋雨花這個神不知鬼不覺的作弊高手幫忙,在沒有專業造橋師傅的情況下,臥龍寺的一眾僧人外加一般平頭老百姓們,愣是在湍急的黃河上,架起了一座,橫跨八百多米的橋。

    橋一經建成,慧明大師便命尚善、尚德等幾個和尚,過橋看情況,經過半個多月的勞作,精神頭在線的不少民眾也跟著過了河,宋雨花沒有跟去湊熱鬧。

    時間已經過了正月十五,天氣雖然沒有完全回暖,也已經過了最冷的時間。

    在這段時間裏,她保住了臥龍寺與窩棚區近千民眾的安危,也算是還了老主持的臨終托付,這已經夠了,如今橋通了,連後路都找好了。

    人們不僅多了一條生路,想來桐城那邊要再想動什麽歪心思,也會多一重顧慮。

    何況,桐城那邊就算真敢動手,到時候能不能在臥龍寺前找到人還兩說呢!

    沒了後顧之憂,宋雨花便張羅著帶娘和弟弟離開,在過河打探情況的人回來後,得知對麵是大片的荒蕪地帶,去更遠地方打探情況的人短時回不來。

    隻要不是一過河就對上火力,宋雨花倒不擔心,她當下與慧明、尚善、尚仁以及一眾小光頭們道別後,踏上了望生橋。

    ‘望生’,是對活下去的盼望,也是眾人心中,對未來的希望。

    當初與宋雨花娘仨一起來臥龍寺的王家娘仨,六人在一個屋簷下一住就是兩個多月,原本兩家人的關係該是在相處中慢慢親厚才對,可王思岩努力調和了一段時間後,漸漸沒脾氣的放棄了掙紮。

    他就算心裏再如何明白,跟著宋雨花娘仨,必定走出困境,又如何?自家娘蘇雅玲明顯對宋雨花娘仨存著忌憚,而他的妹子王雪竹,更是一門心思的對宋雨花娘仨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王思岩怎麽說也是進過幾年學的,又打小是家裏的少爺,他就算臉皮再厚,在一次次的碰壁,和自家人拆台後,也不好意思再多說什麽了。

    王思岩放棄調和之後,宋雨花娘仨和王思岩娘仨之間的關係就變的有些微妙了,明明在一個屋簷下,卻愣是跟陌生人一樣,除了王思岩始終保持著對宋雨花娘仨的謙遜外,其他人完全當彼此不存在。

    這種情況下,宋雨花娘仨要走,王思岩再想跟著也不好開口啊!

    王思岩苦哈哈的看著宋雨花娘仨踏上望生橋,看著繼宋雨花之後,越來越多的人過了河,他深呼一口氣,背起昨夜新得的幾十斤糧食,提攜著娘和妹妹,也踏上了逃亡路。

    在留下和離開之間,蘇雅玲和王雪竹的意見出奇的一致,蘇雅玲至今對中了一槍的事心有餘悸,她總覺得這裏距離那些開槍的人很近,太危險,必須離開。王雪竹純粹是滿腦袋以為著,隻要離開這裏,就能回到大宅子,繼續過有人侍候的大小姐生活。

    人們一波一波的離開臥龍寺門前,短短半天工夫,臥龍寺門前便沒了人。

    獨留下臥龍寺,以及臥龍寺裏的和尚。

    宋雨花離開前,也曾問過臥龍寺眾和尚的打算,按說臥龍寺已經被盯上了,留下來怕是沒什麽好事。

    可是慧明說,臥龍寺是他們的根基,他們是出家人,出家人是方外之人。

    宋雨花想想也是,想那李副官的娘,不就是虔誠的佛信徒麽,對於和尚們來說,帶著一幫小光頭,留下確實比顛沛奔波更為安全。

    正是考慮到了這一點,宋雨花才沒有多說,而是給慧明大師留了很多糧食,這些糧食,夠臥龍寺的和尚們吃用五六年的,當然,那在不收留人的情況下。

    為了避免糧食被劫,宋雨花將大部分糧食,藏在了石頭山的腔洞裏,專挑那些小的藏不了人的藏,不能藏人的小腔洞自然無人問津,那糧食也能多保留些時間。

    而且宋雨花隻將糧食的藏匿地點告訴了慧明和尚善。

    等桐城城內,郝連平後來者居上,在李、趙兩位副官專心調節內宅矛盾的時候,先一步整合了軍隊,成為了桐城新帥,再讓人探聽臥龍寺的近況時,已被告知,臥龍寺前的流民已經散去。

    郝連平和楊帥將不同,郝連平為人更為謹慎仔細,就算他知道桐城楊帥將兄妹府中接連失竊,他依然沒想過要與那被後的高人正麵衝突,開玩笑,能劫財如探囊取物,能在數千士兵麵前,取了楊帥將的性命,那般高深莫測的人物,又豈是隨便能招惹的。

    郝連平不想惹麻煩,恰好臥龍寺流民散盡,麻煩也散了,倒是給他找了個不攻打臥龍寺的好借口。

    剛剛集結起來的士兵聽說劫財之人,已經裹著財物過了黃河,沒脾氣的隻能偃旗息鼓。

    宋雨花並不知道,臥龍寺的困境,會解除的那麽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