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再度下水!日本人加入一戰!(二十八)
字數:3776 加入書籤
好吧,就是她了!”
王姓女子冷然道:“管她是不是能力者,反正我們盯上她了,就不能讓她跑掉!這些日子雖然一切小心,或多或少還是有些痕跡,正好我們要離開京城,老四你帶人去做點手腳,讓蓋世太保對我們的疑心更大一些,一路把她們引出京城,然後伺機動手。”
一個隨從猶豫地道:“這個姓黃的小妞怎麽說也是蓋世太保的次長,要引她出京城,恐怕並不容易……”
王姓女子傲然一挺胸膛,說道:“就憑我姓王!就還不夠嗎?!”
...............
我願意為此承擔一切責任!”
朱月兒心中一緊,正要出言阻止,那邊顧玉靈比她更快一步,上前牽住了葉雲飛的手,與他並肩站在一起,表示無論成敗,都與他一同麵對。
幾乎與此同時,“砰!”地一聲,竟然是首相梁琪超拍案而起。
說什麽屁話!”
梁琪超沒好氣地瞪了兩人一眼,斥道:“我還沒死呢!有我堂堂首相在場,輪得到你一個小年輕來承擔責任?!”
葉雲飛當然知道她不是真的要罵自己,心下感動:“梁姨……”
就憑你叫我一聲梁姨,我也不可能讓你一個人扛下這個責任啊……”梁琪超放緩了語氣,說道:“就憑你今天說的這些,要定要這麽大的事情,確實是有點草率,不過,非常時期,也要行非常之道。好在並不是幾天之內就要鬧個天翻地覆,既然你已經有了階段性的計劃,那就照這麽實行好了。”
今天在朝諸人,都是同意了你這份計劃的。除了女皇陛下,就是我的官職最大,這份責任不由我來負,難道還輪得到你?”她又笑笑,“先說好了,如果此事成了,將來中華崛起,成就強國之林,史書之上,也少不了你梁柱姨我一筆……”
葉雲飛知道她是開玩笑,這個索功是假的,但那份護犢後輩之情卻實實在在是真的,心中一股熱浪滾動,重重地點了下頭。
梁琪超又問道:“隻是我聽你適才所說,這種‘靈能核心’……是叫這個名字吧,現在的數量其實很少?”
是的。”
葉雲飛肯定地回答了:“目前我手頭隻有100枚,都是我母親留下的。”
那……”
它的生產過程與眾不同,這方麵,還需要陛下出麵……”
啊……朕?!”
朱月兒在旁邊一直有點走神,不知道在想什麽,忽然聽到自己,本能地驚呼了一聲,然後才發現有些失儀,不由得吐了下舌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
次日,原本就群情赳赳的民間忽然傳出了一個大新聞——
女皇陛下居然要重修皇陵,正式祭天了。
要說從古至今,當今皇帝陛下正式祭天的次數屈指可數。
這裏麵自然是有原因的。
原本中華自古以來,史尊黃帝為祖,一直流傳以來,從未有過變化。
然而直到大唐年間,卻漸漸有了不同的聲音。
先是民間流傳,爾後宮中也偶有聲音傳出,說道是黃帝的曆史久遠,基本上隻是傳說,真實性已不可考,而大唐天下得天邀幸,一統四海,當祭天而非祭黃帝。
這種言論按道理是應該被眾多封建人士所唾棄斥責的,但說來也怪,在大唐李二得天下之前,這個世界平平無奇,與葉雲飛所知的後世曆史並無什麽兩樣,但玄武門之後,民間逐漸開始出現異能人士,能呼風喚雨、憑虛禦空,便與傳說中的神仙也似。
並且其中九成是為女性。
從此之後才漸漸有了‘天賦能力’一說,到一代女皇武則天登基上尊位,第一次正式詔告天下,大唐(大周)天下,得之於天,從此之後,改祭黃帝為祭天。
‘天賦能力’這個詞也正式傳聞天下,這也填住了一眾封建人士的嘴,畢竟這個‘天賦能力’是真實存在,親眼看得見的,神奇之處更不必說,有女皇陛下背書,一切除了天授,還能是什麽?!
尤其女皇武則天陛下便是其中最為卓越的能力者。
於是黃帝陵逐漸冷落,後來武皇退位,後麵的曆代皇帝也都盡依前論,改祭皇帝為祭天。
後來本朝開國,趕走了肆虐的外族,重新建立起本朝天下,是為武平女皇。
也就這個時候祭了一次天,此後再沒有過。
為什麽?
混得太差,不好意思對天說。
諾大一個中華神州,從來都是內亂不止,外亂不斷,隔三差五就要被周邊鄰居欺負一下,以及時不時惹來幾個外國列強。
就連上代先帝,都差一點被滿洲人打進關來,把天下都丟了,連臨終前都在嗟歎天下未平,這樣子,哪好意思去祭天?
民間人士也都沉默許久了,這時忽然聽說女皇陛下要祭天,頓時精神暴漲,象打了雞血一下跳了出來。
本朝朱月兒繼位後的這幾年,成就確實比較牛逼。
首先南征革命軍,把一幹亂黨給平了;然後是北伐滿州,滿州旦夕以複,第一次自大唐以後,統一了全國江山。
然後是臨危不亂,幹趴了小日本,足以證明國富民強,兵精馬壯。
加上這幾年國力蒸蒸日上,百廢俱興,雖然中國到現在還沒有正式被看作列強,但老百姓們豐衣足食,已經漸漸有了強國心態,這個時候,向天祝禱,祭天正是當時。
新聞很快成了現實,皇宮詔告天下,女皇陛下朱月兒,正式決定祭天!
祭天的場所自然是京城的天壇。
天壇,在京城南部,東城區永定門內大街東側,占地約273萬平方米。
天壇始建於武平女皇初年,為武平女皇當初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後曾重修改建。
天壇是圜丘、祈穀兩壇的總稱,有壇牆兩重,形成內外壇,壇牆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主要建築在內壇,圜丘壇在南、祈穀壇在北,二壇同在一條南北軸線上,中間有牆相隔。圜丘壇內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等等,祈穀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