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與眾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七)

字數:3702   加入書籤

A+A-




    陸軍什麽時候有這麽大度的作風了?

    黃欣百思不得其解,陸軍從來都是僧多粥少,一見到軍功就象餓狼一樣一擁而上的,尤其這是國外的軍功,含金量尤其高,象眼前這們許將軍這樣,肯主動把能抓到手裏的軍功分給別人的,怕莫是破天荒地第一遭。

    可是為什麽呢?

    為什麽陸軍要這麽大方地對他示好?黃欣可不相信這兩萬陸軍精稅真的需要她這一點點人的幫助。

    那要不要答應呢?

    黃欣真不知道。這一刻,她是真的猶豫了。

    許將軍麵皮扯了扯,就算是笑過了,聲音倒是十分溫和:“黃女士看來有些猶豫不決,要不我們聽一聽這些越南軍隊自己的想法?”

    “也好。”

    黃欣順勢點了點頭。

    把阮新仁叫了過來,介紹他與許將軍見麵,在阮新仁一番略帶卑恭的歡迎問好之後,許將軍直截了當地問他,是願意在黃欣手下,另成一軍,還是願意與中國派遣軍部隊共同行動?

    阮新仁同樣感到很意外,他隻猶豫了兩秒鍾,就給出了答案。

    這個答案有些出乎黃欣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

    他選擇與中國派遣軍部隊共同行動。

    也就是臨時加入這們許將軍的麾下,暫時充當中國軍團中的一員。

    他能這麽選其實一點也不意外,雖然與黃欣相識更高,彼此合作了幾天,但也就隻是幾天時間而已,雙方互惠互利,壓根談不上什麽深感的交情。

    說什麽戰場上一起扛過槍就是最鐵的交情,這話不算錯,但也得分是跟什麽人。

    國內同袍或許是這樣,但象阮新仁和黃欣這樣的,彼此都是不同國籍的隊伍,那就不好說了。

    阮新仁口號喊得是很想,什麽“戰至最後一人,流至最後一滴血,決不在戰場上後退”什麽的,但如果黃欣真的讓他們這麽做了,估計他跑不跑不一定,首先在黃欣背後開她一槍幾乎是一定的。

    之前的戰鬥中,阮新仁一直在心裏最擔心的就是兩件事:

    一是怕黃欣中途拋棄他們,把他們扔在屋頂上,然後把梯子抽了,那麽接下來法國人和越南政府軍的報複,所謂越南民族獨立戰線第二軍不死也得脫層皮;

    第二就是怕黃欣把他們當炮灰,送死頂缸什麽的事全讓他們上。

    好在黃欣不是這種人,加上後來的中國空勤小組武備相當給力,阮新仁的越南民族獨立戰線第二軍跟在後麵就是吆喝吆喝,放放順風槍,幾乎沒有遭到什麽傷亡。

    不過黃欣畢竟就是一個女人而已,在阮新仁心中,她跟中國正規軍隊的份量是絕對不能比的。

    中國赴越南派遣軍剛剛抵達,阮新仁就注意到了。

    沒有黃欣的介紹,他不敢冒然過去,但遠遠地可是看了個通透。

    這中國軍隊的軍容可是大大地震撼了他一番。

    首先是那整齊的軍服、陣列、軍容,這些不必說了,越南人再奮鬥八輩子也趕不上中國軍的一半。

    中國軍隊身上的那些裝備,阮新仁更是不必說有沒有,而是見沒見過、聽沒聽過的問題。

    首先那迷彩服阮新仁就從沒見過。

    這年頭還不怎麽有迷彩的概念,葉雲飛也沒打算直接一步到位,畢竟中國陸軍不是他的,一下子改動太大了,怕他們接受不了、唱反調。

    他隻是對於陸軍的特種部隊、山地部隊給予了部隊迷彩服的建議,說起來這個特種部隊的做法還是他在陸軍的時候弄出來的呢。

    陸軍也是看在這一點,才猶猶豫豫地地答應試驗一下,然後在模擬訓練中,發現效果特別地好,於是走到另外一個極端,打算給全軍全部換裝迷彩服。

    這下輪到葉雲飛摸頭了:要不要變化這麽大啊?

    就算他同意,現在他名下的軍工企業任務都很緊,產能根本不足以支持這麽大的訂單,而放到民間,又擔心這剛剛“發明”出來的迷彩理論給國外學了去。

    而且陸軍也不需要全部換成迷彩裝好不?

    有些就是負責後勤,或者是守護軍區、防衛城市的衛戍部隊,你站在大街上非要穿一身迷彩做什麽呢,擔心別人看不見你?

    這就過猶不及了。

    好說歹說,總算維持原建議,僅給特種部隊和山地部隊先進行迷彩換裝(海軍當然早就換過了,陸軍是黃綠迷彩,海軍都是藍白迷彩,海航略有差別,藍色是天空藍,要淺一些)。

    這換裝換的也不僅僅是衣服顏色,還包括從上到下全身的裝備。

    比如說鋼盔,是經過啞光處理的,完全不反光不至於,但是反射的陽光比一般的鋼盔要少很多,更不容易被發現。

    防彈效果不用說了,來自後世的設計原理,一般隻要不是近距離直射,象跳彈、流彈、飛濺的彈片之類的都可以輕鬆防禦。

    鋼盔表麵還有結繩網,減輕行動時的撞擊和摩擦,必要時可以當作繩索,提、綁、捆、紮,如果在上麵插上樹葉、樹枝,偽裝效果更佳,哪怕是埋伏在很近的距離,都不容易看得出來。

    武器一水全是1912型步槍、衝鋒槍、輕機槍、重機槍。

    步兵另外有手雷和墨鏡;工兵有折疊式工兵鏟,必要時可以當大刀用;騎兵除騎槍外,還有一把二次粹火的鋼製馬刀,以及防身的手槍。

    狙擊手有量身定製的狙擊步槍;坦克兵一身神氣的坦克服;

    軍官們則是手槍,加脅下一把中等長度的佩劍。這把寶劍沒有太多實際用途,主要是天鳳朝的傳統,在國內不要求,但出國韁進行國戰,一般都要佩帶這把天子佩劍,以示是天命所歸、奉天子命以討諸侯。

    這自古以來的傳統,現在年輕軍官們已經不太講究了,但部分資曆較老的軍官,以及將軍級的高級將領們,還是一絲不苟地遵守這個古老的傳統。

    光這些就已經夠看花阮新仁的眼了,此外還有數不清的步兵炮、野戰炮、榴彈炮、自行火炮、多管火箭炮,以及迫擊炮、飛雷炮、擲彈筒、火箭筒……等花樣百出的火炮,再就是重型坦克、中型坦克、輕型坦克、裝甲車、裝甲運兵車……等各色機械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