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與眾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三十)

字數:369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萌軍風雲最新章節!

    而中國艦隊現在是什麽水平,就算法國人以前不清楚,現在也該有點數了。

    能夠在短時間內全殲遠東艦隊,其軍事實力也差不到哪裏去,尤其是中國艦隊在艦隻數量上並不占優勢,是在差不多的水平級上幹翻遠東艦隊的!

    現在法國新總督就隻能寄希望於中國艦隊同樣也遭受了很大的損失,這樣或許還會有一絲希望。

    但實際上可能嗎?

    如果中國艦隊真的與遠東艦隊打了個兩敗俱傷,他們能這麽快就逼上門來?!

    該怎麽辦呢?!

    “死,死守吧!”

    新總督有氣無力地說道,他也沒有什麽別的辦法了。他是精通軍事,奈何實力上的差距很多時候都不是人力可以解決的,透過朝向海麵的窗口,夕陽正在落下。

    他仿佛看到了代表法蘭西帝國的衰落,而不久之後,另一個全新的軍事強國正在苒苒升起。

    他的名字叫中國。

    ...............

    “前麵就是金蘭灣了,不知道顧將軍對此戰有何看法?”

    中國艦隊正橫戈在海麵上,艦隊司令正在與‘小鷹號’航母上的顧玉婉進行通話。

    他的軍銜比顧玉婉低一級,而且顧玉婉是海航部隊的總長,實際權力比他大得多,所以此戰雖然是以他為主,還是要客氣地詢問一下顧玉婉的意見。

    顧玉婉也不客氣,直接說道:“如果吳將軍(艦隊司令的軍銜是準將)沒有異議,我準備讓潛艇部隊出來試試手,然後海航部隊會為艦隊開路,此後就任憑將軍發揮了,可以嗎?”

    當然隻能可以。

    不過艦隊司令放下話筒後,心裏有點不是滋味:海航部隊開路?這一路開過去之後,還有艦隊什麽事嗎?!

    他深深這麽以為。

    不過這都是小節,一切為了勝利。艦隊司令想了想,就拋開了心內多餘的想法,下令艦隊向著金蘭灣啟航。

    此刻離法國人所在的金蘭灣隻有不到五十公裏的路程……

    ……

    ‘小鷹號’航母上。

    隨著命令下達,一直尾隨在航母後麵,兼任護航的兩艘‘海蛇級’攻擊潛艇浮出了水麵。

    還是水滴狀的艦身,比原來的‘海龍級’略小一點,但質量卻更上一層樓,就仿佛是濃縮了一層的新的海龍!

    顧玉婉所說讓潛艇最先出手,當然不是想讓兩艘‘海蛇級’攻擊潛艇直接去攻打金蘭灣軍港,那不可能是它們幹的活。

    它們此來的最大目的,除了給‘小鷹號’航母護航之外,最主要就是為了測試新武器。

    前麵說過了,在這兩艘潛艇上麵,除了有新的魚雷係統之外,還有另外一種連葉雲飛都十分關注的新武器,那就是——

    飛彈!

    沒錯,就是飛彈,嚴格說起來,差不多就是後世二戰時期德國開發出的那種v2飛彈的雛形。

    更嚴格地說,它們都是後世導彈的雛形!

    作為一個從後世回來的人,葉雲飛肯定是要開發導彈的,雖然現在的科技力量還達不到,但也要早早開始準備。

    更別說有了‘靈能科技’之後,很多方麵的科研發展直接上了幾個台階,某此部分還是短板,暫時無法解決,但某些部分卻是已經可以做到了。

    比如說電腦導航、計算、控製……等方麵,直接一躍千裏,達到,甚至都超過了後世科技,短板隻是在工業水平、原材料、加工精度……等地方。

    因此,導彈暫時還弄不出來,但飛彈卻是可以弄出來玩玩的了。

    現在世界各國還沒有這方麵的概念,畢竟連飛機都是剛剛麵世呢,為了不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葉雲飛不可能現在就大張旗鼓地建設導彈發射井,搞彈道導彈實驗什麽的,所以最後把主意打到了潛艇身上。

    用潛艇發射導彈,在後世是很普遍的一種方式,靈活、隱蔽、安全。

    在技術上,後世以蘇俄為代表的水下點火發射,特點是在發射筒內發射,代表是ss-n-23;以法國為代表的水下點火發射,特點是彈出發射筒後在水下點火,代表是m51;以美國為代表的水麵點火,特點是彈出發射筒後,直到到了水麵再點火,代表是三叉戟。

    三叉戟不是到達水麵就開始點火的,而是在出了水麵後上升到10米~15米左右再點火的。

    這是潛射彈道導彈的特點,而在潛射反艦導彈上,潛射反艦導彈水下發射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為幹式無動力發射,另一種為幹式有動力發射,前者的典型代表是美國的潛射“魚叉”反艦導彈,後者則以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為代表。

    這兩種發射方式的最大不同之處就是其水下運載器的設計不同。

    前者的運載器被發射出魚雷發射管後,利用發射動力和運載器本身所具有的浮力在水中航行並上浮,當箱體以一定角度升到水麵時,自動拋掉運載器的前蓋,同時,導彈助推器在運載器內點火將導彈推出,導彈隨即轉入空中飛行狀態。

    與無動力方式相比,有動力發射的運載器尾部裝有火箭發動機、水下控製舵及相關控製設備。

    通過魚雷發射管發射後,首先進入無動力控製段,在運載器離開潛艇10米後,運載器尾部的火箭發動機點火,將運載器加速到20米/秒的速度,經過10-15秒後,運載器與海平麵呈45度角出水並躍入空中,其出水高度可達20米以上。

    此時通過運載器中的燃氣發生器的推力,由一個活塞將導彈從運載器中彈出,反艦導彈助推器點火,導彈進入空中飛行狀態。

    這兩種發射方式各有各的設計難點及作戰優勢。

    采用無動力運載器發射方式時,為減少運載器在水下的速度損失,保證其出水速度的要求,潛艇隻能采用潛望鏡深度發射,隱蔽性要差一點,而采用有動力運載器發射方式則不存在這一缺憾,因此可以在潛艇的全作戰深度內進行導彈發射,隱蔽性要高一些。

    ‘海蛇級’潛艇發射飛彈,便是采用的有動力運載器發射方式,水麵點火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