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朝賀

字數:5045   加入書籤

A+A-




    楊易筆墨揮灑,自己剛學會的繁體字被他彎彎扭扭,卻一氣嗬成的寫了一整篇。

    放下筆,將紙張遞給侍女,撂下一句:“李大小姐猜的盡興。”在眾人未反應之前便轉身鑽進了茫茫人群之中。

    楊易怕挨揍,他能想到李玉看完之後的是什麽模樣。

    楊易寫的與其說是燈謎,詞迷,不如說是腦筋急轉彎,當然古人沒有這個概念,他們可不知道在現代謎語遊戲中,最偉大的人不是某個有名的詩人或者詞人,而是小明。

    “小明家的狗為什麽不會生跳蚤?”

    “如果有一個房子,有兩個房間,小明睡一間,小花睡一間,請問房子是誰的?”

    “當你和豬站在一起,猜一個動物?”

    …..

    當李玉看到楊易寫在紙張後麵的答案時,麵色很是難堪,因為三道題她隻猜中了最後一道,又不敢說出答案!

    “無恥!”

    李玉的輕聲怒罵被漫天轟鳴的煙火所掩蓋,楊素看著那長寫著謎語的紙張有些哭笑不得,覺得這看似簡單如兒戲的詞迷卻蘊含著很深的韻味,抬頭去尋找,漫天煙火之下,卻哪裏有楊易的身影。

    楊易此時可沒時間去和李玉猜什麽燈謎,扛著幾十斤重的山寨版“清明上河刺繡圖”,楊易決定有空一定要研究一輛自行車,至少也得有個滑板車,龐大的皇宮堪比前世的一座中小城市,每次自己出趟宮就像取經一樣。

    “或許可以開一家快遞公司?”在古代交通通訊極為不方便的時代,物流是很難流通的,雖然有鏢局,但鏢局都是接遠單,大單的,沒聽過哪個取個洗澡盆什麽的跑去找鏢局的。

    “第以禮未終,弗克躬祀,敬遣文臣,恭陳牲帛,祗告殿廷,惟帝歆格。尚饗!…”

    當楊易揣著星遊太空的想法到達會場時,祭天已近結束,遠遠的看著祭天台上,文武百官簇擁著的皇帝正在念誦祭天誥文。

    自古以來,漢人便有敬天法祖的傳統,這是華夏民族最隆重、最莊嚴的祭祀儀式,起源於上古時期。是人與天的“交流”形式。祭天儀式通常由“天子,皇帝”主持。通過祭天來表達人們對於天滋潤、哺育萬物的感恩之情,並祈求皇天上帝保佑華夏子民。

    在楊易看來,除了有些傳統文化的表現,這祭天儀式就是皇帝的一場秀,一場做給全天看的秀,表明自己很關心百姓,可能相信的人很有限,但有的事情無論你覺得有沒有意義你都要去做,哪怕時候被人看著像傻子,你也得站住這個可笑的道理之上。

    實際上無論是前世還是現在,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在做著自己覺得很沒有意義的時,他們有的明白,有的稀裏糊塗,但就是這無數的沒有意義的事堆疊起來,才能造就出那麽一兩件有意義的事,才能讓我們生活繼續。

    一大段讓楊易聽的想睡覺的文言文過後,皇帝走下了祭天台,來到祭台下手的皇座上,下麵幾個當官的大佬,以官位為序,挨個上前說話。

    楊易站在人群末尾,也聽不見說的什麽,不過用屁股想也知道說的是一堆“萬事昌盛,吾皇萬歲”之類的馬屁話,再正直剛烈的官員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奏什麽人禍大災之類的事,那是精神病人才會幹的事。

    一頓馬屁過後,終於要進入正題了,百官朝賀。

    一個鴨嗓子宦官拿著一張折子,一一念著名字,很難想象在沒有音響設備的時代,那尖銳的聲音,既然高亢出了直衝雲霄的感覺。

    在楊易看來,這就是赤裸裸的公然行賄受賄,講道理你皇帝高興了不是應該打賞一下眾人嗎?為什麽要我們給你送禮?

    楊易發誓,如果現在有檢察院,反貪局,一定大義滅親去實名舉報。

    轉念一想,古代好像是有反貪汙部門的,都察院丶禦使台不就是查貪汙的嗎?不過當楊易看到他們的部門頭頭,左禦使大夫就在上麵捧著一件玉器高呼萬歲時,隻能撇撇嘴在心裏多罵兩句了。

    聽了一會兒,百官送禮各式各樣,但都拿捏的很到位,這種賀禮可不是楊易所說的真的行賄,可是送給皇帝的,你要送一車金銀財寶上去,明天禦使就到你家做客。所以各種收藏的名字名畫就成了主流,一些在外地為官的將相王侯,藩國使節也都派人送來賀禮。

    “還好將畫弄成了刺繡,不然以劉文徵等一幫落魄的文秀書生作品,就算畫的再好也難入眾人的法眼。”

    “九皇子楊易,獻《大光上京圖》一部!”

    當宦官念到九皇子楊易時,滿場近萬人仰著頭四處尋找這個傻子,甚至有人在問是不是記錯了,怎麽會有九呆子的名字?

    “等等啊!我在這呢!!來借過,借過!哎大媽,麻煩把你屁股收一收!”

    楊易快被擠成肉餅了,他很慶幸自己前世有著豐富的上班高峰期擠地鐵公交經驗。

    “哎這誰啊!擠什麽擠!”

    “我的鞋!我的鞋掉了!”

    “啊!!臭流氓,你敢摸老娘?”

    一路人仰馬翻,腥風血雨,楊易到得聖前,瀟灑的整理了下錦杉,有種到得西天的感覺,在眾佛萬般複雜的眼光中,低著頭將手中刺繡遞予宦官,承給皇上。

    楊易餘光瞟了幾眼,皇帝和百官的大概形象就有了。

    楊易的這個便宜皇帝老子,是個標準的中年人形象。

    大光習俗依然和前世曆史上漢家各朝相同,皇帝出席祭天這種正式的大型活動都需要穿著正式的龍袍。

    因為影視劇的毒害,很多人認為皇帝的正式著裝便是一身貴器的金黃龍鱗袍,卻不知在清朝之前皇帝的正裝是墨黑赤褐相間的冕服。

    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與蔽膝、佩綬、赤舄(鞋子腰帶等)組成一套完整的紅黑配服飾,頭上帶著玉製冕冠,冕冠頂部有一片前圓後方的長方形冕板,前後拖著冕梳,也就是我們印象中那前後遮住臉的簾子。

    看不清皇帝的麵容,周圍百官的模樣倒是一覽無餘,有坐著聊天的,有看著夜空賞煙火的,有雙手環在袖中閉目養身的,更多的是直直盯著自己。

    站在前排的都是大佬,這些人涵養高,城府深,倒沒人對自己表示出明顯鄙視,但楊易怎麽都覺得他們那好奇的眼神像是在看自己家狗突然說人話的感覺。

    至於屁股後麵有多少鄙視的眼神,楊易此時可顧不上了,全身灌注的聽著台階上的動靜,等待皇帝發話。第一次見皇帝,說不緊張那是吹牛逼,如果不是跪在地上,楊易很懷疑自己會不會腳打顫。

    “易兒此繡畫何處所得?”

    楊易打了個激靈。

    “回父皇,此畫名曰“大光上京圖”,是由我母親主持,號召了民間畫師,秀女所作的一副風俗繡畫。”

    “凝妃何在?”皇帝問道。

    “父皇贖罪,母妃最近身子欠佳,大夫說不宜過多走動,特囑咐兒臣前來,一定要將賀禮獻給父皇。”

    楊易當然不會讓母親來這種地方受罪,該怎麽說早已經想好。

    卻見皇帝將繡花遞給身旁的老宦官:“諸位且賞一賞這幅民間繡品。”

    老宦官躬身雙手捧過繡畫,皇帝雖然沒有多言語,但憑著伺候主子數十年的經驗,他能感覺到皇帝很喜歡這幅繡花,仔細的捧著繡畫送到中書首宰顧長廉手中。

    顧長廉接過繡畫,小心翼翼的展看,天色昏暗,老頭兒虛的媚眼查看,一旁張燈的宮女見狀將燈籠又往近提了提。

    顧長廉貴為首宰,雖年邁較高,行事中庸,為政偏顯圓滑,但在文畫造詣上卻堪稱當代大家。今日朝賀,敢把自己筆的字畫作賀禮送上的屈指可數,其中就以顧長廉為首,一紙“百賀詞”博得滿堂彩、

    沒想到楊易更膽大,既然坊間作品也敢獻上來?這是瘋了還是傻了?眾人轉念又恍然,楊易不就是個傻子嗎?

    “好,好繡!好畫!”

    眾官聞言一驚,能得顧長廉三個好字的作品,幾乎沒有。

    一旁的幾個大佬,紛紛側身探首,而官位低的雖滿是好奇,卻不敢離開座位。

    顧長廉兩眼放光,捋了捋飄逸的白胡須道:“你看這攤販吆喝態,技人雜耍舞弄,路人的閑情逸致,果真栩栩如生。看形景似是京都的某條街巷?”

    一旁的一個中年文士道:“這應該是地慶東進門附近。”說著滿含笑意的看了看低著頭的楊易。

    楊易應道:“是的,此處乃東進門的大街市。”

    “此作雖畫筆一般,且有些雜亂,能看出是多人所作,但刺繡功法非常新穎。市井坊間,人生百態,盡在這繡小小的一副繡花當中展現出來。既表現我京都的人文風貌,風俗文化,又彰顯出我大光朝的盛世繁華!此乃佳作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