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暗潮湧動
字數:3498 加入書籤
“噗”楊易吐掉嘴裏的瓜子兒殼,撇了眼做賊一樣的李頑和王飛將道:“我可以認為你倆這是害羞嗎?”
“害羞個屁!”李頑又往下低了低腰:“小爺我最煩這種場麵,要是被我爹叫過去,見到誰都得扯開了臉皮笑,跟個孫子似的!”
“你呢憨子?也不想當孫子?”楊易轉到另一邊問道。
王飛將擰了下看上去比屁股還大的臉,道:“不是,我爹一見我就要問我學問學的咋樣……”
楊易聽王飛將說過,他們家武將世家,家裏出過好些將軍名將,奇怪的是到了這一代家主王怔卻想要自己的兩個兒子走文官仕途,說是王家為大光流的血已經夠多了,他的大兒子,王飛將的大哥王玄卿如今就在涯州府做長史,磨勘兩年就會招回京城為官。
王飛將從來沒想過自己要做一個整天笑眯眯,文嗖嗖,滿嘴之乎者也的文人,他覺得那樣會對不起自己這個名字。
“飛將者,當提搶牧馬,踏破樓蘭山闕,一聲怒吼,斷水崩山,敵蠻聞則膽裂,揚我大光軍威。”
理想越是美好,現實通常就要相去甚遠了。王飛將在讓蠻敵膽寒之前,需要先想辦法把自己的屁股藏好。
楊易歎了口氣,笑道:“顧頭不顧腚,你牛批……”
見遠處那幫人似乎在往此處看,順手抄過一件不知道誰的儒衫,往旁邊一搭,便遮住了王飛將那張熊屁股,繼續磕自己的瓜子兒。
“聽聞王大人次子,也要參加論學?”大皇子楊昂站在王怔麵前笑問道。
王怔點頭道:“次子飛將,確實在國子學就學。”
楊昂笑道:“常聞飛將兄勇武過人,年紀輕輕便在年輕一輩中少有敵手,今日便可一見。”
王怔無奈笑道:“不怕殿下笑話,我那次子自小蠻勇笨拙,不思文學,沒少讓老夫操心。”
楊昂道:“此乃將門虎子!”
王怔苦笑了下沒有繼續討論王飛將:“殿下今日需小心謹慎,不求有功,但求無錯,三皇子一派近來強勢無比,北大營卻又一直沒有消息,我等需避其鋒芒,步步為營。”
楊昂看了眼不遠處談笑風生的三皇子楊琦,緊鎖眉頭,鄭重的點了點頭。目光稍轉,又看到坐在一旁閉眼假寐的南國侯李岑,心下更為凝重。
近幾年與其說是楊素和楊琦爭奪太子嫡位,不如說是朝中文武集團之間的較量。而皇帝又並未刻意阻止雙方的交鋒,誰都知道這是皇帝在用帝王心術平衡朝中勢力,自古以來,無論文武哪一方勢力不可仰止,通常都不會出現什麽好結果。
可是如今皇帝年老,立嫡位已是迫在眉睫之事,再想要平衡已是不可能。大光自從當年雲州與凶狄一戰之後,已經十數年無戰事,武將兵權大多歸與朝堂,令不出而兵不能動,這就極大限度的消弱了武將集團實力,文勝武衰已是必然。
楊昂覺得有些不公平,楊琦沒有任何一點比的上自己,卻有一個更好的出生。
王怔似乎看出楊昂有些失落,隧道:“殿下莫要擔憂,鹿死誰手還猶未可知,在下定當竭力輔佐殿下。”
見楊昂點了點頭,王怔又看向另一邊人群,七皇子楊傑和八皇子楊洺正在那裏和人敘話,王怔凝道:“如今除了等候北大營消息以外,殿下應當多和楊傑,楊洺二人親近,如果得到二人身後藩鎮的支持,對我們將有不小的幫助。”
七皇子與八皇子背後代表的就是外藩,大光朝的世襲藩鎮王公雖然在太祖時期就已經被架空,但實際政治發言權卻也還是有的。
楊昂看過去道:“這二人一直態度曖昧,既不得罪我,也不會去討好楊琦,似乎想要置身事外。”
王怔笑了笑:“總會選的,這件事誰也躲不掉。”
在另一側女眷所在地方,做為國候府當下唯一的女眷又出了名的有才,一身青綢紗緞衣的李玉自然是重要人物,身邊圍了不少官員女眷。
一群女人唧唧哇哇說些不著邊際的話,吵得人心煩意亂。
李玉一麵柔和的微笑著一一回禮,一麵不時的往國子學那邊看。
“小姐,我還是沒找到大少爺!”李玉的貼身丫鬟墊著腳瞧了半天也沒找到李頑。
國子學今日來了兩百多號學子,每個人都穿著同樣的灰色書生衫,在遠處很難分辨出模樣。
“今日如此重要,李頑不敢不來,一定躲在哪裏了。”知兄莫若妹,李玉一語中第。
不過李玉心裏卻有些古怪,她覺得自己不光是在找自己的哥哥,那個無恥之徒也許也來了。
“皇上駕到~~”這是趙貴的公鴨嗓子。
迎接皇帝的禮儀沒有新奇,千古不變的磕頭喊萬歲。
皇帝今天是來當看客的,“帝都論學”有專人操辦,評審,甄選。皇帝或許可以給點意見,但通常不會直接幹擾結盤。之所以要來,是從光太祖皇帝就傳下來的規矩,皇帝到場以示對後進之輩的重視與鼓勵。
無論以前的“帝都論學”是什麽樣的,也不管以往的論學誰勝誰負,這一屆兩所學院實力比拚,是大皇子與三皇子奪嫡之戰的一個關鍵點,沒有人不知道,所以今天來的人很多,朝堂百官,皇親貴族盡皆隨駕而來。
皇帝楊祿比誰都清楚,皇宮裏奏請自己立太子的折子都快堆成山了,哪怕他一直認為自己的九個兒子沒有一個有坐上自己這個位置的資格,也不得不盡快做出選擇。
楊祿覺得自己談不上明君,但也絕非昏庸,也並非心裏惦記著再活五百年這種大部分皇帝想幹的事,而是自己的幾個兒子沒有一個有著足夠的魄力和能力統領朝綱。
他不想自己百年後,繼承大光皇位的人變成一個傀儡,或者是發生內鬥。無論如何都必須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
思緒當中,中書首宰顧長廉已經念完長長的致辭,來到楊祿麵前躬身拜倒:“皇上,是否開始論學?”
楊祿輕輕一鄂首,右手微抬,凝聲道:“開始吧。”
PS:拜謝”書友160211111216130”的打賞,求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