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欲加之罪

字數:4107   加入書籤

A+A-




    “請將軍明察秋毫,我等本是外地人,如果是我們犯的案,早已逃之夭夭,怎會站在這裏等將軍來捉拿?”

    正在這時,有兵士忽然大聲呼喊道:“將軍,水井裏有活人!”

    眾人聞言皆是一驚,驛站院子的角落裏有一口不起眼的水井,平日裏也不會引人注意,誰也沒想到那井裏有人,包括楊易等人,昨晚夜黑,也沒有人注意到那孤伶伶的水井。

    那領兵將領立刻命令兵士將水井圍住,兩個強壯的兵士上前將提水的井繩緩緩的搖了起來。

    “莫要傷我們,莫要傷我們!”人還沒出來,聲音卻先從井裏傳了出來。

    當井繩搖到末端時,兩個黑乎乎的腦袋探了出來,竟然是驛站的瘸子驛官和胖廚子。

    將二人撈起來,那領兵將領連忙上去細問原由。

    原來這二人常年在著深山驛站中,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保命法子。昨晚麻匪熏燒驛站大堂時,這住在偏房的二人便乘亂躲進了旁邊枯井當中,麻匪們襲擊殺光商隊護衛以後,光顧著尋找楊易等人,卻將這兩人給忘了,因此逃過了一劫。

    瘸子驛官和胖廚子被撈上來後,坐在地上大口喘著氣。

    那領兵將領連忙問道:“周老頭兒,昨晚到底發生了什麽事兒?”

    姓周的瘸子驛官似乎兵不緊張,從懷裏掏出一支煙鬥吧唧吧唧的抽了起來,隻見他似乎並無驚訝道:“還能怎樣?當然麻匪殺人越貨,你不會看麽。”

    周老頭兒的語氣極為敷衍,讓人聽起來很是不舒服,可讓楊易奇怪的是那領兵將領卻絲毫沒有發怒的意思,似乎已經習慣周老頭的態度。

    “那你昨夜看到麻匪的模樣了麽,是不是這些人?”將領指了指楊易等人凝道。

    周老頭抬眼瞟了瞟楊易等人,笑道:“這幾人哪兒能殺的了這麽多人?”

    將領若有所思道:“那這些人是幹嘛的?”

    “這些人是昨日傍晚和商隊一起進駐驛站的,和麻匪有沒有關係我不知道,不過我沒看到這些人殺人,倒是看到麻匪走後,他們將商隊護衛的屍體給收斂起來。”周老頭說話時有意無意的看了眼楊易,那眼神讓楊易覺得這人可能知道些什麽,卻沒有說出來。

    那將領道:“這麽說這些人和麻匪沒關係了?”

    周老頭有些不耐煩道:“有沒有關係那是你該調查的事,反正我已經將我看到的都說了。”說著周老頭便爬將起來,踹了一腳身旁的胖廚子,罵道:“還在這裏躺著幹嘛?那大堂亂七八糟的還不趕快去收拾收拾!”

    說話間周老頭已經帶著胖廚子進了大堂中開始收拾起來,那領兵將領卻也沒有阻攔。

    這時,那將領派出去查探的斥候也回來了,並沒有發現有麻匪的蹤跡。

    將領思慮了片刻,決定令下一部分兵士在驛站暫時駐守,自己則先行趕回劍衝關,向太守匯報這裏的情況。至於楊易等人,那將領決定暫時不將他們當作犯人看押,但楊易他們必須隨他一起回劍衝關接受太守的詢問。

    對於這樣的處理,楊易還是可以接受的,反正眾人都要去劍衝關,跟軍隊一起反而安全了許多,至於到了劍衝關怎麽辦,隻能走一步看一步。

    有了軍隊隨行,一路上波瀾無驚,除了趕路有些著急以外,並沒有遇到任何狀況,莫要說麻匪,便是連路人見到軍隊到來都會遠遠的避開。

    第三日晌午,楊易等人終於進入了劍衝關。

    劍衝關,建立在兩道崖山之間,關口呈一柄飛劍之狀,故而得名劍衝,乃入蜀的第一道關口。不但是從西麵入蜀的必經之路,亦是自古以來的兵家必爭之地。雖然關鎮的規模還比不上北地險關西關城,但由於先天地理的優勢,其險峻之勢,天下少有。

    楊易在感歎劍衝關險峻的同時,心中也在衡量如何攻防這座西南第一關。然而經過盤算橫聯,楊易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隻要五千人鎮守劍衝關,哪怕有十倍兵力強行攻城也休想踏上城牆半步。

    楊易頓時很慶幸自己沒有帶著軍隊進入蜀中,他那一萬來人家底,就算通過了長長的棧道,也終究會折戟在這劍衝關下。

    楊易等人被送到了劍衝關的大牢裏麵關了起來,看樣子在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他們很難出去。

    三日以後,正當楊易失去了耐心,準備自己想辦法離開時,大牢中來了一隊衙役將楊易帶了出來,據說是劍衝關太守準備提審他。

    楊易跟隨衙役來到了劍衝關太守府,如犯人一般被押到大堂之上。

    “嘭!”驚堂木重重的砸在案幾之上,堂上一個中年官員,肅穆而坐,盯著楊易怒道:“大膽賊子,還不速速召來!”

    不用猜,堂上坐著那人便是蜀中鎮守劍衝關的太守。

    楊易麵不改色道:“大人,在下無罪,何談召來?”

    “萬福商行五十餘人在蜀道驛站上慘死,價值萬兩的商行貨物不翼而飛,爾等人贓並獲,還有話可言?”

    楊易笑道:“大人若是硬要將此罪強加於我等頭人,那便不用審問了。”

    此時楊易心中已經開始盤算如何帶著家將們越獄逃跑了,如果這位劍衝關太守要強行讓自己做替罪羊,那他解釋再多也是沒有任何作用。

    那太守似乎也沒料到楊易如此坦然,正要發怒,忽的從後堂走出一個文士來到太守身旁,低聲附耳與太守說了幾句話。

    那太守聞言沉凝了片刻,隨即點了點頭卻也沒再說話。

    那中年文士走下堂來,來到楊易身旁,圍著楊易轉了兩圈,若有所思道:“你可知道麻匪有多少人?”

    楊易道:“百十來人。”

    “何時劫掠?”

    “夜裏子時過後。”

    “你言商隊有人與麻匪勾結,如何得知?”

    “無意間聽得。”

    “那是何人與麻匪勾結。”

    “金鵬遠金管事。”

    “金管事現在何處?”

    “不知。”

    “商隊貨物現在何處?”

    “不知。”

    二人一問一答,那中年文士問的極快,楊易答的也絲毫沒有猶豫。

    那中年文士點了點頭,又問道:“最後一個問題,你說你是來蜀中省親,省的是哪一家的親。”

    楊易回道:“成州府,蘇氏繡莊。”

    “額?”中年文士似乎有些訝異,問道:“蘇仲齋是你何人?”

    “蘇老先生乃家母之叔親,我當喚一聲蘇老爺子。”

    中年文士又看了眼楊易,轉身對堂上太守拜道:“大人,要證明此人身份很簡單,隻需傳來蘇家在劍衝關的管事來尋問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