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火中的焦屍
字數:3514 加入書籤
刺史府燒的很旺,根據刺史府的家丁所言,陶賀聞之有大軍攻入城中,萬念俱灰,命人將刺史府一把火少了,自己也葬身火海。
楊易沒有絲毫猶豫就下令軍隊滅火,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沒有親眼看到陶賀殞命,楊易絕對不會安心,這個老家夥太厲害了,一旦讓其活了下來,無疑就是一顆埋在身邊的定時炸彈。
軍隊和緊急調來的成州府水龍隊整整忙活了一夜,直到天色漸明時,大火才逐漸消停下來。
氣勢磅礴的刺史府一夜之間變成了一堆廢墟,讓人不得不想到不久前大年之夜,萬福商行徐家的那場大火,可能陶賀自己也沒有想到,時隔三月,這把火會燒到自己的刺史府來。
當所有明火被撲滅以後,猴尖兒和鐵牛就帶著人進入刺史府的火場當中,在後堂一根倒塌的石柱下麵抬出了一具已經燒的無法辨認的焦屍。
屍體的身高與陶賀相差無幾,旁邊放著陶賀常年拽在手裏的拐杖,身上佩戴的各種金銀首飾被大火烤的焦黑卻依然清晰可見,此外在屍體的下麵找出了一顆玉石官印,猴尖兒將印璽上的灰燼蕩開,“成州刺史印”五個大字赫然顯露出來。
猴尖兒高興的看著楊易道:“殿下,這人應該是陶賀,這老家夥被烤成乳豬啦!”
一旁的沙馬乃古等人也是一陣欣喜,此次興兵最大的目標就是陶賀,若是讓這老家夥給逃了出去,楊易想要和平拿下蜀中其他兩州,恐怕又會有一番阻礙。
眾人歡喜,唯有楊易眉頭緊皺的盯著那具焦黑的屍體,對鐵牛招了招手道:“去,叫刺史府所有人都來辨認。”
很快,鐵牛將刺史府的兩百餘人,加上平日和陶賀相熟之人全叫了過來,讓這些人排著長隊一一對焦屍進行辨認。
大部分人都確定這具麵目全非的屍體就是陶賀,當楊易問他們原因是,基本都隻是根據焦屍身上的珠寶首飾進行判斷的。楊易雖然心中疑惑重重,卻沒有為難這些人,屍體已經燒的麵目全非,即便是陶賀的貼身侍女也難以辨別麵容。
楊易隻恨這個時代沒有DNA鑒定,以目測的方法辨認確實是唯一的方法。
“陶…陶大人手指上有一個玉扳指不見了!”忽然,一個有些稚嫩,略點畏懼的聲音道。
楊易聞聲一怔,轉頭看去,卻是一個成州軍的年輕士兵。楊易見說話那年輕兵士約莫十七八歲,麵目青雉,似乎在哪裏見過。
那年輕士兵身旁有個年齡稍大的老兵麵色難看的拽了年輕士兵一把,低聲怒斥道:“你瞎說什麽,你知道陶大人手上有個玉扳指?”
年輕士兵有些委屈道:“本來就有個玉扳指,**色的,平日裏陶大人都帶在大拇指上。”
老兵餘光見楊易往此處走來,低聲對年輕士兵道:“看你惹的好事,顯不出你!”頓了下又提醒道:“別叫什麽大人,叫陶賀!”
這時,楊易已走到近前指著那年輕士兵笑道:“那位小兄弟,你過來。”
年輕士兵驚愕了一下,似乎有些後悔自己太過莽撞,身後的老兵見其發愣,怕他不懂規矩得罪了楊易這位成州府新主,連忙輕輕推了年輕士兵一把。
年輕士兵踉蹌著站出了人群,低著頭不敢說話,心中猶如行軍鼓一般咕咚咚打個不停。
楊易走上前來,打量了一番年輕士兵,笑問道:“這位小兄弟,你叫什麽名字?”
年輕士兵怔了一下,連忙拜道:“回…回殿下,屬下江爾,是成州軍左衛士兵。”
楊易點了點頭,疑惑道:“我們是不是在哪兒見過?”
江爾回道:“昨夜…昨夜殿下去南城時,正是我們所部在那裏值守。”
楊易恍然,昨夜夜色太暗,沒有看的太清,此時也想了起來,點了點頭又問道:“你對陶賀很熟悉嗎?”
能被鐵牛叫來辨認的人都是和陶賀接觸過的人,果然那江爾點頭道:“也…也說不上熟悉,隻是陶大人偶爾出行時,我們所部都會去擔任防衛,而且我們小隊都離的比較近,屬下正巧看到過幾次陶大…陶賀。”
“見過幾次?那你如何知道陶賀手指上少了一枚玉扳指?”楊易疑惑道,要知道陶賀十根手指有八根都佩戴著各種戒指和玉環,若不是特別留意,很難記清每個指環的樣子。
江爾有些不好意思道:“回…回殿下,這枚玉環是胡商從西域帶進蜀中的,價值不菲,整個蜀中隻有兩枚一模一樣的玉環,一枚在陶賀那裏,另一枚…另一枚在粉紅樓的浣兒姑娘手上,小的…小的比較關注浣兒姑娘,所以記的很清楚。”
楊易聽完莞爾一笑,原來這愣頭青是個瘋狂的追星族,喜歡青樓的妓子,連其手上戴的東西就弄的這麽明白。
“不錯!你這個消息非常關鍵,我記你一功!”楊易道。
江爾聞言欣喜莫名,連忙激動的拜道:“謝…謝謝殿下。”
楊易不再多言,轉過身來對猴尖兒等人道:“傳令下來,將刺史府給我啟地三尺,哼…陶賀老兒跟我捉迷藏,咱們就陪他玩玩兒!”想了想楊易又補充道:“什麽桌子,地板,石像,牆壁,書架,灶爐,假山全都給我倒騰開來,如果有魚塘,就把魚塘的水給我弄幹,老子看他能躲到什麽時候。”
楊易一口氣將前世看電視裏那些有密室的劇情全部回憶了出來,他始終不相信一個為了長生變得喪心病狂的人,會去幹自焚這麽愚蠢的事情。
一時間,整個刺史府開始了一次“翻新工程”,兩千餘軍卒擠在刺史府中,一寸土地一寸土地的翻找,按照楊易的話說,反正這府邸已經燒的差不多了,索性全給倒弄了方便重建。
而在這時,城中各處的消息也匯聚到楊易這裏來。
胡綬救援蘇府進行的非常順利,在其引軍到達時,圍困蘇府的成州軍基本上沒有做什麽抵抗便歸降了。蘇府所有人都安然無恙,楊易的外公蘇仲齋聽聞楊易引軍入城,也是高興莫名,命令蘇繁從蘇府拿出不少銀錢,替楊易犒賞將士們。
楊易聽聞此事,對蘇仲齋很是感激,外公知道他此時手裏沒有銀錢,所以在替他收買人心。
另一方麵,馬佑那裏也傳來好消息,整個成州城的戰事已經基本平定,猶豫楊易決定果斷,許多不安定因素皆被扼殺在萌芽當中。
現在,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找出罪魁禍首陶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