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攻心為上
字數:3621 加入書籤
夏夜的雨說來就來,傍晚時分還紅雲寥寥,入夜之時便已經下起了磅礴大雨。
突如其來的大雨讓軍士們有些措手不及,許多人在大雨中不斷奔跑,將雨中的物資搬入帳篷裏麵去。
楊易站在軍帳前,看著大雨順著帳篷簷角不斷的往下流,形成一道漂亮的水簾。
公孫瑤站在楊易身後,看了眼愁眉不展的楊易,笑道:“殿下不必太擔心,一場大雨影響不了戰局。”
楊易卻搖了搖頭,道:“不,我不是在擔心戰事,我擔心這場雨又會下個不停,橫川河的堤壩還沒有完全修整好,經受不起再來一場大洪水。”
公孫瑤頓了一下道:“殿下這倒是多慮了,這種忽然降臨的大雨,通常來的快去的一塊,相信還行成不了大洪水。”
楊易點了點頭,在蜀地這樣的陣雨確實很多,多半是下一會兒便會晴空萬裏。
“我們進去吧,外麵風大。”
楊易走進軍帳中,示意猴尖兒將行軍地圖取來,攤在案幾上,仔細看了一遍道:“等雨一停,便傳令各軍將邛州城圍起來。”
“需要攻城嗎?”一旁的嶽靖問道。
楊易笑了笑道:“不用,沒有我們的命令誰都不許動,隻有潛伏的野獸才是最可怕的。”
公孫瑤猶豫了下,凝道:“殿下,白先生讓我告訴你,如果安初泰突圍就放他離開,有人會替你處置他。”
楊易錯愕了下,隨即明白白元良的意思,笑道:“這倒是個不錯的建議,刀口見血總是不吉利的。不過安初泰此人很膽小,他恐怕沒有勇氣突圍,我現在應該開始考慮這麽處置這人了。”
見眾人似乎都有些緊張,楊易又笑道:”諸位不必太憂心,從這一場大雨落下的那一刻開始,這一戰的勝負便已經定了。“
猴尖兒想了想道:“殿下,你說宇文莽會親自前來麽?”
楊易不假思索便搖了搖頭道:“他不會來,安初泰是他養了多年的小犬,遛狗這種事情交給下人去做了就好了。
不過他不親自前來未必就是壞事,如今蜀中動態吸引了整個大光各路諸侯的目光,我們做起事來總是要有些顧及的。楊傑想讓我成為眾矢之的,我們就得反著來,將他的設想一一擊破,這樣蜀中才可安寧。”
公孫瑤提醒道:“防賊千日總不是辦法。”
楊易笑了笑,道:“我這人很記仇,等我騰的出手時,自然會找那些人挨個算賬,想要做漁翁,那得有相應的捕魚技,否則就隻能是玩火自焚。”
公孫瑤點了點頭道:“無論怎樣,我們先解決邛州危機吧,安定了內部,那些諸侯想來就不敢輕舉妄動。”
楊易摸了摸鼻子道:“公孫姐,你武藝高強,有沒有辦法進一趟邛州城幫我辦點事兒?”
公孫瑤沒有猶豫的點道:“殿下盡管吩咐。”
楊易咧嘴笑了笑:“我要讓人將邛州城獻出來....”
楊易說的不錯,來勢洶洶的大雨隻下了一個時辰不到便偃旗息鼓了。
安初泰在城牆上整整坐了一夜,他怕楊易趁著大雨發起進攻,軍士有所怠慢而導致城破。
在安初泰和邛州軍軍士們緊張的眼神中,蜀軍緩緩展開,將整個邛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就在安初泰以為楊易要發動大軍攻城,急忙調令各種嚴加防範之時,蜀中卻在城外偃旗息鼓,隻是在城外圍而不攻。
直到第二日下午,蜀軍依然沒有動靜,這讓神經緊繃的安初泰和邛州軍將很是難受,誰也不知道城外的蜀中到底想要幹什麽。
此時邛州城已經與外界完全斷絕了聯係,斥候出不去也進不來。
幾夜未合眼的安初泰兩眼通紅,死死的盯著遠處蜀中的中軍大帳,他此時已經可以肯定九呆子楊易就在那座軍帳當中,可是他發現自己現在完全摸不透這個傳說中的九呆子到底想要幹嘛。
第三日,是安初泰與宇文莽約定的時間,按照計劃,這個時候宇文莽的援軍會從北方衝殺而至,安初泰則領軍從邛州城掩殺而出,雙方兩麵夾擊將九呆子的蜀中擊潰。
可是此時安初泰卻感到了由心的擔憂,因為他沒有看到一個文州援軍的身影,邛州城外除了安靜的蜀軍,連一隻鳥獸的看不到。
“難道宇文莽反悔了?”想到此處,安初泰早已是汗流浹背,他之所以敢起兵反叛楊易,最大的依靠就是有文州的宇文莽支持,如果宇文莽反悔,拋棄了他這個棋子,那麽他的下場是可以預見的。
站在一旁的鞏肅皺眉道:“應該沒有這種可能,宇文莽窺視蜀中多年,這些年來厲兵秣馬也是為了進犯蜀中,為了拉攏我們也一直給了不少好處給我等,他不可能舍得放棄這次機會。”
頓了一下,鞏肅又道:“或許是因為前兩日的大雨,對行軍有所影響,所以來的慢了些。”
安初泰道:“派出去的斥候還是沒有消息嗎?”
鞏肅搖頭道:“自從三日前有斥候送來消息,說文州軍已經進入尾關之後,我們再也沒收到任何消息。”
“再派人突出,多派些,說不定能衝出去一兩個。他娘的,他宇文莽到底在幹什麽!”安初泰惱怒道。
正在這時,有軍士忽道:“快看!蜀軍動了!”
安初泰與鞏肅皆是一驚,連忙走到城垛前小心的往城外看去。
隻見遠處蜀中營寨中,緩緩湧出無數軍士,隨即迅速的列好軍陣,朝著邛州城一步步靠近而來。
安初泰見狀回過身大喊道:“所有人準備作戰,蜀軍要開始攻城了!”
城牆上氣氛驟然緊張起來,不過安初泰反而鬆了口氣,蜀軍來到邛州三日中,一直都是圍而不攻,這對他造成了極大的心裏壓力,幾近崩潰。
在安初泰和城牆上所有邛州軍將謹慎的眼神注視下,蜀軍軍陣來到城牆外麵兩百步的距離時,卻忽然停了下來。
眾人正自不解,卻見蜀軍軍陣中間忽的緩緩分開一條通道,一個衣冠錦繡的年輕公子領著家將從通道中走道陣前來。
鞏肅凝道:“大人,那應該就是九呆子楊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