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曆史的軌跡

字數:3153   加入書籤

A+A-




    如君臣之道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東西,如果說百姓和帝王是水與舟的關係,那麽臣子就是帝王的船槳,用的好,它可以讓帝王的航船逆流直上,用不好則可能讓大船行入淺灘之中,擱淺顛覆。

    雖然楊易覺得自己現在還稱不上什麽帝王,最多算的上是一個占山為王的山大王,可是他依然不希望一些內部爭權奪利的火種衍生出來。

    一顆大樹的倒塌,永遠是從內部開始的,再強悍的暴風雨也比不上一隻牙齒鋒利的蛀蟲可怕。

    無論是沙馬乃古還是陸元良,或者說劉文徵和洪直等人,如今都是蜀中這顆大樹上的主要枝幹,他們能否長得筆直,將決定這棵大樹未來的長勢。

    沙馬乃古雖然是笮族人,是個武夫,可是大道理上麵他心如明鏡。

    楊易是一個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的人,誰對他好,他自然也會由心交之,誰若是踹他一腳,他一定會像一隻瘋狗一樣撲上來。

    因此,沙馬乃古從認識楊易開始,基本上沒有提過什麽要求,二人心裏都清楚自己應該怎麽去做。

    幫楊易帶好兵,這就是沙馬乃古唯一的任務。

    而與沙馬乃古拽上整個笮族前途,將賭注壓在楊易身上不同,陸元良則似乎少了很多籌碼,僅僅靠他的個人智慧坐在這個蜀中二把手的位置上,不管是他自己還是楊易,壓力都是很大的。

    在楊易熟知的曆史上,大部分君主在打天下時,能居之高位的文人,都需要給君主帶來足夠大的利益。劉備先重用徐庶,再用諸葛亮,看似是偶然,實際上卻是有著非常明確的政治目的性,那就是籠絡“潁川名士”,以及潁川之地那些強大的望族。

    陸元良倒是有些背景,鬼穀傳人和陸煊之子,可是鬼穀名聲雖響,卻門人凋零,陸煊的名頭能夠影響的就是北軍,如今北軍卻隻剩下一萬餘人,正在幫助楊易守衛劍衝關。

    所以,陸元良想要在蜀中高層真正的站穩腳跟,關鍵就在由其主導的大越國這一戰。

    ----

    楊易雖然很是擔心,可是陸元良並沒有讓他失望,在其離去的第十日時,大越國便傳來了好消息---大越國亂象已生。

    “大越國西方重鎮波瀾城城主桀姝與鎮守眉江水道的大將泰茄二人素來不合,半個月前,二人因為爭奪一艘商船的稅務發生爭執,之後事態升級,雙方大打出手。目前傳出的消息,事件已經導致波瀾城守軍和眉江水軍傷亡過千人,而且事態不斷在惡化,這個數字隻高不低。”

    楊易看著手中豆包傳回來的邸報,略帶笑意的念給堂下諸將聽。

    “大越國大王子素喀,奉命前往調停,卻在到達波瀾城的當天晚上,波瀾城屯糧倉庫被焚毀,大火燒了一天一夜才撲滅,屯糧幾乎全部被毀。桀姝勃然大怒,斷定此事乃泰茄所為,遂領兵攻伐眉江水軍大營,雙方陷入一場混戰,如今勝負未定。”

    頓了一下,楊易又道:“六日前,大越國南部的豐川城城主哈庫哥拉突然暴斃在自己府中,大越國國朝立即派出接任者前往豐川城,卻在赴任的路途上馬車失足落下懸崖,屍骨無存。如今偌大的豐川城以及鎮守其地的一萬駐軍,處於群龍無首的狀態,城中混亂一片。

    此外,大越國多處的官員都發生辭官,病重,失蹤等情況,整個大越國都充滿了恐慌。各種謠言滿天飛,其中最重要的一條謠言便是大王子素喀欲取代其父素紮,成為新任國主。”

    洪直喜道:“軍師動作好快,沒想到半月時間不到就能在大越國搞出這麽大動靜來。”

    楊易點頭道:“這些事情實際上是大越國本來就存在的潛在隱患,軍師隻是將這些問題無限的擴大化,然後就會形成井噴式的效果,如今大越國的國主素紮,恐怕已經是焦頭爛額了。”

    沙馬乃古想了想道:“我們是否可以發起進攻了?”

    楊易搖了搖頭,道:“不,還需要讓混亂再發酵發酵,要讓素紮完全無法控製局麵,到時候軍師會想辦法讓他主動邀請我們蜀軍進入大越幫助他們平亂,現在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把大王子素喀往絕路上逼。”

    洪直聞言,歎了口氣道:“這和當年楊昂之事何其相似,隻是我們從受害者變成了謀劃者。”

    幾年前,大光大皇子楊昂被汙蔑勾結凶狄人弑父,不得不走上窮途,引兵攻打皇宮,最終在含元殿前折戟沉沙。這件事楊易和洪直等人都是見證者,直到現在,楊易依然記得楊昂那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驚天一嘯。

    那一次事件,可以說成為了整個大光國運的轉折點,短短兩年事件,凶狄南下,皇帝楊祿駕崩,七皇子楊傑謀篡皇位,偌大的一個大光國從此四分五裂,再也不複當年盛世。

    曆史的車轍痕跡永遠是那樣驚人的相似。大越國,這個大光南方的偏遠小國似乎正在複製大光倒下時的痕跡。

    楊易轉頭看著猴尖兒道:“素格力的信函送出去了嗎?”

    猴尖兒點了點頭,笑道:“已經送往大越國,素格力不但按照殿下的吩咐汙蔑其受傷和失蹤之事乃是素喀所為,而且還懇請其父皇嚴加懲治素喀。”

    在楊易和陸元良連哄帶騙之下,素格力如今已經堅信是他的兄長要謀害自己,楊易隻是好心將其救了下來。

    其實倒並不是素格力這人太傻,而是爭奪皇位這種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猜疑的話題,哪怕素格力和素喀的關係再好,也依然無法無視曆史上那些為了皇位,而手足相殘的事實。

    素格力會懷疑素喀這隻是一個人之常情的事情,同樣,素喀也不會坐以待斃。在權利和生命的雙重誘惑之下,再堅固的兄弟之情也隻會變成一道紙糊的牆,吹彈可破。

    楊易看著占了半個屋子的大越國沙盤,摸了摸鼻子,笑道:“等著吧,要不了多久,素喀就要反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