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生教

字數:3382   加入書籤

A+A-




    楊易疑惑的看了眼董轅,不解的問道:“我何時將百姓拒之門外,不顧他們的生死了?”

    董轅似乎有些激動,往前走了一步,鐵牛以為他要攻上前來,也是往前邁了一步擋在楊易身前。

    不過董轅卻沒有再往前走,而是盯著楊易,有些激動道:“如今綿州府外的大闕山上數千百姓正在飽受饑餓病寒的折磨,你卻對他們不聞不問,還將他們往大山裏趕,此舉和那些暴吏昏官有何區別!”

    楊易皺了皺眉頭,凝道:“大闕山?”

    大闕山乃是阻隔蜀中與外界一道巨大憑證,連綿千裏,不但山勢險要,迷林叢叢,而且猛獸毒蟲,泥沼瘴氣多如牛毛,即便是蜀中最有經驗的老獵手也不敢輕易的踏入大闕山之中。

    大闕山脈是一片真正的原始森林,在蜀中百姓眼裏那裏就是地獄,是所有人類的禁地,這麽可能有數千人跑到大闕山中去?

    楊易看了眼董轅,忽的想起董轅方才說的那番話,以及董轅此人並非蜀中人,有些吃驚道:“你說的那些人是翻越大闕山進入蜀中的?”

    董轅聞言,似乎有些悲憤的說道:“半年前,我們聽聞大光蜀王在蜀中廣施仁政,善待百姓,走投無路之下,不得不跨越魔域一般的大闕山,千裏跋涉,曆經千辛萬苦來到這裏,卻不想被你一道不接受非蜀中難民的旨意,拒之門外,如今那些百姓隻能在饑寒交迫中等死。”

    頓了一下,董轅雙眼已經泛起了血絲,死死的瞪著楊易又道:“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命啊,你怎麽忍心看到他們受如此磨難?你於心何忍?”

    楊易皺了皺眉頭,回身看向站在高台下的那個綿州軍軍官,問道:“可有此事?”

    綿州軍軍官頓了一下,回道:“回殿下,確有此事,一個多月前大闕山裏忽然走出許多黔州府來的難民,我們得到刺史趙大人的命令,將那些難民驅趕回了大闕山。”

    楊易點了點頭,皺著眉頭想了片刻,回過頭來對董轅笑道:“你想要救那些難民麽?”

    董轅死死的盯著楊易沒有說話。

    楊易又笑道:“有膽量的話,就跟我來。”

    隨即楊易也不再理會董轅,轉身走下高台,對綿州軍軍官道:“前麵帶路,去綿州刺史府。”

    軍官得令,連忙招呼士兵們護著楊易走出了驛報館。

    鐵牛和猴尖兒二人看了眼獨自站在高台上的董轅,也是笑了笑不再理會他,轉身跟著楊易走了出去。

    董轅有些錯愕的站在原地,似乎沒有料到楊易沒有捉拿他,可是想到楊易臨走時說的那句話,董轅一咬牙,心下一狠,也匆匆的跟了上去,他想看看楊易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在綿州軍的護衛之下,楊易等一行人疾步而行,穿街過巷徑直往綿州刺史府行去。

    不過剛行到半路時,前方一大群人便相迎而來,原來是聞聽消息的綿州刺史趙修以及綿州府一眾官員趕來迎接。

    簡單行禮之後,楊易見這裏不是說話之地,便命眾人徑直來到了刺史府。

    進入刺史府的議事大廳,楊易坐的上位,下方綿州府的官員以及將領以此就坐。

    下首的趙修見眾人坐定,起身拜道:“殿下駕臨綿州府,下官等迎接來遲,還望殿下恕罪。”

    楊易笑了笑,道:“趙大人嚴重了,本王隻是路過此地,隨便逛一逛,本不想打擾,誰不曾想遇到了一些小事。”

    趙修在一路上已經了解了驛報館中發生的事情,麵色有些不自然道:“下官管製不嚴,使得賊人讓殿下受驚了,下官一定嚴加查辦。”

    楊易擺了擺手道:“趙大人無需如此,隻是些許小事,不足掛齒,對於綿州府的辦事效率,還是值得肯定的。”

    方才從董轅大鬧驛報館開始,無論是衙役還是巡城軍卒,都在短時間內趕到了案發地,若非董轅此人武功太高,一般賊子早就束手就擒了。

    楊易頓了一下,又問道:“趙大人可知道黔州難民之事?”

    趙修也並不驚慌,一拱手,徐徐回答道:“下官知曉,一個多月前,大闕山中開始湧出一些不知從何地來的難民,最開始人數不多,下官也就下令將這些難民放入收容衙門。可是後來,山裏走出來的難民越來越多,數量竟有數千之眾,而且大部分饑荒麵瘦,甚至還有病疫纏身的。

    下官不敢自作主張,當即將那些難民驅趕回大山之中,並同時向成州府上報了這裏的情況。”

    趙修此人年過五十,在蜀中為官多年,陶庸當政時期便已經是綿州府州司馬。此人為官比較中庸,不貪圖財富權利,也不過於追求功績政業,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屬於非常保守的老派官員。

    在處理黔州難民這件事上,趙修也就用了個模棱兩可的辦法,將事情的決定權拋給了成州府,即便楊易不滿意他的處理方法,也挑不出什麽理由來問責。

    楊易點了點頭,也並沒有妄下結論,又問道:“趙大人可查清楚為何會出現如此多的黔州難民?”

    趙修回道:“回殿下,下官也略有耳聞,此事當是黔州府的長生教塗炭黔州所造成的。”

    “長生教?”楊易眉頭一皺,一聽這名字就知道這教派並不是什麽個好善於的東西,一般來說隻要掛帶著”長生“二字的事情,基本上都會充滿了欺詐的氣息。

    隻聽趙修解釋道:“長生教起源於一百多年前,是由煉丹術士創立的,教義信奉安樂長生。本來此教一直在大光眾多教派中不溫不火,在中原地區也生存的極為困難,後來其教逐漸將重心偏向貧瘠的大光南方,卻因禍得福,教眾成倍的增長。

    黔州府便是長生教最為繁盛的地域,最昌盛時,黔州府十戶百姓便有七戶信奉其教,教眾多達三十餘萬,包括黔州府許多官員將領,也都是他們的信徒。

    也因此,長生教勢力逐漸開始影響黔州府的政局以及軍隊,直到數年前先皇駕崩,天下大亂,長生教就更是肆無忌憚,如今的黔州府已然是長生教的天下,掌教吳煥成為那裏最有權力之人,手握整個黔州府的生殺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