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秦州博弈
字數:3233 加入書籤
.la”
朱政岩道:“下官與劉安曾經是國子學同窗,關係不錯,一直以來也有書信往來,不敢保證能成功,但可以試一試。”
楊易立刻明白這朱政岩的用意,堂堂黔州刺史卻被吳煥架空,這幾年活的如同行屍走肉。其實這也是黔州各地朝政官員的真實寫照,心惡之人成為長生教的走狗幫凶,心中尚存善念的官員也隻能迫於長生教的權勢,忍氣吞聲成為其走狗,而那些正直的官員經過長生教幾年的迫害,早已經死的死,逃的逃。
朱政岩能一直坐在黔州刺史這個位置上,他肯定和長生教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雖然楊易此時沒有將他拿下,不代表以後不會秋後算賬,因此這家夥想要戴罪立功。
楊易輕輕的點了點頭,如果朱政岩真的能說服秦州歸降,且其沒有犯過滔天大罪,楊易是不介意對他法外開恩的。
“好,那本王就全權委托朱大人前去秦州遊說,告訴那秦州刺史劉安,如果他心存百姓,不忍生靈塗炭,就應該做出正確的選擇。我楊易許諾,隻要他歸降,他的官位不但不會丟,我還會加封其為秦安伯。”
說完楊易又轉頭對沙馬乃古道:“乃古,你即刻調集八千山地軍將士北進,在秦州邊界對其施壓,配合朱刺史。”
朱政岩喜道:“殿下軟硬兼施,相信劉安定然會感受王恩,率眾歸降。”
楊易又想了想到:“朱大人,楊易還有一事相求。”
朱政岩拜道:“殿下言重了,隻要朱政岩能做到的,定然傾盡全力。”
“在我們蜀軍援軍到來之前,兵力匱乏,我需要黔州府府兵幫助我剿滅長生教餘孽,收複失地,還望朱大人鼎力相助。”
朱政岩一喜,現下吳煥逃去無蹤,長生教高層頭目也是逃的逃降的降,說是去剿滅餘孽,實際上就是去受降維護治安而已,這對黔州府府兵來說簡直就是好差事,是送上門的功勞。
而對朱政岩個人而言,楊易委派給他的事情越多,就越說明自己有存留的作用,他的人頭甚至官位都可能保的住。
朱政岩被長生教壓迫太久,活的太憋屈,如今人過中年卻似乎突然迎來了機遇,連忙拜道:“下官以及黔州官軍謹聽蜀王殿下號令!”
楊易點了點頭,這樣的事情也是無奈之舉,地盤越來越大,戰爭也越來越頻繁,若是僅靠蜀軍和蜀中官員支撐,著實有些捉襟見肘。
天下的惡人是殺不完的,打天下有時候並不能將善惡分的太過於精細,在這個亂世中十個人可能有八個人曾經都做過或大或小的壞事,殺,是殺不過來的。
“亂世用重典”這種治世思路其實可以換一個思維來理解,並不是每個犯了小錯的人都要受到重罰,這樣隻會適得其反。
“處罰重惡之人,赦免小罪之刑”對蜀軍的擴張更加有利。
在這條政策思路的引導下,黔州府的局勢迅速穩定下來,甚至比楊易想象中的更快。
對於人數龐大的神教軍,楊易經過篩選過後,留下了近三萬餘人,不過這三萬人雖然在戰力上還不錯,楊易卻不打算在短時間內使用這支軍隊,原因很簡單,這些人的思想有問題,其中不乏有許多長生教的狂教徒。
而這種情況下,自然就輪到了楊易新成立的“五經衙門”出馬的時刻了。
五經衙門,實際上就是楊易前世記憶中的政治部,負責黨和軍之中的政治思想工作,當然,楊易沒有成立什麽黨,所以五經衙門的主要工作對象就是官員和軍隊。
這群神教軍降兵在沒有經過思想糾正之前,楊易是不敢用他們的,很容易給自己惹出大亂子,所以楊易給五經衙門的下了命令,兩個月之內神教軍降兵除了常規的軍事訓練不會有任何軍事實戰任務,他們就老實的待在軍營裏接受思想教育。
楊易不期望這些神教軍士兵能明白什麽正義之類的大道理,隻需要他們明白,他們是為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而活,而不是為了某個並不存在的神而活。
蜀軍的援軍比自己想象中來的更快,原因很簡單,在董轅他們那一批傷兵回到蜀中將黔州府的戰況告訴陸元良之後,陸元良已經開始讓援軍準備就緒了。
楊易的命令到達蜀中,一萬多蜀軍立刻跨越大闕山向黔州開進,這也讓楊易再次感受到了和聰明人一起做事情,著實輕鬆愉快。
大闕山行軍路線在經過陸元良這幾個月不間斷的維護和擴充,現在已經成為一條非常通暢的官道,也正因為如此,這次前來黔州的不光是蜀軍,還有成群結隊的蜀中商戶以及他們帶來的大批貨物和物資。
蜀商在經過大越國之戰以後,已經和楊易達成了相當程度的默契,楊易開疆拓土,為這些商人開辟出可以帶來豐厚利潤的領地。而這些商人除了繳納應有的稅務以外,還需要義務幫助蜀軍和楊易宣傳,讓占領地的百姓盡快的接納楊易這個蜀王。
這是一件雙贏的事情,楊易的名聲好了,社會安定,商賈們做起生意來自然就是財源滾滾。不過為了防止這些貪婪的商人被高額的戰地利潤惹紅了眼,楊易對糧食,鹽巴,棉布這一類普通百姓生活必需品進行了嚴格規定,堅決不讓他們表露出商人發國難財的醜惡嘴臉。
當然,在珠寶,瓷器這一類奢侈品上麵,楊易就沒有太多的幹涉,讓那些有錢人心甘情願的捐出一點稅來不失為好事。
楊易建立的這一套軍商互助體係很快在黔州便見到了效果,本來長生教在黔州這麽多年就欺壓百姓,作惡多端,再經過蜀商們無處不在的宣傳,黔州百姓逐漸接受了蜀軍,有時候蜀軍平叛歸來還會出現百姓夾道歡迎的場麵。
唯一讓楊易頭疼的是秦州府方麵卻出現了一些紕漏,那秦州刺史劉安似乎顯得極為扭捏,根據朱政岩回饋的消息,劉安沒有對楊易表現出太多的抗拒,卻也沒有答應歸降,似乎有什麽顧慮。
楊易放下朱政岩的信函,冷笑道:“哼…如果我沒猜錯,李岑的使者現下鐵定也在秦州城中,這個劉安是在給自己博取更豐厚的籌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