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隔空對話

字數:3474   加入書籤

A+A-




    肖烈道:“我等何嚐不知,前日宗洹老將軍帥六千人再次想突進小石原時,被凶狄人伏擊,不但損失慘重而且連宗老將軍也中了飛矢,隻能回道家中養傷。”

    慕容思南道:“那我們再去救援,豈不是羊入虎口,正好中了凶狄人的奸計?”

    眾人沉默不言,楊易卻是咬牙道:“救!必須救!即便是刀山火海,也必須將飛將就出來!”

    “可是殿下…”慕容思南擔憂道。

    楊易擺了擺手,堅決道:“莫要多言。”隨即回身對許仁和肖烈命道:“並州如今還有多少兵力?”

    許仁回道:“並州城原有萬餘人,這幾日我等又將青州方向的兵力調了回來,總共有三萬餘人。”

    楊易想了想道:“點一萬人馬,隨我前往小石原一探虛實!”

    “遵命!”

    小石原,並州北部的一處亂石荒原,此處地形極為複雜,亂石林立,非常容易隱藏伏兵。

    三日前,並州老將宗洹率軍欲要解決被圍困的王飛將,剛行入亂石當中,四周便伏兵四起,大敗而歸。

    楊易率領萬餘兵士來到小石原入口,看著眼前亂石聚集的場景,頓時眉目緊皺,光看亂石當中安靜異常,鳥獸絕跡,便隻知道這些奇形怪狀的大石頭後麵不知道藏了多少凶狄伏兵。

    在小石原入口徘徊了許久,楊易根本找不到突進去的辦法,慕容思南說的不錯,凶狄人此戰做足了準備,若是冒然殺入,無異於羊入虎口,不但就不出王飛將,反而會搭進去更多人的性命。

    正自惆悵,忽然,小石原一處較高的山頭之後出現了一麵錦旗,幾人麵朝楊易等人此處登高而望,當下一人羽扇綸巾,一身中原文士打扮,身後簇擁著一群強壯的凶狄武人。

    眾人正自疑惑,忽聞山頭之上的人齊聲高呼道:“蜀王殿下可否上前一敘!!”

    楊易一驚,自己剛剛達到並州,凶狄人竟然就已經知曉,看來他們的消息非常靈通。

    “殿下,唯恐有詐,不可上前。”慕容思南連忙道。

    楊易想了想,道:“喚幾名嗓門兒大的軍士過來與我傳話。”

    慕容思南聞言連忙尋了幾名軍中嗓門兒大的軍士過來,還正了一套簡易的喊話筒。

    “問問他,來者何人?”楊易凝道。

    “來著何人!!”

    “來者何人!!”軍士們齊聲喊道,聲音在山穀中回蕩,傳播甚遠。

    山頂上那中原文士笑了笑,對身旁的凶狄武士說了幾句話,隨即那幾個凶狄武士齊聲道:“山穀村人,不足為道!”

    楊易冷冷一笑,早已看出來人是誰,道:“駱先生好生謙虛,你為凶狄人賣命多年,忘祖遺宗,連自己的性命和師門都不敢說,想來也是羞愧所致。”

    那中原文士正是鬼穀傳人,陸元良的師兄駱承誌。

    駱承誌聽聞楊易的諷刺之言,並不生氣,反而笑道:“遠來即是客,蜀王殿下千裏迢迢前來北地,承誌特意前來迎候,何不入穀來飲上一杯。”

    楊易道:“駱先生言過了,哪敢讓前輩請酒的道理,再說凶狄人的馬奶酒難飲至極,和馬尿無異,喝之欲吐,駱先生這些年久居塞外,想來已經很久沒有嚐過我中原美酒的味道了,何不下來與晚輩痛飲一番?”

    楊易這句話自然是在嘲諷駱承誌為凶狄人賣命,以駱承誌現在的身份,想要喝哪裏的酒都不會太難。

    駱承誌聞言笑道:“久聞蜀王殿下言語過人,常人所不及,今日一見果真名不虛傳。”

    “在下隻是一個黃口孺子,隻能作口舌之爭,若是論戰術兵法,遠遠比及駱先生。此番駱先生背棄盟友,暗取並州,厚顏無恥而麵不改色,著實讓晚輩佩服之極。”

    楊易說的刁鑽刻薄,隻希望自己的言語能激怒駱承誌,讓他領兵出來與自己一戰。

    不過駱承誌既然是名揚天下的鬼穀傳人,有怎會被簡單的言語所激怒。

    “殿下言過了,在下才疏學淺,莫說殿下拋棄祖業,遠遁蜀中開創出一番雄大偉業,非常人所能媲美,便是我那師弟元良就智勝我許多,在下這點薄智,在殿下麵前當真是班門弄斧一般。”

    楊易見自己言語無法激怒駱承誌,也不想再和其浪費口舌,命兵士們喊道:“駱先生若是要論家常,咱們改日尋一好時光,舉杯對酌,此時此刻,您還是有話就說,有屁就放的好。”

    楊易也知道駱承誌出來絕對不是和自己玩潑婦罵街遊戲的。

    駱承誌扭了扭手中紙扇,笑道:“蜀王殿下千裏跋涉,遠遁千裏前來北地解救結拜兄弟,當為大仁大義,為天下人所稱道。”

    楊易知道駱承誌話未說完,沒有做聲。

    果然,駱承誌又道:“這些年來,王家一門在大光北地擁兵自重,拒不聽帝都號令,實乃逆賊所為,我凶狄天汗聞聽此事頗為惱怒,特地派兵前來幫助大光平定叛逆。殿下極為王室,當感激才是,為何卻要助紂為虐?”

    楊易冷笑道:“且不論王家一門駐守邊疆,抵禦賊患,有普世之功,即便青並有異,那也是我大光的事情,輪不到外人涉足,你們凶狄人還是趕緊回你們的大草原去,該放羊的放羊,該割草的割草,莫要傷了兩國和氣。”

    駱承誌卻又道:“如今王怔一家老小盡在老夫的掌控之中,生死便是揮手之間的事情,老夫有一個好提議,不知殿下有沒有興趣?”

    駱承誌也不等楊易回應,又繼續道:“青並二州乃大光戰略要地,更是大光唯一的育馬之所在,如今殿下既已得了青州,你我何不就此罷休,你得青州,凶狄獲並州,豈不皆大歡喜之事?”

    楊易等人聞言麵色突變,尤其是許仁和肖烈一眾並州將領,皆是心中大驚。

    沒有人不知這是駱承誌的調撥之言,可是,這件事情就不能細想,若是仔細想來會發現楊易如果不救王家人的話,他真的可以得到極大的利益,即便按照駱承誌所言,與凶狄分化青並之地,那也是憑空得來的大利益,著實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