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泥潭悍將”
字數:3417 加入書籤
大光305年。
這一年蜀中迎來了難得安寧,南北戰線的穩固使得楊易有了一個短時緩和期,因此楊易決定短時間內不會大興戰事,並且借此寶貴的時期對治下各方領地的政事進行梳理。
出了大越國已經開始緩緩推動的新政乃是重中之重以外,剛剛經曆戰事的邛州丶青州,以及年前才攻克下來的文州之地也是楊易治政的重點區域。
不過即便楊易手中政務再繁忙,有兩件事他並沒有放下,一個自然是沒有必須抽出時間來陪自己的兒子堅兒。
說到自己的兒子,楊易總是會哭笑不得,因為隻要楊易抱起這小家夥,小家夥必定會在楊易的懷裏撒上一趴尿。楊易也是暴脾氣,索性自己抱堅兒時就是不墊上尿布,然後堅兒也會任性的給他送上一趴童子尿,搞得楊易無論洗多少次澡都會感覺自己身上總有一股尿騷味兒。
另一方麵楊易每天必定要辦的事情便是前去光明學院教學。
作為光明學院的榮譽院長,去年因為一整年的戰事,楊易耽擱下了許多課程,必須再最短的時間內把課程補回來。
楊易這也是無奈之舉,他本身就不是一個什麽當老師的料,然而整個蜀中乃至整個世界可能也隻有他能教給那些學子們後現代的文明學識,由不得他不去親力親為。
東南之地的寒冬來的快去的也快,轉眼就快到了冬去春來的時節,冬季的雪水就要開始融化,幹涸的橫川河也要再次洶湧澎湃起來。
楊易已經有五六日沒有回王府了,這幾日他率領百十位光明學院的學子一直都在橫川河的魚嘴灣工地上忙活。
魚嘴灣水利工程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從山體中開鑿出的內江已經從東西兩頭匯聚,隻要打通最後一處切口便能大功告成了。
然而這最後一處切口卻也是最難攻克的一個地方。
切口鑲嵌在兩山之間,幾乎沒有泥塊,全部是最堅硬的固石。在沒有大型機械的時代想要完全靠手去刨掘,恐怕挖上一兩年都不一定能挖通。
枯水季馬上就要結束,一旦橫川河上遊大山中的積雪融化,那麽魚嘴灣工程想要重新啟動恐怕又要拖上一年。
楊易等不了,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
經過去年的一番混戰,關中的楊傑以及中原各路諸侯都損耗不小,每一個人都抓緊時間在舔傷口,蜀中也好不容易得來了這麽一個戰事的緩和期,待諸侯們傷口愈合,大戰亦將接踵而至。
而且還有一個更加壞的消息,那就是幾年前梳理過的橫川河河床線又再次抬高了起來,如果魚嘴灣工程無法在夏水到來之前投入使用的話,沉寂數年的橫川河很可能在今年會給楊易帶來一個驚喜:摧毀楊易好不容易在成州普及的雜交水稻種植。
楊易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承受不起,蜀中百姓也承受不起。
因此在和周工乙以及溫濟淮商量過後,楊易決定對內江進行爆破。
這次爆破可以說難度非常大,想要炸開整個山體缺口所要用及的炸藥數量極為龐大,五指山從來沒有同時操控過如此數量的炸藥。而且更加困難的是爆破既要炸開缺口,又必須保證不傷及河道兩岸的山體。
如此浩大的爆破工程即便放在楊易的前世現代社會,也絕對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事,更不要說在這毫無經驗又缺乏機械設備的古代。
“炸藥少了炸不開山體,炸藥多了會炸垮兩岸的河道導致整個前期工程毀於一旦,而且炸藥爆破的方向也要掌握的極其準確,必須讓山體向地勢較低的西麵倒,否則會出現上窄下寬的形狀,對以後內江的排水產生極大的阻力。”
溫濟淮在一張精確的水利工程圖上一邊用手指筆畫,一邊講述出自己的觀點。
楊易眉頭緊皺,靠在桌旁沉凝半響對一旁的周工乙道:“老周,你怎麽看?”
周工乙聞言道:“我們研究所所有相關技術人員經過幾天的討論,認為此次包括最好的方案便是殿下您提出的鑽孔爆破法,具體實施方案我們還在抓緊時間實驗。”
楊易道:“給你們五天時間,必須出結果。”
“五天?這…”周工乙為難道。
如此大的爆破工程,三天出方案實在是有些為難人了。
楊易無奈道:“沒辦法,上遊的雪水已經開始融化,我們最多隻有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頓了一下,楊易又道:“光明學院的學子裏劉文徵的兒子劉端對力學研究非常有天賦,還有一個叫曹禾的小子,是綿州知事曹政的長子,在火藥掌控上也很是熟練,你都拿去用。總之你要錢我給你錢,要人我給你人,無論如何必須在最快的時間定製一套可行方案出來,能行麽?”
周工乙猶豫片刻,最終一咬牙道:“行!”
楊易點了點頭,又轉身對溫濟淮道:“濟淮兄,老周那邊製作方案的同時你這邊也要同時開始運作,將內江河道清理幹淨,所用所需的設備全部就位。我再抽調五千成州軍過來給你用,一旦爆破成功,務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內江給我打通。”
溫濟淮鄭重的點頭道:“放心吧,隻要炸通山體,便是拚上我溫濟淮這條老命也一定在夏水到來之前完成魚嘴灣工程!”
楊易擺了擺手:“不要說什麽拚命,命是最金貴的。此次雖然咱們在和時間賽跑,但務必要記住首先要保證的就是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周工乙和溫濟淮二人一起拱手一禮:“屬下知曉。”
楊易點了點頭,有些累的坐在椅子上輕輕揉著太陽穴。
溫濟淮擔心道:“殿下,這裏有我和周大人看著,您回府休息去吧。”
楊易擺了擺手道:“都咬咬牙吧,咱們辛苦這幾日造福的可是蜀中千萬百姓…”
溫濟淮和周工乙還想再行勸說,楊易卻戰了起來道:“咱們再都內江口去看看測量進度,我還是有些不放心。”
溫濟淮與周工乙無法,隻好跟隨著楊易往內江行去。(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