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委

字數:6061   加入書籤

A+A-


    “少爺, 二老太爺說讓你將那件東西毀了,不要再讓它重現天日。”忠伯休息後, 方睿軒將他帶到書房談事情。

    方睿軒一聽這話心裏一驚,差點吐出血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呀!

    方睿軒知道他反應這麽強烈是原主最後殘留的那絲情緒在作怪, 但是心中卻也同樣覺得氣憤。

    隻是因為那個東西,那群人竟然就狠心滅掉了安平村上百口的人。

    原主所在的方家祖上住在京城西郊, 曾經出過首輔, 和許多大官。前朝末年,持續了將近百年的亂

    象。當時方家的家主高瞻遠矚政治眼光十分敏銳, 他預感道了戰亂苗頭, 將族中的一些優秀子弟偷偷送出了京城,安置在了嶺南深山之中的安平村。

    一百五十多年過去,當初方家的人一代代繁衍生息到現在人數上占據了安平村的大半, 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耕讀之家。

    而京城方家的人,當時被戰亂波及, 如今隻剩下那麽幾個後人, 和嶺南的方家也斷了聯係。

    今朝建立後,經過□□和太宗兩朝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天下大定後, 嶺南方家的上任族長,也就是原身的父親才允許族人出仕,科舉做官。

    原身更是同齡人之中的佼佼者。十一歲中了秀才, 十五歲舉人,十六歲打算赴京趕考的時候,母親去世,出孝後娶了一個妻子,次年生下一子取名方澤宇,當年冬天其父又壽終正寢,隻得再守孝三年。

    族長之位暫由族中輩分最高的,原身的二爺爺代理。

    在原身的兒子兩歲的時候,嶺南遇到了幾十年一遇的旱災。災情其實早在一年多年前就在一些小縣城開始了,官員為了政績隱瞞了此事,並且向百姓加收各種稅,一時之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

    等災情蔓延到安平村的時候,局麵已經控製不住了。原主急忙到縣城尋找門路,帶族人前去京城避禍。

    他在縣城四處托關係,奔波多時,終於從自己曾經的同窗那裏租到了一條船,因為民亂十分嚴重,且在藩地就藩的安王當時想要造反,安王私下裏派出了很多人到民間煽動百姓,還在百姓中混入了許多的私兵,那家中有十數條大船的同窗也是聽聞此事才要帶著全家人到京城避禍,隨便賺取一筆逃命錢。

    原身留在城裏注意局勢,讓忠伯回去給現在的族長也就是原身的二爺爺報信,安排族人盡快來縣城坐船離開。

    而在忠伯回去後,遠遠地就看到安平村早已經化作了一片焦土。

    忠伯當時不敢靠近村子,到了晚上的時候,偷偷從另一個入口潛到方家祠堂下的地窖中,找到了被藏在地窖下一個暗室中呆呆傻傻的方澤辰和已經奄奄一息地方睿楓。

    他請忠伯將讓祖父也就是族長生前的遺言轉述給原身,並且請原身撫養他的兒子後就斷了氣。

    忠伯還想繼續尋找原身的妻子和孩子,卻被守在旁邊的暗哨發現了蹤跡,之後就一直帶著方澤辰東奔西走躲躲藏藏的。

    原身在縣裏等候忠伯多時,船快開了還不見有人來後,回了一趟方家,看到的便是滿目瘡痍的情景,一時氣血攻心,險些暈厥。

    那些暗哨都去追忠伯去了,原身幸運地避開了這一劫難,將村民和方家眾人合葬了一起,為他們合立了一個大的墓碑 ,將他記得名字的人都一一刻了上去。

    之後原身沒有離開嶺南,小心翼翼地四處尋找忠伯和方家可能存活下來的其他人。

    這在期間朝廷不到三個月就平定了叛軍,誅了首惡。

    原身竟也跌跌撞撞地活了下來。

    在老家附近尋找一年多未果後,就離開了嶺南,前往京城。當初他和村人約定好的避難地方就是京城,也許有人過去了也不一定。

    而忠伯則是在民亂結束的時候,就帶著方澤辰沿路乞討趕赴京城。

    他四處找不到方睿軒的蹤跡,以為方睿軒當初跟著大船去京城了。

    兩年的時間,忠伯也隻堪堪帶著方澤辰到了臨城縣,離京城還要差上好幾百裏的路。而原身卻被他們落在了身後。

    原身到達柳家村的時候,已經是心力交瘁、心肺衰竭。在柳生門前暈倒以後,沒了生息,才被突然猝死的方睿軒占據了身體。

    原身的身體,其實也不必柳生強上多少,方睿軒花了許多時間才慢慢滋養回來的。日後若是不好好珍惜,對壽命可能都會有妨礙。

    而嶺南方家懷璧其罪之說,起因有二。

    一是安王看中了方家的東西,想要搶奪到手。二則是方家的糧食,讓處於饑荒中的流民十分垂涎。

    這兩件事情任何一件都已經足以成為方家的催命符。

    方睿軒和忠伯各自談論過二人的經曆後,方睿軒壓下 了原主的情感,隻覺得唏噓。

    一個耕讀世家,竟然有那樣令人眼紅的東西。方家的人都不簡單呀。

    “忠伯,這些日子你先好好休息一下,我明日請大夫給調理身子。你在方家做了這麽多年的事情,最後妻兒也沒有保住,是方家對不起你,日後讓澤辰認你為幹爺爺,為你養老吧。”

    “少爺,這使不得呀,老奴隻是個下人,哪裏可以做澤辰少爺的爺爺。”忠伯哽咽地道,方睿軒有這分心已經讓忠伯心中萬分感激,到底不敢做出這樣不分尊卑的事情。

    “你這段時間的相護之情,辰兒和方家都會感念你一輩子的,怎能再讓你做下人。”方睿軒道,這個老忠仆合該安享晚年才對。

    “這老奴做了一輩子的活兒了,現在少爺,不,現在應該是老爺了才對,老爺不讓老奴做活,老奴整天無所事事覺得渾身不得勁。”忠伯操勞了一輩子,最是享不起這樣的清福了。

    方睿軒看著他幹瘦的樣子,心中有些發酸。

    “學堂上課還缺個打鈴的人,園中也有一處菜地,忠伯現在若是無事,可以先去做這些清閑的事情,等身體養好了,我再給你安排其他活兒。”方睿軒無奈地道。

    第二天一早,方睿軒便讓穀粒駕著牛車,帶著忠伯和方澤辰去縣城檢查身體了。柳生肚子大了,方睿軒也不敢帶著他到處跑,就把他留在了家中。

    出發前還特意給學堂的學生布置下了一整天都寫不完的作業。

    到了濟和堂後,方睿軒就被那個沒有搞清楚狀況的坐館老大夫劈頭蓋臉罵了一頓。

    “這麽小的孩子,都看不顧不好,怎麽做大人的。再這麽被你養上幾年,還不知道能有多少活頭。”

    方睿軒想解釋,古大夫不給他開口的機會繼續罵道。

    “生了樣子不養,還不如不生,看看這手都成什麽樣了。”古大夫檢查方澤辰的手背時,左手背上有潰爛的跡象。

    昨天晚上方睿軒柳生給方澤辰洗澡的時候已經發現了,想著今天來看大夫,還是讓大夫來給處理的好。

    要不是知道這古老大夫醫術好,方睿軒是真不想受這份閑氣了。

    牛人總是有一副牛脾氣。

    古大夫檢查過方澤辰的身體後,考慮到方澤辰年紀小,沒有給他開藥方,而是開了藥膳。

    而這時候,問題又來了。

    藥膳方子是古大夫的師父傳給他的,除了他的徒弟外是不能給外人的。

    古大夫想要方澤辰每天來這裏喝藥膳。

    而柳樹村離縣城遠,方睿軒又不可能每天陪著方澤辰來喝藥膳。

    “我這藥膳方子不外傳,要不你天天帶著他來,要不你們就住在醫館。”古大夫頑固地道。

    方睿軒氣得牙癢癢地。

    方澤辰是因為受了刺激形成的後天自閉症,隻要好好照顧引導,還是有康複的希望的。而他現在作為方澤辰的唯一親人,怎麽可能讓一個小孩子住在醫館這種地方,就算有忠伯陪著,也免不了讓小孩子覺得被拋棄了。

    “大夫,你這藥膳,你那藥童會做吧。將他給我吧。”

    “這可不行!沒有了童兒,誰來給我打下手。”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想怎麽樣!”方睿軒咬著牙道。

    這時候曾經去過方家的張大夫,出診回來,見到此種情況連忙上來和稀泥。這古大夫不認識方舉人,他可認識呀,要是讓東家知道這倔老頭得罪完王舉人又得罪了方舉人,他也要跟著倒黴。

    在張大夫的勸和下,古大夫終於同意將藥童借給了方睿軒給方澤辰煮藥膳,為期兩年。這兩年間方睿軒要管吃管住,每個人還要給那藥童四百文的工錢。

    方睿軒看那老頭還算講理,就同意了這個要求。

    回去的路上,百無聊賴的方睿軒抱著方澤辰抓著他的小手晃來晃去的。

    “童兒,你除了會煮這種滋補身體的藥膳,還會不會做適合懷孕的人吃的。”方睿軒問道。

    “會的,師父曾經教過我。”十四五歲的少年回答,“但是師父也說了,舉人老爺要是讓我做額外的事情的話,還得加錢才行。”

    方睿軒:……。

    說好的醫者仁心、懸壺濟世、救死扶傷呢?

    作者有話要說:  ###我與存稿君二三事###

    存稿君:我昨天沒在,聽說有小天使想我了。

    作者君:是呀,你昨天去哪裏了。

    存稿君:我去打工掙錢了(內心:作為一個養不起自家小受的小攻,我實在太渣了)

    作者君:哦,那記得把那天聚餐的錢還給我。

    存稿君:(委屈)親親,你這都要和我計較嗎?

    作者君:你不是一直想要當小攻嗎,有你這樣還要靠老婆養的小攻嗎?

    存稿君內心收到一萬點傷害,又跑去打工了。

    #######

    標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