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台灣,絕不能失守 (一)

字數:2616   加入書籤

A+A-




    兩國戰事一起,國政府立即宣布,台灣海峽為軍事敏感區域。 vw

    海峽立刻在事實進入封閉狀態。

    駐守在台灣海峽兩岸的國海岸部隊,已經配合空軍海軍,形成了犄角之勢。

    海峽好像一隻口袋。不冒絕險,日本人決不會鑽進來。

    依照台灣地區的防務設想,東部山區,易守難攻,任何入侵之敵都不會輕易選擇這個方向。

    日本人如來犯,很可能由北部西部攻入。

    打開突破口後,再在海軍空軍力量支援下,以裝甲部隊沿西部平原長驅直入。

    日本人最可能選定的突破口,即登陸部位,應在北部。

    從北向南,國人民保衛軍台灣前線部隊共以15萬人,布置了三道實體防禦線。

    另有20萬兵力,則為高度機動的預備隊。

    此時。2031年12月12日。楊立虎和他的副司令一道,再次檢視這三道防禦線正確地說,應該是立體成形的三道防禦。

    三道防禦皆以敵人已經登陸作為設想基點。

    在這三道防禦之外,最前麵,理應還有另一道機動防禦。

    這是設想,在敵人尚未登陸前,由航空兵海軍水水下艦艇海岸炮兵導彈部隊,甚至太空激光炮部隊設置的,幾乎全以進攻戰術為作戰手段的境外防禦。

    當然,這種防禦力量,在交戰時,是根據敵人運動的範圍和方向,隨時調配變化的。是以,可看作為一道機動防禦。

    這樣的防禦設置,亦是基於多年來國防部和軍事委員會戰備會議的一貫思想以陸基為主要依托建立防禦,基於我國遼闊的海防線和相對較薄弱的海軍力量因素作出的。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相對於世界一流武裝部隊而言,我國武裝部隊仍難以呈現全麵的積極的外攻型優勢能力。

    一旦戰事爆發,在大批敵人登陸之前,無論是台灣還是大陸,所謂防禦,應為整體性的對來自空的打擊力量的抗擊。

    屆時,敵人將采用大規模的以精確轟炸為主要手段的襲擊方式,為其登陸占領作全麵準備。

    而我方,因為有太空部隊和導彈部隊航空兵部隊,可在相當程度減弱敵人的攻擊準備效果,並對敵人的空襲出發陣地實施有效打擊。

    這一階段過後,對於台灣,敵人勢必要采取登陸戰方式實施占領目的。

    早先,關於台灣防區的陸防禦步驟的設想大致如下:

    第一道海岸防禦線,以海岸炮兵的抵近射擊,海岸工事步兵輕重武器組成交叉火力;飛機俯衝轟炸掃射等組成絞殺式戰術手段。乘敵立足未穩,將其消滅於灘頭岸邊地帶。

    第二階段,敵進入我方大片領土之內,戰鬥大多將在平原丘陵地帶進行,重點是交通樞紐和大城市附近地區。這很可能是結合了空軍和各種火炮支援的坦克裝甲車大戰。猶如近代戰爭的肉搏格鬥,可謂拚殺戰。

    第三階段,在較為深廣的區域裏,以點麵結合的形式實施縱深防禦。包括切斷敵供給線,分割敵部隊,大部隊實施圍殲,運動戰為主結合陣地戰等等。這可能是較長時間的,在我被敵占領土地的對抗。

    無疑,這種總體防禦設想,明顯由近代戰爭戰略戰術的思維方式出發形成。但這種防禦設想,實際並不適合於台灣地區的防守。

    在不間斷的研究探討,一個思路漸漸得到認同:

    首先,台灣地區情況,與我國大陸沿海地區不同,距日軍海空軍威脅力量太近。

    其次,地域限製,在具有高科技水平的敵人強力突擊下,我軍無法禦敵於國門之外的話,也絕不可采取主動放棄退守的總體戰術。

    因為,無地可退。

    一旦幾乎縱貫南北的台灣西部平原被敵人穩固地占領,我軍退入東部山區,在這麵積不大的海島的與敵對抗,已經不可能形成縱深大,點麵結合的第三階段與敵對抗了。

    當我軍劣勢已成,隻能以遊擊戰與敵周旋時,台灣成了失守狀態,必須等待大陸的主力部隊渡過海峽,收複國土。

    這是一種最壞的,不能容許其出現的情況。

    如今,國軍隊完全有能力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vwhtlbook4141576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