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五出祁山

字數:378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鬼話三國——現代蒲鬆齡邪惡解說三國 !
    急促的馬蹄聲響徹洛陽街頭,在燈紅酒綠的夜洛陽格外刺耳,達官顯貴們伸著脖子看著一路風塵的信使揚塵而去,不知道出了什麽大事。自東吳稱帝,三國鼎立以來,戰事頻頻,但近三年來,吳蜀都在整理內政,卻少有戰事。即使偶有戰火,也自然燒不到洛陽。明帝驕奢淫逸,上行下效,整個洛陽奢靡之風漸盛,如今洛陽街頭夜夜笙歌一派太平盛世的景象,讓人都已忘記了自己身處亂世之中。
    邊關急報深夜傳入宮中,明帝正流連宮闈之色,不想這急報來得這般急,硬把明帝從床上拉起來了。明帝懷抱美人,讀罷急報,登時清醒了不少,一把推開懷中的美人:
    “更衣!”
    不多時,明帝的身影已經出現在禦書房,托孤四大重臣中僅存的司馬懿正垂立在禦書房聽侯明帝訓誡:
    “諸葛亮厲兵秣馬休養三年,這一次揮師北上,出兵三十萬寇邊,不容小覷,仲達可有退兵之策?”
    司馬懿見明帝言語間並無波瀾,心知明帝已有定計,當下答道:
    “臣夜觀星象,紫微星星芒漸盛,我大魏國運昌盛如日中天,反觀西川星芒漸弱,奎星犯太白,非是極兆。諸葛亮強逆大道,必是有敗無勝,臣願親往破之!”
    明帝點了點頭:
    “若你去,將如何應對?”
    司馬懿似早胸有成竹高深一笑:
    “退敵隻在一字。”
    明帝眉梢輕挑:
    “哦?哪個字?”
    司馬懿斬釘截鐵道:
    “拖!”
    明帝顯然深以為然,灑然一笑:
    “仲達所想正合聯意!”
    說至此處,正色道:
    “切記!不可輕舉妄動,諸葛亮這次苦心經營三年,大舉入侵,必是抱著必勝之心,絕不容小覷,更不可等閑視之。隻待其糧盡,必有退兵良機。”
    司馬懿看著這位因常年沉溺於美色麵色瘦削的少年,心中陡然生出一絲敬畏,想不到明帝在這樣的年紀便已具有如此過人的戰略眼光,很難想象假以時日魏國在這麽一位少年英主的帶領下會達到怎樣的地步。
    直到明帝又喊了一句仲達,司馬懿才恍過神來,見明帝滿臉關切地望著自己:
    “愛卿方才是怎麽了?可是有什麽不舒服?”
    司馬懿慚愧道:
    “陛下恕罪!老臣失態了!方才與陛下這番深談,讓老臣想起當年與先皇,似乎也是在禦書房,與先皇心有靈犀,後終平定禍亂。”
    明帝頗感愕然地淡笑一聲,這聲不鹹不淡的笑意讓司馬懿感覺自己像個傻瓜一般。司馬懿卻並不知道,明帝與先皇之間的芥蒂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外人所能理解的範圍了。
    三日後,司馬懿率軍奔赴長安督戰,為防情況有變,司馬懿施展地遁先行,當日便抵達長安進行布防。
    此番故地重遊,司馬懿的心境與此前大不相同,雖然同是接手隴西戰區,但這一次,卻再沒有刺頭與自己為難了。司馬懿順理成章地集長安各路諸將兵馬四十萬餘眾,計議布防於渭濱以對蜀軍的浩浩之勢。
    不多時,隴西戰區揚武將軍郭淮步入帥帳,郭淮落座後聽了片刻,便知司馬懿的算計,當即發聲:
    “若諸葛亮跨渭登原,接連北山,阻絕隴道,我軍確實大有可為。”
    司馬懿正是這般算計點頭笑道:
    “伯濟說得不錯,若非伯濟提醒,隻怕已被諸葛亮所乘,此地必當有個緊要人把守,方可保萬全。”
    說至此處,直視郭淮道:
    “伯濟可當此任?”
    郭淮應聲而起道:
    “末將自當盡力!”
    緊接著司馬懿又連發了幾個帥令,將隴西戰區部署妥當。
    安排既定,三軍齊動,會重兵於渭濱,擺好進攻架勢,欲與蜀軍一決雌雄。
    諸葛亮自斜穀到劍閣連布十數個大寨,旌旗飄飄綿延數十裏,見司馬懿拉開陣勢嚴陣以待,笑謂眾將道:
    “正欲他與我決戰,司馬懿果不讓我失望。”
    說至此處,不由爽朗一笑,眾將也紛紛附和一笑。
    諸葛亮笑罷方道:
    “若彼困守不出,則我等進取中原難矣。”
    薑維不無擔心道:
    “丞相,司馬懿兵多將廣,又有渭水阻隔,占盡地利,形勢嚴峻啊!”
    諸葛亮見眾將紛紛點頭,麵色凝重,都不言語,顯然都做此想,唯獨魏延麵露不屑,嘴角還帶著幾分張狂肆意,不由道:
    “文長可有定計?”
    魏延見丞相張口詢問,當即不敢怠慢,正色道:
    “司馬懿看似兵多將廣,實則外強中幹,若丞相予某一枝偏師暗取北原,絕其隴道,司馬懿四十萬大軍必不戰自亂。”
    諸葛亮沉呤道:
    “倒是個辦法,隻是司馬懿用兵深沉,隻恐其在北原早有安排。”
    魏延深知諸葛亮用兵保守,但兩軍對壘旗鼓相當,若不用奇兵,實是難以取勝。何況李平失勢,自己失了一個倚仗,這三年蜀國又無戰事,自己全無晉升,實需立下軍功扭轉局勢,若不出奇謀,何時能有出頭之日?自己出兵前曾夜夢額生雙角,卦師趙直曾給自己解夢: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
    趙直解夢在蜀國極富盛名,蜀國達官顯貴大都找其批夢,若依其所言,實是大吉之兆,此時若不用力,更待何時?
    諸葛亮話音方落,魏延便有應對:
    “若丞相趁敵立足未穩,速戰速決,北原必有機會!若丞相不放心,可引主力取渭水之南,以為疑兵。”
    諸葛亮點了點頭,心中便有定計,當即分魏延一萬兵馬去取北原,主力部隊則進攻渭南以為疑兵。
    次日,司馬懿得到探報蜀軍大舉進攻渭南,當即親自率軍趕往渭南。蜀軍分兵三路齊攻渭南,哪裏像是疑兵?分明是主力全麵進攻。司馬懿不敢怠慢,親自掛帥堅守渭南。
    卻說此時的北原,不出諸葛亮所料,司馬懿確有布置。郭淮早奉命在此布防,不過,時間倉促,防禦工事尚未搭完,郭淮根本沒想到蜀軍會這麽快就發動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