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踞瀘水抗敵

字數:3870   加入書籤

A+A-


    孟獲、忙牙長、阿什及幾個親衛縱馬揚鞭一路奔逃,唯恐諸葛亮反悔,這一口氣直跑了十多裏地,累得氣喘籲籲,坐騎實在跑不動了,才停下來休整。

    眼見蜀兵不曾追來,也未曾設伏,這才放下心來。

    蠻族尚武,素以此為榮耀,孟獲失手被擒,已是不光彩,被人抓了又放更是丟盡顏麵。當即叮囑身旁眾人不可說諸葛亮放了自己以免動搖軍心,隻說自己趁其不備反殺出蜀營。眾人自然也不敢違逆,何況這本就不是什麽光彩的事,又是頭領發話,哪敢不從,當即達成一致。

    但阿什卻不無憂心道:

    大王真要再與其決戰?”

    忙牙長在一旁道:

    阿什,你什麽意思?”

    孟獲目色中寒光暴現,不待阿什搭話,先狠聲道:

    自要與他再行決戰!否則,我蠻族怕是再無抬頭之日了!”

    阿什麵現憂色,欲言又止。

    孟獲見他神色冷哼一聲:

    阿什,你放心!某自有應對,管叫他有來無回!”

    孟獲一行一路上收集殘部,渡過滬水回歸本寨。待見到安祖,渾身狼狽,滿臉血汙,想起自己不聽安祖之言至此,更是滿臉羞愧:

    安祖高見!孟獲知錯了!日後再不敢自做主張!若非我等機警,逃出蜀營,隻怕早死在蜀營了!”

    安祖點了點頭:

    蠻王,諸葛亮乃仙門中人,你不敵他自是在情理之中,但日後且不可再輕易出兵。諸葛亮不熟地勢,又無糧草維係,定不能長久。”

    孟獲屬下卻道:

    安祖,我等失手被擒,那諸葛亮還送我等米食,全然不似缺糧的樣子,隻怕蜀軍此來是打算要剿平我等啊!”

    是啊!安祖,諸葛亮用兵如神,顯是極清楚我南境地勢。”……

    安祖見眾首領大多都對蜀軍極為忌憚,心思一動,不由冷笑:

    若如此,卻要與他好好鬥鬥法了!”

    眾首領麵麵相覷,他們雖敬服安祖,但連受挫折,卻是怕極了蜀軍,尤其是諸葛亮,隻覺得此人鬼神莫測,算無遺策,實是個可怕的人物。

    安祖見自己說完,眾首領仍麵帶疑色,知道這些人被諸葛亮的兵法奪了心神鬥誌全無,這種隊伍要如何再與蜀軍交戰?

    安祖將目光落在孟獲身上道:

    此事還需大王調度才是,若單憑咱們幾洞的實力與蜀軍相差甚遠,需得各部人馬齊心協力方可取勝!”

    孟獲拍胸脯許諾道:

    安祖放心!孟獲這就去辦!”

    孟獲令手下傳各洞、各寨首領來寨中商議,不多時,寨柵中傳來陣陣牛角嗚鳴聲,沉悶而激昂,此起彼伏。

    自孟獲統一大部西南後,便立下規矩,皆以牛角為呼應作為示警傳書之用。西南幅員遼闊,山路崎嶇,縱使是所謂的官道也不易奔行。而通過牛角的號聲作為簡單的示警、救援、集會便方便了很多,無論是在草原還是在高山,聲波可以傳播甚遠。而且,孟獲還建了許多號台,一旦有變,各號台也會相互響應。

    用不了一日,各路各寨均派出人馬集結在一處,就連阿會喃、董荼那等敗軍也派出兵馬。一時間,各色旗幟各類帳篷相互交錯,匯在一處,極是壯觀,粗略算來竟不下十萬之眾,這顯然是孟獲的積威所致。孟獲平定西南數年,雖未將諸部落真正納入麾下,卻莫敢不從,何況,之前安祖、孟獲已經知會了各洞。

    安祖令各洞將重兵集結於瀘水南岸,將船筏盡都靠在南岸,修建防禦攻勢,深溝高壘,憑瀘水之險阻擋蜀軍,意在將蜀軍困在瀘水。

    孟獲雖受了不少的傷,但他是蠻人,又未傷了根本,恢複得很快,經過幾日的休整,隻是留了些傷痕,但已不影響其殺場征伐了。

    卻說安祖將孟獲邀至帳中,孟獲見安祖麵帶憂色,不由道:

    莫非安祖仍覺不妥?”

    安祖點了點頭:

    各首領俱無戰心,諸部落皆無鬥誌,若這般下去,這場仗如何打的勝?”

    孟獲訝然道:

    安祖何出此言?隻要我等依安祖之策拒瀘水阻住蜀軍,他們勢難渡過滬水。況我南境之內天氣炎熱,沼氣漳氣起伏,條件極為惡劣,蜀軍肯定難以持久。我等隻需守住瀘水待其退兵,再趁勢掩殺,諸葛亮必敗!”

    孟獲言語間,自流露出殺場征伐的自信與豪情。

    安祖看著孟獲無知者無畏的樣子卻搖了搖頭:

    若不勝他一戰,待其退時,各部落士氣已喪,何談戰意?何況諸葛亮陰險詭譎,即使退兵,豈知不會中其奸計?”

    孟獲悶頭沉思,安祖所言,句句在理,不由頹然道:

    那依安祖之意,我軍必敗?”

    安祖灑然一笑:

    若依此而行,我軍必敗!但你既要老夫主事,自要為蠻王扳回敗局!”

    孟獲恭敬道:

    還望安祖賜教!”

    安祖擺手阻道:

    蠻王,你且守住瀘水,半月後,待老夫取破敵之器!”

    說至此處,又叮囑道:

    切記!不可讓任何人知道老夫離營!”

    孟獲自思,自己率十萬之眾拒瀘水以拒蜀兵,自己豈會連區區十五日都守不得?當即滿口答應安祖,並吩咐左右備言安祖在帳中暗布破敵良策,不準任何人打擾。

    安祖真的走了,孟獲不知道他去了哪裏,去尋找什麽利器,但他卻清楚自己該做什麽——穩定軍心,拒水抗蜀。

    孟獲雖是蠻人,卻非是莽夫,多年的戎馬生涯,他之所以能迅速崛起,天賦是一方麵,更重要的一方麵卻是他的韜略(當然,這隻是相對而言,相對於自幼便讀兵書的漢人,蠻人所謂的韜略更類似於野獸捕獵時的狡詐)。

    現在的蠻族兩次敗於諸葛亮之手,已經是膽戰心寒,士氣萎靡,孟獲必須安撫軍心。所以,他表現的極為放縱,日夜與眾首領痛飲,仿佛絲毫不畏諸葛亮一般。但與此同時,在孟獲的內心深處,對諸葛亮甚是忌憚,他的手下也正積極修建攻勢備戰,更加派了人手巡邏防止蜀軍偷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