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萬安草堂

字數:4289   加入書籤

A+A-


    老者抬手指向西方道:

    前方有一個山穀,丞相順著這山穀一直走,大約行二十裏處,便可見到一條溪水,此溪名為萬安溪。此水極具妙用,無論是中毒生瘡還是中了煙瘴毒氣,隻要在該水中沐浴片刻,便可解毒。那萬安溪前還有一座萬安草堂,堂前有一味草,名為薤葉芸香,隻要口含此草,則瘴氣難侵,可保大軍無瘴氣之擾。”

    諸葛亮深施一禮道:

    多謝先生指點!敢問先生尊姓大名?”

    那老者朗聲笑道:

    山野村夫,不足道也!丞相救人要緊!”

    諸葛亮又拜謝,轉身離開。

    天明、天亮望著那老者也深施一禮拜謝,待抬起頭間,那老者早已不見了。天明、天亮相視一眼,忙追上諸葛亮道:

    師父!那老先生不見了!不知是哪位神仙!”

    諸葛亮淡然一笑:

    自是位神仙,他既無意叫我等知道,我等隻要承下勾陳帝君這份情便是了!”

    諸葛亮一行回到寨中,諸葛亮令王平帶著中毒的蜀軍尋著那老者的指引,一路奔山穀而去。進了山穀,穀中山林清奇,花香鳥語,與穀外的惡劣截然不同,一派自然和諧,沒有半分喧囂。隊伍沿著山穀行了二十裏,正待向間,前方斥候回報:

    丞相,前方發現一處草堂,似有人居住。”

    哦?傳令下去,全軍就地休息!”

    吩咐罷,顧自下了小車,帶著天明、天亮前往斥候所說的草堂。

    一行三人來至草堂前,卻見草堂前有一塊用漢文書寫著“萬安草堂”的匾,諸葛亮麵色微皺道:

    此字狂放不羈,隱含霸王氣,與周遭的平和嫻靜大相徑庭,切要小心行事!”

    天明、天亮相視一眼恭敬道:

    弟子謹尊師父教誨!”

    天明上前叩門,不多時,腳步聲響起,卻見一個小童自草堂中露出頭來,見到諸葛亮忙站出來深施一禮道:

    想必先生便是漢丞相吧?”

    天明、天亮麵麵相覷,諸葛亮也微一愕然:

    正是!”

    那小童咧嘴一笑,深施一禮道:

    先生有請!我家主人恭候多時了!”

    話音方落,便聽得一聲高呼:

    有貴客來訪!有失遠迎!怒罪!怒罪!”

    卻見一個人高馬大的蠻人身披道袍快步由遠及近走來,聲音爽朗輕快,透著蠻人的豪邁。

    天明看著這個人在一旁小聲對天亮道:

    你覺不覺得這個人咱們好像在哪見過?”

    天亮聞言細細打量了一番眼前這個蠻人,其渾身健碩,虎背熊腰,卻並無蠻人身上與一俱來的那種凶煞氣,反倒有一種超然灑脫之氣。天亮想了半天,也未想到這個人究竟在哪裏看過,但正如天明所說,這個蠻人確實給他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孟獲!”

    正思索間,聽到諸葛亮自嘴邊吐出兩個字。

    天明、天亮聞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氣,渾身沒來由得緊張起來,眼前這個蠻人道士確實像極了孟獲。隻不過,這個道士雖然神形與孟獲一般無二,但渾身上下並沒有孟獲那般與生自來的戾氣,更沒有孟獲那種王霸之氣。也正是因此,雖然二人長得極像,天明、天亮一時竟沒能認出來。

    諸葛亮雖然麵帶笑意地看著這個蠻人,卻暗運道法查探周圍情況,故而隻是微微施了一禮,待確定周圍並沒有什麽軍事力量才淡然自若道:

    先生有禮了!”

    那漢子快步來到諸葛亮近前又毫無忌諱地上上下下細細打量了一番諸葛亮連聲讚道:

    世人皆言丞相風姿,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真有龍顏鳳儀之姿,確是當世難得的人物!難怪能聞名中原!”

    這看似粗莽的漢子捧起人來竟如此不吝言辭,讓諸葛亮大為訝然,當即連稱不敢。

    那漢子將諸葛亮請入草堂,分賓主落座,諸葛亮方道:

    敢問先生是?”

    那漢子爽朗大笑道:

    不瞞丞相,某乃孟獲之兄孟節!”

    諸葛亮顯然早料到其與孟獲大有關聯,卻沒想到其與孟獲關聯如此近,不免有些忐忑,但想到既是土地指點,當無惡意,心下稍安:

    原來是蠻王兄長……”

    孟節見諸葛亮神色自若便自笑道:

    丞相勿要多心!草民雖與孟獲是兄弟,但主張卻大不相同。二弟受人挑唆,不尊王化,強欲與王土一決高下。老夫久勸不得,便閉居此地,落個眼不見為靜吧。”

    諸葛亮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不待開口尋問解毒之事,孟節已然道:

    丞相來此是為了取聖水解毒吧?”

    諸葛亮連連點頭道:

    不瞞先生,某率軍踏入此地,治下誤飲啞泉,故特來討擾。”

    孟節忙吩咐童子帶中毒的蜀軍去解毒,王平這才將中毒的蜀軍帶至草堂,隨童子去草堂後的萬安溪授解毒之法。

    原來,隻要飲了這萬安溪中的泉水吐出口中涎水,再在泉中沐浴片刻,便可痊愈。

    蜀軍解毒的當,孟節向諸葛亮介紹了一番禿龍洞的環境。禿龍洞附近盡是蛇蟻蠍蟲,毒瘴起伏,所有的水都不能喝,隻能掘井取水方可飲用,更主動提出堂前的薤葉芸香可解瘴氣……

    諸葛亮對其大為感激,當下再無懷疑:

    先生此等高義!吾定當稟明聖上立先生為王!”

    孟節聞言卻搖頭道:

    丞相錯會了某!某若欲為功名,何至於避世於此?本是為避功名,豈會複貪圖富貴?”

    諸葛亮聞言恍然,他本以為孟節與孟獲衝突,方至此地躲避孟獲。若真是這般,由孟節出來主持大局,便再無須對孟獲客氣了,卻不想孟節竟也無意於功名,倒大出諸葛亮意料。

    諸葛亮不解道:

    那先生此舉……”

    孟節坦言道:

    丞相,舍弟造反,煩勞丞相萬金之軀深入不毛,孟節合該萬死,此舉全是代舍弟及數十萬蠻眾向丞相請罪罷了。”

    諸葛亮歎服道:

    先生義薄雲天,實為蜀國之幸!蠻部之幸!”

    說罷,深施一禮。

    諸葛亮本欲重賞孟節以感謝其活命之恩,但孟節堅決不受。諸葛亮便隻得做罷,辭別孟節,回往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