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四處求援

字數:4251   加入書籤

A+A-


    李輔、鄧賢都是修真中人,當夜便禦劍而去,他們卻不知,司馬懿早知對方不計一切代價搬救兵,一直密切關注著新城的一舉一動。李輔、鄧賢方飛出新城,他便知道了。司馬懿因此早就安排了二子隨時侯命,李輔、鄧賢剛一出城,二人便各追一人而去。

    次日夜,兩人陸續趕了回來,各自將跟蹤的結果如實向司馬懿匯報。

    司馬昭跟的是鄧賢,鄧賢進了西蜀直去了李嚴的府邸,因進了西蜀地界,司馬昭也不敢貿然跟進,猜測此子該是去搬救兵了;司馬師跟蹤的是李輔,一路跟到蜀山,司馬師本欲再跟,幸而他深通陣法,看出其中玄機,未敢輕易入陣。不過,看其大陣非是易與,估計該是近百年來興起的蜀山劍派。

    司馬懿聽完二子的匯報,心中已有算計:

    看來孟達此子多半與蜀山劍派有關,那蜀山劍派雖然崛起百年頗有名聲,不過蜀山之外並無根本,難有作為,不必理會。倒是李嚴,切要小心,告訴申儀密切關注西蜀消息以防其用兵。”

    卻說鄧賢進了西蜀軍營,徑自去見李嚴,李嚴見鄧賢親來,不由驚道:

    莫非孟賢弟出了什麽事了?怎麽叫你親自送信來了?”

    鄧賢向李嚴一拜道:

    叔父,司馬懿已派大軍圍了新城,舅父特令我來向叔父求援,還請叔父馬上出兵啊!”

    李嚴聞言肩頭一震:

    什麽?司馬懿竟然這麽快,前後不過十日,怎的竟已圍了新城?到底什麽情況?”

    鄧賢不禁歎道:

    根本就沒有十日,聽說司馬懿一日當作兩日用,八天便趕到了新城。司馬懿得到消息都沒有上報朝廷,便親自率軍征討,看來其早就算出舅父有心歸蜀,是鐵了心要滅新城,可恨其還給舅父去信安撫,可謂用心奇險。”

    說話間,已將孟達的親筆信呈了上去,李嚴皺著眉頭展信細看。

    孟達的信並不長,大致隻說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孟達先說了件喜事,自己陣斬徐晃,這卻大出李嚴意料之外。要知道那徐晃乃是天神臨凡,有封神大功,李嚴從未想過他會折於孟達之手,這卻著實是件喜事。

    第二件事則是說了當前新城情況,書中直言司馬懿八日便趕到,用兵奇快。現下兵力數倍於己四麵圍城,自己是插翅難飛。李嚴知道孟達愛兵如子,若是他自己傾刻間便可歸蜀,隻是以他的性情,是不可能丟棄他的愛將的。兩人都知道,若是孟達真的獨自逃了,司馬懿盛怒之下,遷怒於新城兵馬的可能性也是極高的。何況若是孟達這麽逃回蜀國,日後可謂是前途盡毀,勢要受盡白眼。

    第三件事則說了他自己的想法,勸諸葛亮趁勢北伐,來救新城,直取長安。

    李嚴看完,對孟達在這等緊要關頭仍能做出如此深思熟慮頗感敬服,隻是他信中要自己勸說諸葛亮北代,實在是太看得起自己了。現在諸葛亮雖未與自己翻臉,但對自己必定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怎麽可能聽自己的呢?

    李嚴問鄧賢:

    你覺得以你們現在的實力,還能守多長時間?”

    鄧賢沉思片刻道:

    守上十天應該不成問題,十天之後就不敢保證了。”

    李嚴深吸了口氣,問道:

    可有信心守上半個月?”

    見鄧賢猶豫著不說話,李嚴道:

    半月之後必有援軍!”

    鄧賢抿了抿嘴說道:

    既如此,我必會讓我舅父堅守半個月的。”

    李嚴拍了拍鄧賢,鼓勵般深看了他一眼,這才道:

    時間緊急,我現在要馬上去成都去見諸葛亮,就不留你了,你一定要與你舅父堅持住呀。”

    鄧賢重重點了點頭道:

    叔父放心!”

    鄧賢回新城赴命暫且不提,卻說李輔回了蜀山,李輔畢竟涉事未深,並沒有留意到有人跟著自己,便直接進了蜀山。

    走過青鬆翠柳的曲幽小徑,但見一座小築呈現在眼前。

    除非一些教派活動或逢要事,鄭隱師祖一直同幾名弟子在這小築參道,很少出去,平常的教務也都有座下四大弟子來做,誰都知道未來的掌教必在這四大弟子之中。

    來至小築百米之外,李輔停住腳步,深深一躬道:

    三代弟子李輔參見師祖!”

    不多時人影閃過,一名蜀山四代弟子出現在了眼前,向李輔一拜道:

    李師叔好!”

    李輔也還了一禮道:

    敢問師祖可在?”

    對方道:

    李師叔來的不巧,師祖已經閉關了。”

    什麽?”

    李輔大驚:

    前些日子我還奉祖師之命下山去找六師叔,怎的今日就閉關了?”

    那名四代弟子道:

    祖師昨夜參悟道法便閉關修煉了。”

    李輔喃喃無語,心中抖然升起一個不祥的預感,似乎冥冥中有什麽東西已經注定了一般。

    李輔既然見不到祖師,知道留之無益,駕了飛劍便下了蜀山。回過頭,但見蜀山青山莽莽,雲霧繚繞,仙氣盎然,但李輔已經沒了下山時的那種意氣風發,對師叔的憧憬與崇拜也早已如過眼雲煙一般散得幹幹淨淨。

    在李輔、鄧賢急急往新城趕的時候,李嚴已經匆匆收拾行裝趕往成都去見諸葛亮了。

    次日正午十分,諸葛亮正與馬謖、馬岱、蔣琬、費詩、李恢等人議論北伐事宜。對於北伐,諸葛亮已經做了充分的考慮,進行了多方準備,此時正打算向劉禪提議北伐。

    正商議間卻聽李嚴求見,眾人都不由一愣,李嚴之前兩次向諸葛亮進言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此次前來不知道又要生什麽事端。但諸葛亮卻是心下雪亮,環顧眾人,知道大家心思,微微一笑道:

    此次正方前來當是為孟達一事。”

    諸葛亮正要說請,費詩卻道:

    孟達小子昔日背叛劉璋,後又背叛先主,這種反複無常的小人為什麽這麽受人歡迎?真是無法理解!”

    諸葛亮看了眼費詩,卻是低頭不語。

    馬謖卻道:

    孟達雖然行事為人所不齒,但畢竟是新城太守,丞相此次為北伐做了充分準備,若能得其助力亦非壞事。”

    費詩搖頭歎道:

    隻怕真到那時候,沒準反為掣肘。”

    諸葛亮輕擺了擺手,示意大家安靜,這才道:

    請尚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