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世家淵緣
字數:4130 加入書籤
,。
張郃在南鄭駐紮了半月,便被明帝詔回師京城,封為征西車騎將軍,被曹魏西北軍界一致認為將接替曹真鎮守關中。
與蜀軍的情緒低落成反比,陳倉城內情緒高漲,陳倉守軍熱情揚溢,無處不流露出喜悅。因郝昭守陳倉有功,明帝特派人勞軍,加封其為關內侯。郝昭大宴三軍,陳倉官兵自然熱情高漲,卻沒想到會在這個時節迎來一批不速之客。
陳倉城門口,三匹健馬昂立於城門前,卻是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儒童。
女人頭戴鬥笠輕紗遮麵,看不清麵目,但其身著一身勁裝,身材凹凸有致綽約非常,看不清麵目反倒讓人充滿了無限憧憬。身旁兩個儒童雖身高不足四尺,連馬鞍環都是特配的,卻各配了一把二尺短劍,仙風道骨,威風凜凜,任誰都不敢小視。
古龍的江湖,最忌女人小孩和和尚,這次陳倉門外一下子便占了兩類。
陳倉守軍麵麵相覷,不知道這三個與戰場殺伐極為違和的人怎麽會突然出現在這裏,一時竟愣在當口。
但見城下,一儒童打馬上前朗聲道:
我家主母求見郝將軍,煩請通稟一聲。
陳倉守兵麵麵相覷,守城將校見城下這幾人衣著樸素,但各個氣質不俗,正要著人通稟。
另一個儒童打馬上前道:
這有一件我家主母的信物,煩請交給郝將軍。
守城將校擺了擺手,城上放下了一個籃子將那信物吊了上去,卻是一把精致的木製小斧頭,顯是掛在脖頸上的飾物。
那守城將校隻當是郝將軍的一段舊情,會意一笑,便親自跑了一趟。
郝昭正與眾將飲宴,但見這位傳說中的墨家巨子黑不溜秋,胡須根根如鐵,但舉手頭足間卻自有一番豪爽氣概,絲毫顯不出其相貌醜惡。
那守城將校風風火火跑了進來,興高彩烈道:
將軍將軍城外有個女的找您
這座城完全是搭建的一座軍事堡壘,裏麵全是駐軍,平日裏哪有什麽女的
軍中眾將互相看看,無不發出男人才懂的哄然大笑。
郝昭平日裏雖然禦下頗嚴,但今日不同往日,眾將校都飲了酒,也便比平時大膽了些,一個略顯瘦削的漢子起哄道:
將軍竟有這般魅力,哪家的娘們找上門來了
一句話惹得眾將哈哈大笑,紛紛叫嚷著要去看看嫂嫂。
郝昭卻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是哪個女人來找自己呢當即麵色不變道:
那女人長什麽樣
守城將校似乎被眾將校的豪情所感染,也帶著戲謔的笑意道:
將軍,樣子咱是沒看著,但那身段嘖嘖
他誇張的表情,顯然更刺激了其他將校的好奇心,眾將紛紛吵著要去見嫂嫂。場麵儼然有些失控,郝昭黑著臉道:
那女人叫什麽名字
守城將校見郝昭神情肅然,忙收攝心神道:
回將軍,那女人並未通報姓名,卻讓我拿這個信物給您。
說話間,將那小斧子遞了上去。眾人看到這個飾物,隻覺得應該是個貼身飾物,更加堅信郝昭與這女人關係不尋常。
郝昭接過那小斧子麵沉似水,全然沒有了方才的豪爽。他的情緒變化感染了周邊的將士,眾將士都看出事情的不尋常,臉上的笑容也都僵在臉上漸漸化去。郝昭滿臉肅然,長身而起,徑自奔宴外而去。
眾將校麵麵相覷,呼啦啦都起身跟了上去,他們都覺得郝昭的表現太過不尋常了。
黃月英三人在城下等郝昭的當,黃月英便四下裏看了看城外的布置,但見城外機關暗布,深合五行八卦,奇門遁甲,設計極是精巧,難怪以蜀軍之勢竟難以突破這麽一座堡壘。
黃月英卻搖了搖頭,不無感慨道:
墨家真的是沒落了。
天明天亮相視一眼,天亮忍不住問道:
師娘怎麽這麽說弟子看這布置極是了得啊您不知道,鎮遠將軍當時率重兵圍攻陳倉口,卻連人家城頭都沒摸到,極是厲害。
是啊師娘,我等跟隨師父征戰這麽多年,可還從來沒遇到這種情況呢
黃月英淡笑一聲:
工匠機巧之術,又豈是蠻力所能破之必得拆解,方可破之。你師父當知此道,此舉必別有深意。
天亮聞言歎道:
若是當時有師娘在就好了。
黃月英搖了搖頭:
霸道機關術霸烈無比,當年先祖便曾留下遺訓,不可再將此術用於殺場征伐,隻因其殺孽太重,故而不用。
天明天亮不解道:
那師娘怎麽還為師父設計元戎弩這等殺器
黃月英高深一笑: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巫人非我正道,自是無傷天理。但此利器若用在世間凡俗身上,不知會留下多少因果。
天明天亮聞言方自恍然,難怪師父並沒有大規模生產這等利器,想來是怕師母因此沾上因果。
天明天亮吐了吐舌頭,正此時,卻見城頭上多出一個人頭,長相十分粗獷,不無豪氣。
黃月英頗有感觸道:
還好,墨家風骨尚存。
郝昭自城頭向下張望,見到公輸家來的竟是個女人,不由得心中更奇,高聲道:
姑娘,這件飾物是你的嗎
天明天亮相視一笑,師娘孩子都一歲大了,還姑娘呢
黃月英自是看透天明天亮的笑意,橫了兩人一眼,兩人感覺到目光不善,登時幹咳兩聲正了正身子。
黃月英這才揚起頭,目光透過鬥笠上的黑紗射向郝昭:
公輸家第二十代傳人公輸醜特來拜會郝先生。
郝昭雖然沒看到黃月英的眼睛,但其攝人的目光讓其打了一個心中暗震。其他眾將也都感覺到此女的來勢不善,而且還起了一個醜字作名字,更不明白郝昭跟這個女人到底什麽關係,頗為奇怪地看看城上的郝昭又看看城下的黃月英。
一陣風在城下卷起,激蕩的沙石紛飛,郝昭突然開口道:
開城門請公輸姑娘進來
郝昭的聲音異常平靜,不多時,吊橋緩緩放下,城門緩緩拉開,黃月英三人踏馬緩步而入。,更優質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