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二十六座城池

字數:3624   加入書籤

A+A-




    新野前往襄陽的大路上,劉燕坐在帶著車廂的馬車內,在二千親兵的護衛下緩緩的向襄陽而去。

    來的時候是攻取地盤,回來的時候則是安排妥當了。順便得了一個美妾,帶回去了一個鄧艾。

    此時車廂內不僅僅是坐著劉燕,王氏十分嬌怯的坐在車廂的角落位置,忽閃忽閃仿佛會說話的眸子,不時瞄向劉燕,偶爾劉燕有所感感應與她的視線碰撞,她就會如同驚慌失措的小兔子一樣,飛快的轉過頭不敢與劉燕對視。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劉燕已經確信了。這個女人雖然二十三歲了,但是心性其實十分單純爛漫,而且膽仿佛少女一般。

    很難相信這樣一個小女人,居然會養出鄧艾這樣的人才來。不過也解釋了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難怪鄧艾擔心他這個娘親呢。”

    劉燕看著仿佛少女一般嬌怯膽小的王氏,不得不感歎一聲,人間什麽奇葩的事情都有。

    “別這麽怯怯的看著我,我是你男人,我會照顧你的。”劉燕伸出手來捏了捏王氏的臉頰,安撫道。

    “嗯。”王氏輕輕的從鼻尖嗯了一聲,雙頰浮現了兩團紅雲,嬌豔無比。惹得劉燕又是一陣蠢蠢欲動。

    隻有外表她才是成熟的女人啊。

    從新野到達襄陽需要經過樊城,渡過襄水。劉燕在親兵的護衛下,一直行走了六天才到達了襄陽。

    當時連日的大雨,形成洪水,加上水矛的攻勢下,堅固的襄陽城的城牆也崩塌出了幾個缺口。

    襄陽與襄陽附近的地區都有眼中的洪澇災害。而現在這些仿佛是去年的事情,天空燦爛,陽光明媚。

    大地上沒有一絲洪澇過的痕跡,幹爽塵土飛揚。崩塌的城池,也被修葺一新,一點也看不出有被修補的痕跡。

    這一切不僅僅是徐庶一個人的功勞,還有劉巴,殷觀,馬良等人的功勞。在攻克襄陽後的不久,劉燕就把這些人調動到了襄陽來。

    既幫助安撫民眾,也準備一件事情。

    當劉燕到達襄陽城門下方的時候,徐庶,劉巴,殷觀,馬良,馬大山,王威等文武都在迎接之列。

    “明府!”文武分左右排開,迎接劉燕入城。

    “進去說話。”劉燕沒有露麵,從馬車內開口說話。

    “喏。”眾文武應喏一聲,與劉燕的馬車一起來進入了城內。進入城內後,馬車載著劉燕到達了城內最大的府邸外。

    也就是劉表原來的鎮南將軍府。

    當天攻破襄陽的時候,正發生大洪水。這座府邸沉浸在洪水中,劉燕看過一眼沒什麽感覺。

    而此時此刻,這座府邸修葺一新,與記憶重疊。也浮現出了劉表在這座府邸內,與麾下文臣武將暢談國事的壯觀景況。

    “現在,這是我的地方了。我是劉表的繼承者。”劉燕深呼吸了一口氣,壓下了心中的萬丈豪情,步下馬車,率領文武進入了府邸,並直達大殿。

    當初劉表的位置上,劉燕毫不客氣的坐下,朝南麵向文武。文武向劉燕見禮之後,坐南朝北,君臣之間麵對麵。

    坐下後不等劉燕開口,長史殷觀就從袖子內取出了一張帛遞給了劉燕。稟報道:“明府,這是我們攻取的新野,樊城,襄陽等十七座城池的人口城池民冊,還請明府過目。”

    身為一方之主,了解自己的地盤,勢力人口是應該的。隻是不久前,劉燕急於攻擊樊城,新野就沒有時間了解,不過殷觀作為劉燕的副手,出色的整理了這些。

    劉燕點點頭,伸手接過了這張帛。

    上邊羅列出了劉燕現在的三大地盤的城池,人口。

    房陵郡,城池九座,人口三十一萬五百二十六人。

    襄陽郡,城池九座,人口二十萬三千四百三十人。

    新野郡,八座城池,人口五萬八百人。

    總共二十六座城池,人口接近六十萬。軍隊則還在發展,按照劉燕的預期,新野二萬人,襄陽二萬人。

    房陵守軍一萬五百人,親兵二千人。

    總共是五萬多人。

    看到這一張人口城池名冊,劉燕也難免有些激動。想當時被虎豹騎追著跑,跟著他的人不過數百人而已。

    而現在我的人口有接近六十萬,城池二十六座,分作三個郡,兵馬都有五六萬了。這才多長時間?不過是建安十三年到建安十四年而已。

    不可驕傲自滿,因為未來還很長遠。

    劉燕連連深呼吸了一口氣,不斷告訴自己未來還很長遠,這才壓下了心中的激動,然後抬起頭來看向在座的文武。

    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一股感激之情油然而生,劉燕不顧主公之尊,雙手抱拳衝著文武們行禮道:“我雖然誌向是匡扶漢室,但智謀短淺,能力不足。全靠諸位的扶持,才有了現在的聲望,多謝諸位。”

    文武們都知道這是劉燕謙虛的話,一路走來,劉燕的驍勇,將略大家都是看在眼睛裏邊的。

    但卻也感覺到了劉燕的尊重,文武們的臉上也流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沒有矯揉造作的稱不敢。

    他們對視一眼,齊齊拱手說道:“當與明府攜手齊力,匡扶漢室。”

    君臣之間互相信任,互相扶持的感情油然而生,雙方的緊密度又有所上升。感覺到這一切,劉燕的臉上流露出了由衷的笑容。

    而劉燕回到襄陽了解一下自己的地盤,軍隊,人口之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這件事情從政治上考慮,絕對是劉燕人生的一個大進步。

    而這件事情劉燕則是交給了主簿馬良去辦。劉燕隱下了心中的喜悅,恢複了冷靜沉著,轉頭看向馬良,問道:“情況準備的怎麽樣了?”

    “回稟明府,各種禮器,各種細節已經完全準備妥當了。明府隨時可以出門去祭拜劉公之墓,稱鎮南將軍。”

    馬良這段日子為了這件事情忙乎,自然是辦成了。聽了劉燕的提問,臉上流露出了一抹笑容,拱手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