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再嫁其女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夜幕降臨,深深的遮蓋了天空。但是群星高照,明月當空,為這深深的夜色增添了不少的光亮,不至於伸手不見五指。
襄陽城,劉燕府,糜夫人後院後花園亭子內。
“噗,噗!”油燈在綻放光明,不時有飛蛾撲火,燃燒著落在地上。不遠處,燃燒著驅趕蚊蟲的香。
劉燕坐在木榻上,身前放著一些酒菜。從白天到黑夜,劉燕折騰了糜夫人很多次,此時此刻體力也有點虛浮。
“果然是溫柔鄉,英雄塚,這樣折騰個一年半載,猛虎也得變成病貓吧。”劉燕一邊飲著酒水補充體力,一邊回過頭看向糜夫人。
此時此刻,糜夫人已經筋疲力盡,躺在榻上小睡著。緊閉的眼角處猶有淚痕,光潔的嬌軀上,盡是歡愛後的痕跡。
那驚心動魄的嬌軀,看了幾眼便又讓劉燕蠢蠢欲動。
除了劉燕與糜夫人之外,那兩名侍女也還在。始終低著頭,跪在地上不敢發言。劉燕以大毅力從那驚心動魄的軀體上轉過頭來,對著兩個侍女道:“好好照顧她。”
“喏。”
兩個侍女低眉順眼的應喏著。
吩咐了侍女好生照料之後,劉燕便穿上侍女拿來的幹淨衣服,走出了這溫柔鄉,英雄塚。
大步向前院而去。
“明府!”
院子外,自有劉燕的親兵把守,見了劉燕出來,親兵們齊齊行禮道。
在院子內,劉燕是霸道荒唐的登徒子。出了這溫柔鄉,劉燕便是天下一梟雄。他神色莫測,看不出喜怒。
麵對親兵們的行禮,劉燕隻是淡淡點頭。然後他的眸光掃視了親兵們幾眼,這一隊親兵有二十人,其中年紀不一,既有中年人,也有少年。
無一例外都是雄武之輩。
劉燕想起一件事來。他在那場遭遇戰之中,獲得的不僅是糜夫人,還有劉備的兩個女兒,大小劉氏。
事到如今,自然沒那麽多顧及,不過那兩姐妹的容貌實在是一般,劉燕實在是沒興趣。
不過就這麽放回去還給劉備,劉燕又是不願意。
“我幹了劉備的女人,不如送佛送到西,把他的兩個女兒也給嫁了。”劉燕心中想著,便問在場的親兵道:“你們誰沒有成婚的?”
“這!!”親兵們麵麵相視,不知道明府所言何意。但是身為劉燕的親兵,劉燕往日又好生相待,親兵們忠心耿耿,願意為明府效死。
這個問題雖然不解其意,但還是老實回答了。
“回稟明府,我沒成婚。”
“我也沒有成婚。”
二十名親兵,足足有六個人回答自己沒有成婚。這也沒辦法,劉燕親兵不管是訓練,還是警戒,任務繁重。
再加上戰亂年代,弱女子都是最先死,所以是男人多,女人少,男人沒有成婚的一抓一大把。
劉燕見此,便想著“剛好,既嫁了劉備的女兒,這人間又少了兩個光棍。”劉燕便仔細的觀看了一下,在這六人之中,挑了兩個年紀二十出頭,容貌還算可以的兩個親兵,問道:“你們二人叫什麽?”
“回稟明府,小的叫孫聲。”
“小的叫王進。”
孫聲,王進回答道。
“我給你們找了兩個良配,你們去跟劉忠提一聲,讓他為你們準備婚房,今晚立刻成婚。”劉燕說道。
“什麽?????!”
孫聲,王進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明府居然親自為我們婚配。但隨即又狂喜,誰不喜歡自己有婆娘呢?
我們光棍也好多年了,有個婆娘可以暖床,可以幹,還可以生孩子來著。孫聲,王進二人感動的眼淚汪汪,以最尊敬的眸光看向劉燕,情不自禁的孫聲問道:“敢問明府,對方是什麽人家的女兒?”
其餘親兵也不由自主的豎起了耳朵,這讓明府親自給婚配的女人,應該是有來曆的。但應該身份不會太高,否則也不會配給他們這些小親兵。
“劉備的女兒。”劉燕回答道。
“啊?????!”
孫聲,王進,以及在場的親兵們失聲大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劉燕哈哈一笑道:“你們聽的沒錯,確實是劉備的女兒。”
“可別把她們當小姐給供著,該幹的就幹。當她們是普通的婆娘就是了。”大笑一聲後,劉燕便大步向著前方而去。
“這該幹的就幹,明府把劉備的女兒配給我們,似乎對劉備的意見很大啊。但是幹劉備的女兒,似乎壓力有點大。”
孫聲,王進二人對視了一眼,苦巴巴的想著。不過容不得他們多想,因為劉燕的命令就是命令啊。
二人便立刻去找劉忠去了,而其餘的親兵則簇擁著劉燕的身子,往前方而去。劉燕幹了糜夫人,又嫁了容貌一般般的大小劉氏。
自然是對劉備的挖他牆角的反擊,但是劉燕深深的知道這種反擊的力度十分的渺小。似劉備這樣的梟雄,絕對不會被這種小小的反擊給擊垮。
想劉備這輩子顛沛流離,數次喪失妻室,老婆被人睡了不少。但始終金槍不倒,最終成就大業。
這人是鐵打的,是打趴下來還能爬起來的。這一點,劉燕不得不佩服,世人不得不佩服。
所以劉燕清楚的知道這種打擊隻是泄一時之憤而已,挑戰才剛剛開始。接下來或許就是兩大勢力的碰撞,交鋒,開戰,雙方的君主,名臣,大將,各自展現自己的才能看,來一次火並。
或許會是他劉燕建立這個勢力以來,最為動蕩的激烈的交鋒。但是劉燕並不後悔,大丈夫不能忍。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劉燕要做的便是調動麾下的文武大將們。
“也是該趁機向文臣武將們述說一下自己的誌向了。”劉燕的胸中盡是豪情。於是,劉燕調動了親兵們,向在襄陽的文臣武將們發動了詔令,不管是將軍,文臣都火速前來見麵。
隨著劉燕的一聲令下,鎮守襄陽的將軍劉忠,徐庶,王威,林仲等陸軍將軍,劉磐劉虎兩位水軍統帥,主簿馬良,長史殷觀,功曹劉巴等人陸續的來到了大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