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忽悠了去了

字數:4179   加入書籤

A+A-


    這樣的心性活潑而單純,劉燕心中忽悠諸葛均回去的把握十分大。而這段時間,他與龐山民相處的關係也不錯。

    曾經幾次暗示龐山民跟他一起回去,共創大業,對於拉來龐山民有些許把握。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劉燕畢竟乃是一方之主,徐庶襄陽郡守,日理萬機不是真可以躲在這裏逍遙自在的人。

    想到這裏,劉燕心裏邊便有了決斷,他收斂了臉上的笑容,鄭重對著在座的龐山民,諸葛均舉拳,誠懇道:“我與二位相交,覺得十分快慰。也感念二位才學,有一句話積在心中已經許久,不知道當不當說。而現在卻覺得不吐不快,請二位聽了不要見怪。”

    “北幽有話但說無妨。”諸葛均十分爽氣道。他與劉燕第一次見麵,沒有得到過劉燕的暗示。

    而龐山民卻是領會到了劉燕的意圖,諸葛氏作為龐山民的妻子,連個人閨房內也談論過。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嗎?”龐山民心裏邊想到,也十分鄭重的衝著劉燕拱手道:“揚武但說無妨。”

    劉燕聞言更加臉容,垂下一雙手,露出了悲切之色,說道:“自董卓之亂後,王室陵遲,群雄諸侯並起,跨州連郡者不計其數。中原戰亂,百姓流離。雖然曹操平定北方,有大功業。但是為人野心昭然若揭,乃是意圖取代漢室的亂臣賊子。我漢室支屬,劉氏子孫,一心想要匡扶漢室。但是不管土地,人民,還是士人,將軍,兵馬都不如曹操。要想匡扶漢室,實在是以小博大,自不量力。”

    諸葛均聞言心中有些戚戚然,也感念天下蒼生不容易。尤其他從小與諸葛亮居住,對於漢室也有幾分感情。

    而對於劉燕以現在的力量,意圖與曹操抗衡,匡扶漢室,由衷佩服。

    龐山民沒那諸葛均那麽單純,但是對於劉燕這一份以小博大的氣概,也十分的讚賞。雖然知道劉燕這番話是引子,接下來便是圖窮匕見了。

    卻也順著劉燕的話,拱手說道:“揚武自謙了,您平定房陵,襄陽,新野,殺於禁,朱靈,有大毅力,大勇氣,乃當世一豪雄。”頓了頓,龐山民又看了一眼徐庶,說道:“徐元直,馬季常,殷孔休,劉子初,王將軍,文將軍,又都是一時俊傑。本身又是漢室宗親,占據正道。現在力量雖然薄弱,但未來必定以正壓邪,匡扶漢室。”

    聰明人說話,其實一點既透了。這段時間,劉燕數次暗示,更不要說龐德公也已經有打算把龐統托付給劉燕了。

    龐山民心中已經有所決斷。一番話說出來,也是順著劉燕的一席話,既為劉燕打氣,也為自己的未來打氣。

    徐庶,劉燕當然也是聰明人,一聽便知道有門。二人對視一眼,都十分喜悅。徐庶決定煽風點火,於是收斂容顏從旁說道:“山民的話在理,揚武神武雄才,漢室貴胄,乃真正匡扶漢室之人。但可惜我們這些屬官難免才疏學淺,不足以與中原人才抗衡。而山民。”

    說到這裏,徐庶又看了一眼諸葛均,說道:“平甫,你們二人才兼文武,乃楚國上才。不知道可否與我們戮力,共同輔佐揚武,匡扶漢室?”

    終於到了這個時候了嗎?龐山民呼入了一口氣,看了一眼妻子諸葛氏。諸葛氏對於劉氏,其實沒多少感情。

    她更關心丈夫,而劉燕這段時間內對於她的丈夫也是傾心相待,她看在眼裏,感在心間。

    “劉揚武神武雄才,又禮賢下士。我夫君常有出仕為官的念頭,這也是個機會。至於弟弟,他跟著見見世麵也好。”想到這裏,諸葛氏對龐山民含笑。

    龐山民見妻子笑容,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念,拱手對劉燕呼道:“揚武有這等大誌向,在下佩服。既然不嫌棄在下粗鄙,在下願肝腦塗地。”

    諸葛均在旁邊聽了已經心潮澎湃,見自己姐夫答應了。便連忙拱手說道:“在下雖然才疏學淺,但也願意盡一份心力。”

    “好!”劉燕快慰的幾乎要縱聲長嘯了,強忍住了心中的快慰,劉燕起身扶起了龐山民,諸葛均,誠懇不已道:“我當與二位同心戮力,匡扶漢室。”

    “喏。”

    諸葛均,龐山民不假思索,恭敬敬喏了。而這個時機也是恰巧,便在雙方確立了關係的時候。

    一名劉燕親兵,引了一個小吏模樣的人走了進來。劉燕眼尖,一見這人乃是主簿馬良麾下的小吏,便知道有事情發生。縱聲問道:“何事?”

    “主公,有大事發生。諸位先生請您與元直先生返回襄陽。”這小吏來到劉燕麵前,躬身作揖道。

    劉燕聞言點點頭,起身回頭對龐山民,諸葛均,諸葛氏作揖道:“我有事,便先走一步。二位安排家中事情,可來襄陽見我。我必定開中門迎接。”

    徐庶也含笑衝著龐山民幾人點點頭,跟著起身。劉燕這麽做十分寬厚,乃是為了讓龐山民二人安排瑣碎事。

    但龐山民也是個有理想,有決斷的男人。便起身說道:“我家中有賢妻,不必太過掛念。再說既然已經投效主公,現在有事情發生,應該盡一份心力。我也立刻起身一起去。”

    “我家也沒什麽好掛念的,一起去。”諸葛均在旁連忙也說道。

    劉燕聞言頗為讚賞的看了一眼龐山民,點頭道:“好,我們同去。”隨即,卻又看了一眼諸葛氏,說道:“不過這麽匆忙的走,也不是什麽事。我等你們半個時辰,你與家人話別吧。”

    “喏。”龐山民敬喏道。

    隨即,劉燕便與徐庶,劉忠一起引親兵出了龐氏莊,戰馬齊備,準備出發。半個時辰後,龐山民,諸葛均,諸葛氏,龐德公一起走了出來。

    龐德公對於兒子也投效劉燕這件事情,並無異議。既然認定了,那便放手一搏啊。如果龐統也加入,那麽他們襄陽龐氏,便是劉燕的鼎力支持者。

    龐德公含笑來到劉燕身前,拱手說道:“老夫這兒子,便托付給將軍了。”

    “必傾心相待。”劉燕收斂了容顏,做出承諾道。龐德公感念著劉燕的真誠,便更放下了一顆心了。

    另一邊,諸葛氏正與龐山民,諸葛均話別。

    不過諸葛氏不是小兒女,男兒丈夫誌在四方,丈夫與小弟是出門建功立業,所以她是笑著的。

    丈夫沒什麽好說的,她衝著諸葛均叮囑道:“在家裏邊可以隨意,但是既然投入了揚武麾下,一定要謹慎嚴謹,不要因小失大,墮了諸葛家的門風。”

    “喏。”諸葛均向來敬重姐姐,這個時候自然是恭敬應喏了。

    一家人就這麽進行了簡單的話別,隨即,龐山民,諸葛均與劉燕等人一起跨坐上馬,一行人在戰馬的嘶鳴聲中,絕塵而去。

    “大哥在江東,二弟在荊南,小弟在襄陽,這一下我們諸葛家的人,真是各奔東西了。”

    諸葛氏看著丈夫與小弟追隨著劉燕的身影離開,心裏邊不免有些感歎。不過也感覺到自豪。

    有的地方去,還被人待見,證明我們諸葛家的男人都是出類拔萃的人啊。

    不提諸葛氏的這份小小自豪感,卻說劉燕策馬在道路上縱橫,心中卻在思量。“我離開襄陽的時候,拜托劉巴,馬良,殷觀等人看著城池。按照他們的才能,應該沒有任何問題。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值得他們派人來通知我????難道天下又有大變,或者劉備有了什麽動向?”

    不過劉燕雖然思量了一下,卻沒有深思,因為他胸中自有一股豪情。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管是誰要打我劉燕的主意,我自將兵與之決一雌雄。”在這一份豪情肆意之中,劉燕一行人快馬回到了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