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禮賢下士

字數:3833   加入書籤

A+A-


    不過,劉燕也並不是單純的在笑,傻笑。他總歸也是一方之主,而且已經經曆了數年,穩穩的坐上了這個位置。

    其間經曆了大風大浪,也獲取了作為一方之主該有的言行,舉止,思維方式,也積累了經驗。

    現在法正出乎意料的北上來投奔他,看起來是一個非常讓人興奮的事情,但仔細一琢磨,未必不是一場考驗。

    這人才來了是一回事,不為我所用,反而資助敵國則又是一回事了。如袁紹就是一個悲劇,本來名聲在外,吸引了荀彧,郭嘉等人來投奔。

    結果人家一看,你不咋的。於是,便又轉而投奔了曹操。曹操雖強,但也不過是上將之才而已。

    而有了荀彧作為後鎮,總督後方,郭嘉出謀劃策,於是立刻翻身做了一方強主,終於強到了不得不讓袁紹發動赤壁之戰,才能清楚掉的對手。

    而袁紹那個時候還有勝算的,結果袁紹處置許攸不妥當,許攸憤然投奔曹操,於是袁紹徹底悲劇了。

    看袁紹一步步滅亡,又如何不是對待人才態度不夠好,不會用人的緣故嗎?而劉燕自己則也是一步步摸索出來的這個道理。

    從殷觀,馬良,劉巴到文聘,徐庶,龐統等人,莫不是傾心相待,推心置腹,這才籠絡住了一幫人才,形成了龐大的劉燕集團。

    近的也有吳懿,吳班,還有一幹庸才蜀將,如果不是他先禮賢下士,如何能這麽順利的完成兼並蜀軍的任務?

    總結出來就是一個道理,別把自己當一回事,遇到可靠的人才,不妨低下頭,凸顯出對方的地位。

    如此才能讓人才傾心為自己謀劃,這便是所謂的士為知己者死。隻有籠絡住了足夠的人才,才能最終擊敗曹操,劉備,孫權等強豪,揚眉吐氣自稱霸王。

    可以說,劉燕的為人處事,知人善任,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而如何對待法正,這值得仔細的思考一下,反複思考一下。

    畢竟法正不是一個等閑之才,他之強橫在某種意義上來說,要超過諸葛亮這類治國之才啊。

    於是劉燕便漸漸收斂了笑聲,轉而安靜的摟著金發美姬,思考著法正的人生。話說法正的上半身,算是悲劇。

    他有一身驚人才華,但為人卻有些不妥當的地方。史書說“數為他人誹謗。”因為別人的誣陷,而為劉璋所不喜,處在整個蜀中統治集團的邊緣。

    這其中小人作祟是主要原因,但是法正不懂得經營人脈,不善於搞好人際關係,恐怕也是一個原因。

    這從法正的朋友至始至終,隻有同郡人孟達,便可以看出一二。這是一個比較孤僻的人,同樣一個是有自己道德標準的人。

    他被劉備信任之後,“內為謀主,外統京畿”之後,曾經私自殺了不少誹謗他的人,也對於幫助過他的人,十分的厚恩回報。

    史稱“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複。”

    總結出來,這是一個因為孤僻而變得孤憤的男子。記仇,同樣記恩的男人。對待他,絕對不能靠手段城府,隻能靠推心置腹。

    說白了還是那一套,放低自己的姿態,盡量的捧高他,讓他感覺到自己受到重用,受到重視。

    如此才能盡心竭力。

    而如何盡心竭力,則是一個學問。劉燕眸中的眼珠子一轉,心中便有了計謀。

    “終於到了。”

    吳懿跨坐在戰馬之上,搖搖的看向不遠處的南鄭城,臉上露出了難得的笑容。這一路上,走的那是一個心累。

    盡管經過了籌劃,選擇了最好的路線,但畢竟是叛逃啊。其中還出了一點變故,巴郡郡守龐羲想要捉拿他們,吳懿費勁心思才擺脫了。

    這才到達南江,但是那時候仍然沒有安全感,直到來到了這一座南鄭城的時候,吳懿這才鬆了一口氣。

    “這就是我的起點嗎?”吳班遙望著南鄭方向,隻覺得內心沸騰,恨不得立刻征討沙場,建功立業。

    法正,孟達望向不遠處的南鄭城,卻露出了期待與忐忑共存的表情,法正乃大才,孟達也是一時之將才。

    但奈何二人做小人物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久了,這一次憤然北上,既期待於劉燕的強悍與禮賢下士。

    但是未見真人,內心始終是有一些不自信的。

    對方強豪不假,但能看出我們二人的才能嗎?我們有機會一展所長,成為人上人嗎?二人心中如此忐忑。

    “噠噠噠!!!!!”

    便在這時,一支由五十人所組成的騎兵驅馳而來,這些騎兵都是孔武有力的好卒,胯下戰馬也是健壯。

    一時間馬蹄似鼓,塵煙沸騰,漫天殺氣撲麵而來。饒是吳懿,吳班,法正,孟達等人見多識廣,也覺得有些突兀。

    但不容他們多想,這一支騎兵隊伍來到了吳懿等人麵前之後,立刻翻身下馬,單膝跪下道:“小人奉鎮南將軍號令,迎接二位吳將軍。”

    吳懿本是心中一驚,以為劉燕打算動手殺了他們。哪料到居然是這樣的迎接,心情舒緩的同時,也倍感有麵子。

    這是重視那。

    就算是以吳懿冷靜的心態,也有一些高興。吳班更感性,更是有一股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法正,孟達二人露出了豔羨之色,十分豔羨於吳懿,吳班受到的重視。

    當然,吳懿是個冷靜的人,雖然高興卻不失態。連忙翻身下馬,對著這隊騎兵還禮道:“還請回報主公,我等感激不盡。”

    “喏。”為首的騎兵笑著應喏了一聲,派遣出了麾下一名騎兵,傳達吳懿的話去了。而他則請道:“將軍請。”

    “請。”

    吳懿還禮道,隨即與吳班,法正,孟達等四人駕馭戰馬,飛馳向城門方向。南鄭城頭掛著一麵“劉”字旌旗,此時風不大,這旌旗未免有些歇菜,不過這一個劉字,便足夠了。

    因為這是那威震天下的鎮南將軍劉燕的旗號,此劉與彼劉有莫大的區別。“劉”字旌旗之下,無盡披甲持矛的士卒立在城頭,散發著漫天的殺氣。

    城門洞開,為首的是一輛輦車,車十分華貴,為列侯專用。馬車的兩側散落著許多的人物,文官,武將。

    遠遠的,吳懿等四人便感覺到了一股氣勢撲麵而來,這是一股欣欣向榮的勢力,這是一股精英無數的勢力。

    這是一股值得期待的勢力。

    吳懿等四人都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