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且看天下震驚(六)
字數:3584 加入書籤
陳武一番話說的極好,若非劉燕,豈有現在江東勢力大增??而且遮掩了南郡之敗,仿佛是劉燕給了孫權以機會一般,聽了讓人格外舒服。
文武們也是一陣歡喜,於是齊齊舉杯,道:“與吳侯同飲此杯。”
“咕嚕,咕嚕”隨即,大廳內飲酒之聲不絕於耳,文臣武將門紛紛將杯中酒喝了個一幹二淨,孫權還抬起酒杯,把空酒杯示文武,以示飲盡。
於是,氣氛更加熱烈。
而說起劉燕,便想起了劉燕。這時,有將軍董襲道:“對了,劉燕率兵數千以攻漢中,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這董襲也非是一般人物,乃是江東虎臣。當時孫權繼位,吳太妃憂心江東,以問群臣江東可否保住。董襲回答道:“吳越有三江之固,國險民附,有張昭為秉政大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沒什麽憂慮的。”
以雄壯猛烈著稱。
三國之後,陳壽寫三國誌,陳武,董承與黃蓋,韓當,甘寧等人共列一轉,稱之為“江表虎臣”。
江東與荊州相隔,孫權又布局在荊州不少探子,所以孫權對於劉燕出兵七千進攻漢中,了若指掌。
但是漢中方麵卻鞭長莫及了,所以孫權到了現在,還不知道漢中之戰情況如何。
文武們對於這件事情,也頗為關注。這時候,甘寧卻冷笑道:“漢中張魯,詭異無匹,以道禦眾,閻圃善於用謀,麾下將帥一時之選。以一郡之地,而攻劉璋,強大無匹。劉燕以精兵七千出房陵,入漢中,此無異於自行死地也。”
甘寧很討厭劉燕,麥城一戰,他們華麗麗的攻城,尤其甘寧雜耍一般的登上城牆,正打算搶個“先登之功”卻為劉燕擊退,讓他非常的痛快。
為此甘寧耿耿於懷,發誓來日再臨沙場,必要與劉燕分出一個勝負。因為討厭劉燕,甘寧露出冷笑,嘲笑之色,不足為奇。
而甘寧對於益州的事情,也是有著權威的。因為甘寧本來是益州劉璋部下將軍,因為不滿劉璋而率兵攻打劉璋,事敗後歸順劉表。
他人在益州,對於張魯的見解自然有權威。
再加上張魯坐鎮漢中,已經一二十年,為天下立足最久的諸侯之一,有其強橫之處,不足為奇。
便是周瑜心中也暗道:“劉燕雖然強橫無匹,但到底是處在絕對劣勢,以弱兵攻漢中,勝算確實不大。”
南郡之戰,周瑜損失也大啊。少了個龐統,便讓他心中充滿了懊悔,不該將龐統留下啊。
不過,周瑜心中對於劉燕卻沒偏見,這分析也是出於理智。
魯肅心中也想著,“劉燕為人精悍自用,其勇力絕倫,幾乎天下無敵。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時他兵力不足,恐怕要在漢中栽個跟頭。”
張昭,太史慈等人,莫不是如此作想。而一些武將,更是大聲嘲笑。
“劉燕真不自量力,雖然一時強橫,但敗亡有證。”
“劉燕以詐力取勝,奇襲襄陽,劍走偏鋒。一時之賊而已。”
“等劉燕漢中受挫,必定聲望大跌,他荊州恐怕也坐不穩。”
大聲嘲笑的話語,一麵倒的唱衰,讓孫權有些飄飄然了起來。他天縱之才,但涵養功夫確實不太好,性格方麵有些滑稽。
比不上周瑜,魯肅等冷靜分析。
再加上此時此刻,他兼並山越五十萬,得精壯五萬,短時間內,便可化作一支強大的軍隊。
勢力大增。而再看看在座的精英,張昭,周瑜,魯肅,呂蒙,陳武,董襲,黃蓋,韓當等等莫不是江東英豪,天下精粹。
文臣武將多如牛毛,智能之士,如過江之鯽。若不是孫權心中還有少許的理智,恐怕早就忍不住跳腳,下令進攻荊州,以雪前恥了。
但盡管如此,孫權也是大笑道:“此戰劉燕乃是自取敗亡。不過嘛,此人確實有獨到的地方,雖然敗了,但不至於立刻崩潰。與之強對,於我們不利。等孤再拖個三五年,基本平定山越,得百萬之眾,起兵二十萬進攻荊州,那時候,劉燕此人無異於螳臂當車,殺之如屠狗。為了這個目標,諸君當與孤共勉。”
“喏。”
文武們轟然應喏,氣氛被推向了**。而周瑜,張昭,魯肅等智者,則在心中讚歎,“不愧是明主,盡管麵對對手犯錯誤的情況,卻還是冷靜的分析,對手還有反擊能力,等自己壯大了,這才進攻。這才萬無一失。”
劉燕攻入漢中,殺張魯,屯重兵於漢中,虎視巴蜀。這是大振人心的消息,可以增加一個勢力的凝聚力。
讓文臣武將,百姓小吏,都感念於勢力的上升。這件事情,劉燕又如何不大書特書???
當然過程需要潤色一番。劉燕將這件事寫成了自己如何如何神勇,殺了張魯,劉璋殘暴,虐用其民,張任,嚴顏,吳懿,吳班等群將歸順,於是劉燕屯重兵於漢中,對巴蜀虎視眈眈。
經過這稍稍的潤色,劉燕便與曆史上的劉備一樣,成了一個正義人士,反抗劉璋暴虐的統治,給了自己攻擊劉氏同宗的借口。
讓他自己的人品無缺失。
這個消息被劉燕在荊州大肆散布,房陵,襄陽,新野,江夏,南郡幾乎是城池的每一個角落,每一座村莊都知道了這個消息,都在討論這個事情。
因為劉表之恩德,荊州之民有一種荊州人的抱團感,自豪感。對於劉燕有一種深深的感情。
劉燕被外人稱為“楚國霸王”,百姓心中與有榮焉。隨著消息散開,百姓們都是歡呼雀躍。
官員,武將們更不需要說了,他們都是跟著劉燕賣命的,爭的是榮華富貴,建國之功,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隨著劉燕勢力大增,他們的未來也越來越有展望。如果這個時代有支持率這一說法的話,那麽劉燕的支持率從百分之八十,一直飆升到了百分之九十五。
這是消息散布後的成果,當然也有些附帶的效應,劉備,孫權處在北荊州的探子,便也得到了消息。
於是,在寂靜的黑夜之中,一艘小船往江東疾馳而去,船內的是一名江東的探子。恰巧不巧,就在孫權舉辦慶功宴的時候,來到了吳侯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