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真王平
字數:3388 加入書籤
“原來是漢室功臣,請受劉燕一禮。”劉燕肅然起敬,拱手作揖道。當年黃巾之亂,禍及天下。
漢室搖搖欲墜,全靠如賈龍,以及眼前何正這樣的人,才能保住江山基業。劉燕為漢室之後,扯開虎皮當大旗,理應禮遇之。
何正眸中閃過少許暖意,當年他隨著賈龍一起征討黃巾,曆經數年,才徹底討滅之。後來與賈龍一起迎接劉焉為益州牧。
賈龍與一眾功臣被殺,他逃亡離開。最終回到了家鄉,以務農為生。功臣卻被這樣對待,心中說不痛,那是假的。
而隨著劉燕這禮遇,這一抹痛,便也漸漸平息了。
“同為漢室宗親,劉燕與劉焉二人卻是雲泥之別。”何正心中歎道。隻是曆史悠悠,雖然蕩氣回腸,卻也漸漸消散了。
現在是年輕人的時代了。曹操,劉備,孫權,以及眼前這一位鎮南將軍劉燕,真是各領風騷,為當時雄才。
何正深深看了一眼劉燕,還禮作揖道:“將軍客氣了。”隨即,何正看了一眼青年,問道:“不知道將軍看中了我家這傻小子什麽?欲要栽培他?”
“氣魄,誌向,野心。”劉燕一連吐出了三個詞,用詞極為簡潔,卻簡單明了。隨即,又鄭重道:“這個世界等級森嚴,農夫便是農夫,行商便是行商,士人便是士人,世家便是世家。極少有農夫想要做將軍,這是一種撞破南牆的氣勢,老先生的兒子有氣魄,這是我欣賞的地方。”
頓了頓,劉燕又道:“一個人學問,技巧,可以教育,但是一個人的氣魄,誌向,野心,卻難以培養。我欲兵入北方,平定中原,虎步關中。身邊缺乏良將,便想提拔他為將軍,為我征伐。”
劉燕的話,讓人聽了覺得天方夜譚,隻是因為誌向,野心,氣魄,便要用之為將,這實在是草率了一些。
但是這些話,卻是深入了何正的心中。他家這小子,最讓他欣賞,自豪的地方,便是這誌向。
登高山看地形,躺床上,思領兵。再加上孔武有力。這是一個天生做將軍的料子。他往常時候,也將他為數不多的一些本事教給這小子。
隻可惜他也不認字,沒學過兵法,不然他這兒子會更加的出色。到時候,便可以經人舉薦出仕為將官,根本不用去當大頭兵,博個出身。
因為這個,何正極為苦惱,有一種家中有金子,卻被村裏人當成了鐵疙瘩的感覺。而現在遇到劉燕,一切都是迎刃而解了。
不過,一想到小子即將遠去,縱橫沙場。何正心中也有些不好受,歎了一口氣看著青年道:“能遇到鎮南將軍,也算你的機緣。”並叮囑道:“要謹記我的教導,忠臣不侍二主。既然拜入鎮南將軍麾下,一聲令下,便是道山學海,你也不要皺眉頭。”
“喏。”老父的教導,讓青年肅然,鄭重應喏道。
劉燕在旁看了,暗自點頭不已,果然是家學淵源好啊,看這一幕,以後這青年的忠心,便可以放心了。
“老朽家的這小子,便教給將軍了。”何正拱手作揖,衝著劉燕深深一禮。劉燕當然反應迅速,立刻扶起了何正,回答道:“老先生放心,必定培養成才。如霍去病培養霍光,不留餘力。”
霍去病大名,如雷貫耳,不需多提。而霍去病的出身卻也是讓人唏噓,霍去病的母親是衛青的姐妹,與霍姓小吏私通生下的霍去病。
霍去病小時候不知道這個,就冒姓為衛。後來長大成人,得知自己的父親乃是霍姓小吏,便鄭重的去跪拜,認祖歸宗。
當時有霍姓小吏有一個兒子,叫做霍光。霍去病為霍姓小吏置辦田宅,奴婢,並帶著霍光回去培養成才。
後來霍光果然成才,為漢武帝的托孤大臣,位至大將軍。劉燕以此為典故,便是為了讓何正安心。
何正臉上流露出了欣然之色,心中不舍之情,稍稍淡去。這時何正又拉過青年,臉上流露出了猶豫之色,最終卻歎道:“老幺,你不知道,你其實不是我的兒子。”
“啊!!!”青年呆住了,隻覺得雷霆巨震。劉燕神色卻是一動。
“你本是我姐姐的兒子,早年你父母病故,我便收養了你,認你為子。現在,也應該是告訴你真相的時候了。”何正歎了一口氣,便將隱藏了二十年的秘密給和盤托出了。
“你父親乃是普通是農夫。但是你王家祖上卻是世代將門,春秋時期王定為晉將,戰國時期,王風為秦將。楚漢戰亂,你祖上王兵為高祖麾下偏將軍,封爵關內侯。隻是後來後人有罪,失了爵位。最終到了你父親一輩的時候,已經是個普通農夫了。隻是你父親卻是雄心,念念不忘重振家門。所以為你取名叫做狗,天子戰狗,戰無不克,不避艱難。也為你取名為平,平定四方不臣。所以,你應該叫王平。”
隨著何正的話,一個世代將門的榮辱興衰緩緩展開,蕩氣回腸。青年,不,王平已經徹底呆住了。
腦子亂亂的,“我居然不是父親的兒子,我居然姓王,叫做王平?”
“他就是王平????主公找了好久的王平?”劉忠重新打量著王平,再聯想起王平的氣魄。心中不由有些疑惑,“主公為何能知道世界上有這個人?”
當然,這個疑問劉忠是不能提出來的,於是,隻能藏在心中。而劉燕心中豁然開朗,有一種仰天長嘯的衝動。
“果然是王平,可讓我找到了。”
而其實事情發展到這裏,答案已經是呼之欲出了。曆史上的王平,隻是留下了寥寥一些記載而已。
講的都是他領兵縱橫沙場的事情。但是嫌少提及他的過去,隻是一句“少孤,養外加何氏”。
而現在的王平,形象更豐滿,也更合理。原來他的舅舅何正乃是賈龍麾下司馬,所以王平才有後來的成就。
而這何正乃是忠勇之輩,也影響王平成為了忠勇之將。正是應了那一句,出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後來環境的影響。
王平有以後的成就,也就不足為奇了。劉燕心中還更有豪情,想著,“曆史上王平正式出場,已經很晚了。現在提前被我發現,我必定能將他打造的更加強悍,優秀。我北伐的大將,便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