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爭議畫作

字數:6108   加入書籤

A+A-


    你要買畫?格哈德裏希特?沒聽說過啊。”

    許胖子還有許家耀兩人伸頭看了看這幅作品,又看了看盧燦,有些不理解。這次畫展上,確實有幾幅作品值得出手,但絕不包括這件。

    沒什麽,我最近在研究歐美油畫,當代油畫也是其中的一大類。我想買幾幅帶回去,琢磨琢磨。”盧燦自然不會告訴兩人,自己看好這位格哈德裏希特。

    這幅畫雖然出自未來的大師之手,但放在今天的展品中,確實不出彩。

    其一是缺少大師光環,這讓畫作立馬降低兩個等級

    其二是這幅畫的構圖很簡單,天空、烏雲、飛鳥,這些素材基本被用爛

    第三自然是格哈德裏希特的畫風尚未完全成熟,略帶青澀。

    但盧燦知道,在2013年的一次佳士得拍賣會上,一幅格哈德裏希特的作品被炒到八千萬歐元的高價位。當然,這幅作品肯定達不到如此價格,但四五百萬歐元還是小菜。

    見盧燦的態度堅決,許胖子也無所謂,反正這幅畫不值錢。

    他點點頭說道,“行,我稍後幫你問問,這幅畫是哪位同學的,如果他願意出手,再讓他到你的茶室去談。”

    許家耀與盧燦還不是很熟,對他也不太了解,不過他依舊熱心的介紹道,“你要是研究歐美當代油畫,我建議你多跑跑摩羅街。上摩羅街新開了家歐美當代畫廊,我去逛過,作品不錯。可惜,那裏生意很慘。”

    說完他自己先笑了,“也不知老板是不是豬腦?跑到香江開歐洲油畫畫廊?香江本土油畫家都快要要飯去了,能賣出歐洲當代油畫?”

    他還真的沒說錯,香江油畫家快活不下去了,稍微出色點的,基本都外逃至歐洲求生存。

    這就是香江文藝品交易的現狀當代油畫不吃香。

    此時,哪能想到二三十年後,香江藝術品交易的盛景香江被譽為全球藝術品交易“第三極”,這還真不是吹牛,其中非常重要的版塊就是近現代及當代油畫的拍賣與銷售。

    那時,內陸的很多油畫家活不下去,都選擇去香江討生活。

    嗬嗬,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還真沒錯。

    三人圍著這幅東德畫家的作品麵前,愉悅的討論著東歐畫派現在頗具影響力的幾位畫家,其中,蘇俄現存的幾位大師,最受許家耀的追捧。

    突然,不遠處傳來一陣喧鬧,打破三人的雅興。

    不我不不認為這幅畫的作者是米米勒。”說話者有些口吃,但異常堅決,聲音也很高昂。

    咦,羅大偉這是和誰爭執呢?”許胖子很快認出口吃之人,很吃驚。

    隔著兩排,七八個人圍著一張桌子。正在大聲說話的學生,盧燦也認識,藝術係大三的高才生羅大偉。這人學習能力一流,絕對算得上大三藝術係前三的角色,但有些口吃。

    那你認為這幅作品的作者是誰?”和他爭執的人開口了,聲音也提高了不少。

    正是本次活動的組織者,汪明旭。

    嗬嗬,一位是曆史係的明星,一位是藝術係的驕子,兩人怎麽對上了?

    走,我們去看看。”許胖子拉著許家耀,對盧燦招呼一聲,就圍過去看熱鬧。

    三人抵達外圍,此時人已經多起來了。

    羅大偉雖然口吃,但仍舊在竭力的論證自己的觀點。

    米米雷的畫風嚴嚴謹,細膩,善於著著色和細節描寫,色色彩豐富,照片感很強。”羅大偉又指了指這幅畫,繼續說道,“這這幅畫雖雖然同樣著著色細膩,人物表情生動,但它依舊是幅英英國學院派畫風,並並沒有照片感。所以,一一定不是米雷的作品。”

    已經有人在打聽原委,盧燦稍一聽就明白了。

    這是一幅沒有署名的油畫,畫作的擁有同學,請汪明旭幫自己鑒定。汪明旭認為,這幅畫的作者應該是英國十九世紀著名畫家,拉斐爾前派大師米雷。

    剛好羅大偉經過這裏,一口否定汪明旭的鑒定。

    這不,倆人爭執起來。

    盧燦原本站在外圍,可兩位中大驕子的爭鬥,吸引太多人的圍觀,慢慢的,他被擠進桌子旁。

    桌上擺放著一張3648的直立畫作。

    畫麵主體為一大一小的兩位衣衫襤褸的女子,兩人牽手,站在洶湧的水麵上,衣襟被風吹動,微微飄揚。一道暈散開來的金黃色的光線,從畫幅的邊角,斜射下來,照在兩人的身上。兩人都仰著頭,那位成年女人眼睛微閉,神色極其安詳和享受,那位女孩,則睜大眼睛,湛藍色的瞳仁充滿好奇與希望,似乎想要追尋這書光芒的來源。

    作者用洶湧的河流,來暗喻明世事艱辛,兩位人物的衣衫破舊,表明生活窘迫,用金色光線來代表希望。他希望在險惡的世事中,要給與人們以希望。

    這並非一幅宗教畫,而是一幅幻想畫,而且是一幅早期的幻想畫。

    早期幻想畫,更多的是承載畫家本人的夢想希望,而不是後世的幻想畫,大多數都以超現實主義為題材。

    這幅畫就是如此。

    無論是汪明旭還是羅大偉,都認為這是一幅大師之作,兩人在這一點上有著驚人的認知。

    確實,人物肖像畫一直被認為是油畫中最難以把握的類別。這幅人物肖像,大人神色安詳,表現起來不算太難,但畫中孩子的眼神絕對是大師級手筆,充滿童真與渴望,還有對未知世界的憧憬與美好向往。

    這幅畫確實有著英國學院派畫風,這可能是汪明旭鑒定為米雷的依據之一。

    米雷最早師從學院派,畫技日臻成熟之後,才自立為拉斐爾前派的開山祖師之一,因此,他的畫作中,確實有著學院派的痕跡。

    同時,米雷的人物畫中,有一幅幻想畫非常出名,那就是離開不列顛。那幅畫中的女子抱著死去的愛人,眼神中的空洞與絕望,與這幅畫中的女孩眼神,表現形式上有著神似。

    這是汪明旭認可米雷的第二個依據。

    即便有這兩點,盧燦依舊認為羅大偉的判斷是準確的,這不是米雷的作品。

    羅大偉的觀點,其實被在場大多數所接受,但他同樣有個問題,那就是他也不知道這幅畫是出自哪位大師之手。

    一時間,圍繞著這幅畫,大家各抒己見,議論紛紛。

    盧燦的位置比較好,能正麵瀏覽整幅畫。

    金黃色的光芒,照在那位成年女人身披的紅色破鬥篷上,高光下,變幻莫測的褶皺,被作者細心的一點點描繪出來。

    這種感覺似曾相識。

    盧燦敲敲腦袋,自己一定看過類似的表現形式,而且是最近看到的。

    目光再度落在女人身旁的孩子身上,那眼神,也似曾相識。

    不對,這幅畫除了擁有英國學院派的畫風之外,還融入相當程度的洛可可風格,英國洛可可肖像畫風格。

    提到洛可可,很自然想到法國藝術,其實,英國洛可可肖像畫也有其自身的特點:注重表現人物的大膽目光,急劇轉側的身軀,探求人物不拘形式的姿勢和擺法。

    想到英國洛可可風格,盧燦瞬間想到熟悉感來自哪裏,這幅畫出自誰之手!

    托馬斯庚斯博羅!英國洛可可肖像畫派的創始人,曾經接受倫敦藝術畫派的教育。

    他的第一個師傅是法國雕刻師休伯特格拉夫洛特,這讓他對法國洛可可風格有一定了解在他三十歲的那年,再度拜師英國版畫家威廉賀加斯,這讓他對線條及人物神情的捕捉,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盧燦對眼前這幅畫有很強的熟悉感,正是因為他前幾天在路易斯的畫室中看到一幅畫藍衣少年的複製品。那幅畫中作者對衣襟反光、褶皺的處理,以及少年的眼神,都能在這幅畫中找到蹤跡。呃,自己經常看的歐洲藝術史中也有他的畫作。

    這是一幅托馬斯庚斯博羅的作品,未曾署名的庚斯博羅的作品。

    這件作品,遠比第一件作品價值更高,更值得自己出手。

    他在桌前的一舉一動,被汪明旭看得清清楚楚。原本進門時,汪明旭就對盧燦不滿,又經曆剛才他忽視自己講話的事情,現在又見他霸占半個桌子,不由得心頭火起。

    盧老板,我看你麵帶笑容,是不是對這幅畫有所心得?可不能藏私,給大家講講?”

    汪明旭的這句話帶有強烈的嘲諷語氣,周邊的人都一愣,這不應該啊?

    這種藝術交流,一般不會要求某人發言,除非他自願。

    讓盧燦發言?他不過是一位旁聽生,這不是純粹讓他出醜嗎?

    平常,汪明旭給同學們的感覺如沐春風,今天這是怎麽了?難道是記仇剛才進門口的事情?那也是許胖子頂撞他呢。難道是殃及池魚?這也太小心眼了吧。

    盧燦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沒理會,而是對著他身邊的同學問道,“楊開雄同學是吧,請問,你的這幅畫,出手嗎?”

    汪明旭的挑釁,盧老板的冷漠,還有他主動提及買畫,難道他真的猜到作者了?周圍的同學們,瞬間意識到,稍後有好戲看了。

    果然,盧燦的不理不睬,讓汪明旭再度火冒,他一手摟住楊開雄的肩膀,再度挑釁道,“隻要盧老板說出個一二三,我會考慮勸說開雄同學,將這幅畫轉手給你。”

    楊開雄剛才被盧燦的問話說得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現在又被汪明旭拉攏,該怎麽辦?

    自己不過是帶一幅沒署名的畫作來求鑒定,剛才就莫名其妙,卷入汪明旭與羅大偉的糾紛中去了,現在怎麽越卷越深?

    這一刻,盧燦覺得汪明旭確實討厭,不理會他,卻偏偏蹬鼻子上臉。

    盧燦對他冷哼一聲,如果他還來攪合,稍後就需要給他點顏色瞧瞧。

    盧燦依舊對楊開雄笑笑,“這幅畫的麵積在一點五平尺,我可以按照大師的價位給你報價。一點五平尺,十萬港幣,你看怎麽樣?”

    嘩,現場一陣騷動。

    在1980年,六萬港幣每平尺的油畫,絕對是大師級別報價。

    一張3紙差不多大小的未署名油畫,竟然能賣出拾萬港幣的高價,楊開雄怎麽也沒想到。他看看盧燦,又看看摟著自己肩膀的汪明旭,不知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