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收獲滿滿

字數:6150   加入書籤

A+A-


    盧燦從窗戶邊探頭看了看,院子中進來三位老者,一位青衣長襟,另外兩位是短大褂。

    嗯?剛才路上還琢磨十二老是幹嘛的?這就來了?

    十二老最早是十八老,是剛到調景嶺時,軍銜職務最高,或者最有威望的十八個上年紀的人,他們組成了調景嶺最早的管轄會,負責嶺內諸多事務。”

    安保總隊就是他們決議成立的。”

    這些年,死了兩人,還有幾人去了台北或者出國,現在還有十二位。”

    沒想到譚衛東這次將十二老請出山。”

    穿長褂的是陳寶珊,以前是七十二軍中將參謀長短大褂略胖的那位,是台島華商會的副會長夏天宇夏胡子,原來是三十七軍少將的軍需處長那位略瘦的老頭,是五十九軍的副軍長胡耀明。”溫老大在一旁向盧燦介紹院子裏的這幾位老者。

    其中,那位矮胖的夏胡子,正站在門檻邊,大聲斥責羅圪墶,將他訓得低頭掩麵。

    這時,譚衛東已經急匆匆從客廳走出,遠遠的就抱拳行禮,“三位伯父,萬分感謝!家父稍後就會回來,還請去客廳就坐!”

    鄭光榮一直跟在他身後,也拱手作揖。

    鄭老板是吧,感謝你的慷慨。調景嶺歡迎向你這種有善心的商家到來!”穿青衣長袍的陳寶珊向鄭光榮拱拱手說道。

    盧燦並不知道,陳寶珊還有一層身份,那就是“小龍女”陳羽蓮的父親。

    哪裏哪裏?這是應該的。來調景嶺兩次,對這裏的印象很好。我輩商人,隻有兩個臭錢,能為調景嶺的十萬百姓做點事,那是應該的。”鄭光榮一臉悲天憫人的神色,說道。

    盧燦不知道鄭光榮究竟和譚衛東談了什麽,竟然讓調景嶺三老俱到?還如此客氣?這三位老者身後,還跟著十來位山頂警署的人員,一副保駕護航的姿態。

    盧燦沒打算往前湊,這種事情讓鄭光榮去處理即可。

    正好喬曲明出來,盧燦對他招招手。

    嗨,盧少,你不會以為這些人真是來幫我們的吧。”喬曲明臉上尤帶一絲怒意,“還不是看在那個麵粉廠的麵上!”

    麵粉廠?怎麽回事?”盧燦有點糊塗,不知道鄭光榮做了什麽決策。

    鄭總估計是考慮以後還要來調景嶺,他剛才出手,十萬港幣,買下譚衛東的麵粉廠,捐獻給調景嶺。”喬曲明一攤手,說道,“譚衛東願意幫忙撮合鄭總和調景嶺實權派人物的關係。這不,這三個老頭來了,還不是為了接受這家麵粉廠?”

    嗯?鄭光榮這一手實在是大氣!玩得漂亮,盧燦不得不佩服。

    買譚家的麵粉廠,算是徹底交上譚衛東這個人物轉手贈送給台華商會,又給自己樹立名聲和形象,交好嶺上的實權人物。

    今天的這點小糾紛,估計馬上羅玉強會登門道歉。

    至於以後,他鄭胖子來調景嶺收貨,隻要不太過份,誰都會給麵子。

    這才是急速決策能力,非常高明。自己兩輩子也比不過他在生意場上的縱橫辟闔。

    得,自己繼續沾光吧。

    盧燦徹底扮演起跟班的角色,帶著喬曲明、溫家三兄弟、潘雲耕,還有來的那七八位李莊的漢子,開始規整這座院落中的物品。

    十分鍾後,一位五十來歲的粗壯的中年老者,滿頭大汗的趕到院子中。

    這應該就是羅玉強,他手中扯著侄子羅圪墶,徑直將他拉進院子。待他站定,對著他的腿彎就是一腳,將羅圪墶踢了個趔趄,“你個混賬貨色,整天給我四處找事!說!今天又是怎麽回事?”

    羅玉強的表演,絕對是影帝級別,羅圪墶配合的也不錯。

    盧燦在二樓看得清清楚楚,兩人在院門外其實已經對話,現在拉到院內,準備當著鄭光榮、譚衛東還有三老的麵,另演一遍劇情。

    院內的叫罵和斥責聲,很快便驚動了客廳中的五人。鄭光榮、譚衛東率先出來,後麵陳寶珊、夏胡子還有胡耀明三個老頭子也站在台階上,笑嘻嘻看著這兩人的追逐。

    是的,追逐。羅圪墶挨了第一腳後,便抱頭鼠竄,羅玉強跟在後麵氣喘籲籲的追打。兩人將小院子當成了練武場。

    姨父,你這是幹嘛呢?”譚衛東忍不住先開口,嘴角帶著些許嘲笑。

    哎呀,衛東啊,你是不知道,羅圪墶這東西,聽見風就是雨,成天給我惹事,不教訓不成。”羅玉強擦把汗,點頭和那三老招呼後,說道,“你姨媽回去就這麽一說,說你去淺水灣那好地方,房子賣得幹淨,沒啥收拾的。”

    他怒其不爭的指了指羅圪墶,“就狗孩子,不知道什麽時間偷著跑過來。”

    你個臭小子,成天惹是生非!”說完,他等羅圪墶站住,還偷襲式的在他身上來了一腳側踢。

    鄭光榮也在看了半天戲,得,這次該自己出麵了。

    兩步走下台階,對著羅玉強伸手,笑嗬嗬的說道,“羅督導是吧,我就是新房主鄭光榮。”

    鄭老板大名,聽過聽過!”羅玉強的手在衣襟上擦了擦,然後握住鄭胖子,使勁搖晃。

    見他有些卑微的樣子,盧燦忽然沒了看戲的興致。

    這個世界,什麽地方勢力,什麽壟斷霸權,在資本麵前,都得卑躬屈膝。

    鄭叔不太會講道理,但他所用的策略,淋漓盡致的詮釋了這一道理。

    調景嶺,號稱香江最為特殊之地。可是,十萬港元的一個二手麵粉廠,便引來了三位宿老,讓遠近聞名的惡霸勢力低頭做小。

    盧燦沒在理會樓下一撥人,終於在他們聚餐出門前,將所有有價值的物品,全部整理出來。看著手中的表單,他的嘴都快咧成一條運河。

    這棟二層小樓,不含柱子、梁、椽子、照壁等固定件,隻統計家具和瓷器。

    一共有大小桌子及寫字台八張條案、案幾、茶幾和圓幾十四張各色高背椅、圈椅、躺椅、條凳、矮腳凳、圓凳三十六張衣櫥、掛衣櫃、衣架、書櫃、多寶閣、電視櫃十九張此外,還有床十二張木質沙發六套還有其它木製家具二十多件。

    這近兩百件家具中,全是海黃、小葉紫檀、金星紫檀、烏木、香楠木、雞翅木等高端木材打造,就這些家具所使用的木材,就足有一百方。

    這些家具,已經可以將鄭光榮前後兩次支付的五十萬港元,全部賺回來,還略有盈利。

    此外還有瓷器、房梁大件、門窗以及庫存的二十方木材。

    盧燦從各個房間及廚房,搜羅出來的有價值瓷器一百一十四件。

    其中擺件玩賞瓷十六件,大多數是嘉慶朝官窯出品,還有三件是乾隆朝的精品乾隆青花釉裏紅雲龍紋天球瓶、乾隆仿宣德青花象耳瓶、乾隆粉彩綠地開光人物抱月瓶。

    譚玉明一定是搶了羊城哪一家的瓷器行,最後將老板的鎮館之寶花神杯,還有這乾隆朝的三大賞器都給順手帶走了。

    讓盧燦最為欣喜的是,他終於拿到那套康熙青花粉彩十二花神杯,完整無缺。不僅如此,他還在抽屜中找到一套嘉慶朝仿製的青花花神杯,雖然品質沒法和康熙朝的相比,但能成套,也是難得的精品。

    在譚家的廚房中,盧燦找出六十四件盤碟碗盞,都是嘉慶朝的精品官窯生活瓷。讓人遺憾的是,這些生活瓷,被譚家經常使用,不少瓷器有了破損。

    在廚房內間的儲物間,盧燦翻出十七件殘破的餐具。他讓溫阿四幫忙,將這些殘件的碎片,全部收集起來,憑他的作偽能力,修補個七七,還是沒問題的。如果等窯場建成,完全可以複窯重燒,嗬嗬,大師也看不出曾經殘缺。

    同樣在儲物間的拐角,他還找到一捆草繩捆紮好的瓷器。

    一共三十件嘉慶粉彩大碟,瓷器竟然還有火光,手觸摸上去還有點拉手。

    這可不是假貨,而是這批瓷器出窯後,就一直沒拆封。草繩包裹嚴密,上麵竟然還有火漆印“嘉慶九年秋仲月景德九爐王大生印”。意思是這批瓷器,是嘉慶九年八月景德鎮官窯第九個窯口出品的,該窯口的督窯官叫王大生,他檢查並封印的。

    可能是當時哪家官窯工人順手牽羊,撈出來帶回家這種事情在景德鎮官窯時有發生。

    當年的店主人,可能從那家官窯後人手中淘來的,隻可惜,連店老板也沒來得及拆封,就被譚玉明整捆的搶到香江。

    盧燦也不打算拆封像這種出廠原包裝並在草繩上烙有紅漆封印的套瓷,本身就是一種珍貴的曆史文物。

    嘉慶粉彩大碟,現在的行情也就兩萬出頭,三十張新碟子,也不過六十萬,但如果有了這帶有紅漆封印的草繩包裝,三十張大碟,能拍出超過三百萬港幣的價格。

    這其中的差價,就是有直接曆史證據的價值。

    這些嘉慶朝的瓷器,盧燦隻打算保留兩件,剩下的將會全部出手拍賣行由納徳軒投資,但窯場屬於他的私人興趣,需要他個人支出相當大額的資金。

    盧燦搖搖手,拒絕鄭光榮的邀請,陪這些人吃飯,還不如看看那幅中堂畫的真偽呢。

    鄭胖子帶著三老、譚衛東還有羅玉強、羅圪墶幾人,去山頂的一家小飯館吃飯。剛一出門,盧燦便和潘雲耕、溫阿四幾人,將鬆鶴延年的中堂畫卸下來。

    都不用放大鏡辨認,由於年代不算久遠,鈴印和鑒賞印很清晰。

    畫作者鈴印為“藝雲鐫印”,題款行字為“丁卯歲秋兄敬恒來訪得知喬遷新居喜不自勝拙作一幅以賀之”。

    張俊采,號藝雲,這是他為一名叫做敬恒的朋友,所做的中堂畫,慶賀朋友喬遷新居。

    盧燦很快就知道這位敬恒是誰。

    在中堂畫的下部以及對聯的底部,都留有一副鑒賞印“名眺主人”。

    這人很有名氣,尤其是在東南亞吳稚暉,原名眺,又名敬恒,他的書齋號就是“名眺主人”。中華近現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國學宗師。1953年10月30日病逝於台北,196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理事會將吳稚暉列為世界百年文化學術傳人。

    無論是作者,還是藏家,都很有影響力。而且,盧燦還知道,這幅中堂一定會有人出高價,但這黑心錢不能賺吳稚暉的幼子吳文藻非冰心丈夫的那個,是中大聯合書院的東方曆史係的教授!

    說不定吳文藻教授年幼時曾經還見過這幅中堂。

    不知道怎麽到了譚家?

    盧燦最後拿起的才是那方檀香已經燒盡的銅爐。

    底款“大明宣德年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