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偶然發現

字數:5516   加入書籤

A+A-


    這是一幅墨梅扇麵,幾枝虯枝,七八朵墨梅,橫亙在扇麵上,構圖自然隨意,筆觸意態蕭疏,真的很有陳眉公風範。

    盧燦一驚,伸手準備去接這把折扇,“我看看……”

    倒不是說陳眉公畫作有多值錢,他的畫作,要比董其昌低兩檔,市價大約六千港元每平尺,不算貴,盧燦驚訝的是……逛個公園都能遇到真跡,這運氣……。

    田樂群遞交的手勢也有些奇怪,豎著折扇遞過來,然後鬆開手掌,露出掌心的翠綠纓綴。盧燦一愣,靠,還有這種事?這東西他不用上手都知道是啥!

    折扇纓綴竟然是滿綠玻璃種翡翠,通體滿色,像極了老琉璃!

    盧燦朝田樂群笑笑,聳聳肩,田姨這運氣,真心很牛啊!這顆祖母綠玻璃種翡翠珠,市價不下於拾萬港紙。

    翡翠珠,絕對比陳繼儒的扇麵價值更高。

    握住這顆纓綴,盧燦展開折扇。

    扇骨為桃絲木,這是明末清初江南文人非常喜歡的一種木材,取桃心所製。十三根小骨,兩根大骨,都是采用水磨之骨,滑潤如玉,再加上多年來手捏汗揩,其表麵產生一層濃鬱光亮的包漿。

    骨真!

    扇麵推開,這次,盧燦一覽全貌。

    三枝虯枝,五六朵梅苞,七八朵墨梅,筆墨濕潤鬆秀,頗具情趣。旁邊一共有四枚印押,分別是“麋公”、“印空”、“吟壇耆老”“雪薖{音顆}”。

    紙質為宋、明非常盛行的冷金紙——發明於唐代的一種帶白色泥金或灑金的高檔用紙。

    紙真!畫真!印押也真!

    麋公就是陳眉公,印空是陳眉公的禪林老友。這幅扇麵,最初是陳眉公送給印空大師的作品。吟壇耆老是“處世三大奇書之一”《圍爐夜話》的作者王永彬的字號。

    王永彬字宜山,人稱宜山先生,一生經曆了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五個王朝。生平喜歡大聲吟誦佳作,與高安周柳溪、彝陵羅夢生結詩社,號“吟壇三友”,他自號“吟壇耆老”。

    至於雪薖{音顆},是晚清學者,收藏家王柏心的號。

    有作者鈐印,有受贈者印押,還有收藏者的鑒賞章,這件折扇,傳承有序!

    盧燦翻過扇麵,背麵是陳眉公的七絕《山中》,“空山無伴木無枝,鳥雀啾啾虎豹饑。獨荷長镵衣短後,五更風雪葬要離。”

    行書,書風蕭散秀雅,頗有出塵脫俗之意!

    鑒定之後,盧燦變得小心很多,對大嬸的丈夫不免吐槽兩句——這算是一件傳承有序的“小極品”,怎麽能如此隨意的安置?

    這是可以上拍的物件!

    “多少錢?”盧燦合起折扇,捏著扇頭,沒打算再還給對方。

    這位大嬸伸出手掌晃晃,“這麽多……我家那位說,這見折扇不能少於這個數!”

    “五百?”盧燦用折扇大骨,敲敲掌心,故意裝作沒看明白,反問道。

    其實盧燦這話,也有試探成份——對方這種手勢,如果你報伍仟,她很有可能說五萬,這種事在香江古玩市場很常見。

    “你還我!”這下,這位大嬸不高興了,伸手欲奪。

    “阿嬸,別著急,你到底要多少?我看這扇子,有點古意,像是真的。”田樂群假假的瞪了盧燦一眼,出言問道。

    兩人以前經常配合,很熟稔。

    果然,這次大嬸沒在敢報虛價,“五……千港紙,一分不能少的!”

    按照行情,陳眉公的畫,一尺大約在六千港紙,這幅扇麵不足一平尺,而且畫麵構圖簡意,加上背麵的字,差不多也就伍仟港紙上下。

    不用說,對方走眼了,那粒祖母綠玻璃種翡翠珠,他們一定當成老琉璃了!

    這枚祖母綠玻璃種翡翠珠,極有可能是王永彬或者王柏心後來裝上的——清代中後期,翡翠的市場接受程度已經很高,而那時,玻璃種祖母綠翡翠,還真不是什麽稀罕貨色,所以才被拿來做扇墜纓飾。而恰在此時,彩色琉璃也已經很普遍,經常被用於裝飾上,故此,這位大嬸的老公自動忽略了。

    盧燦對田樂群攤攤手,示意她拿主意。

    如果按照以前田樂群的性格,一定要再還價的,可今天這位大嬸,說了太多的奉承話,尤其是對腹中胎兒的無限讚美,她猶豫片刻,“謝謝大嬸,這把折扇我們要了。”

    “哦喲,天後娘娘一定會保佑您的!”

    伍仟港紙,對方竟然一點價格沒還,那位大嬸頓時雙手合什,讚美之詞再度噴湧。數完錢數後,還熱情的附贈盧燦一把新折扇!

    富家少奶奶在攤位上花伍仟港紙購買一把舊折扇,後果來了,周邊幾家攤主,頓時圍攏過來,爭相賣好,阿臾連篇。阿忠和阿全兩人連忙將人群分開,護著盧燦與田樂群離開。

    帶保鏢出門?這下真正坐實盧燦兩人的身份,身後議論聲一片。

    這一帶是沒法呆了——過不久就會有狗仔露頭。

    兩人順著石徑,穿過公園,沒再停歇,一直上波斯富街才緩口氣。田樂群叉著腰咯咯笑個不停——有些日子沒這麽爽快了,再說,今天出門的彩頭真好!

    波斯富街上東瀛餐廳眾多,麵前就是一家東瀛茶館,招牌上名稱叫做“昌裏茶道”。

    東瀛茶道館最大的特色就是靜,涼氣也給的足。兩人進去時,榻榻間已經全部安排出去,田樂群也不挑剔,拉著盧燦在前廳找了個座位,要了兩杯奶珍,又幫阿忠和阿全兩個要了兩杯冰果昔。

    前廳還有一桌,被虛屏風隔開,三男一女低聲說話,察覺隔壁有人後他們的聲音更低。

    盧燦原本沒在意他們,與田樂群輕聲聊著白天源森居賭木的事情,可是對方話語中蹦出的一個人名,讓他不自覺頓了頓話語,凝神傾聽隔壁的對話。

    “老池現在膽子忒小了……押了這麽多貨,怎麽處理?”其中一位男子,似乎在抱怨一個朋友,聲音不自覺有所提高。

    “二哥也有難處,現在管的很嚴……”那女子出言為“老池”辯解道。

    “噓!”另一名男子連忙製止他們繼續往下說,還回頭往盧燦這邊看看。

    盧燦低頭,呷了一口奶珍,臉上帶著笑容,附和著田樂群的話語點點頭。

    老池?盧燦心中咯噔一下。

    池姓在香江很少見,很巧合,虎園博物館采購部有位經理就池,今年四十來歲,鑒定眼力很不錯,為人也很親和,員工都叫他“老池”。

    池貴生是福伯招聘進來的,在虎博兩年了,現在是虎博的一篩{第一輪篩選}經理。

    他們口中的老池,會是虎博的池貴生嗎?

    如果是,這其中有什麽蹊蹺?押了這麽多貨,又是什麽意思?

    三男一女此後再也沒有談論相關內容,不過,盧燦仍然聽出點線索,這四人中,至少有一男一女是台島人,他們的粵語雖然熟練,可還是夾雜有一絲台腔。

    盧燦還是覺得,有必要摸摸這四人的底細。

    “我們回去吧。”等田姨喝完奶珍,盧燦對她眨眨眼,說道。

    借助摻扶田樂群起身的機會,盧燦的目光從屏風的間隙中掃過。這三男一女,年紀最大的約有五十,年齡最小是那位女子,大約二十七八,幾人身上都有一股江湖味。

    如果池貴生有問題,倒騰一些贗品進入博物館……這危害大發了。

    一出門,盧燦就對阿忠努努嘴,示意他去查查這四人的來曆。

    抵達家中時,阿木已經站在門口,幫盧燦拉開車門,順帶著在他耳邊嘀咕幾句——他已經查到誰在背後支持並慫恿那幫印尼木材商。

    嗬嗬,有意思,盧燦撇嘴一笑。這背後的人家,竟然和盧家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黃家的產業,雖然大多數都在印尼,可在香江,最大的甘蔗糖貿易公司黃記紅糖,就有黃家股權,屬於黃渭源這一房;新加坡那邊則是金廣紙業公司,同樣也是黃記產業,屬於黃一聰一脈。

    說起來黃家的黃櫨,還是藍灣俱樂部成員,與自己關係還不錯呢。

    黃家兩房,勢力不小,盧家不懼他們,隻不過暗箭難防,稍後把這情況和鄭叔說說,讓他注意著點。

    黃家為何要慫恿印尼木材商?

    不難猜,無論黃家的造船業還是造紙業,都與木材有直接關係。

    源森居進軍印尼,搶的不僅僅是木材商的市場,同樣也有可能會讓印尼木材的平均價位上漲,有損於黃家利益,更何況,黃家原本就與自家有隙。

    當年,因為自己插手施家造紙集團的事情,無意中破了黃一聰兼並施家造紙公司的陰謀。沒想到,黃家如今還耿耿如懷!

    因為隔行,一時間還真拿他們沒辦法,盧燦摸摸嘴角,且等著!

    盧燦又和阿木低聲囑咐幾句,讓他去接替阿忠,相較阿忠,他更適合做這類工作。

    至於那位池貴生經理的過往,同樣交由他去查辦。

    盧燦隱隱有種感覺,虎博不僅被歐美、內陸相關部門盯上,隻怕還被那些作偽團夥盯住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