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鷸蚌相爭誰得利?
字數:3804 加入書籤
第九十三章鷸蚌相爭誰得利
天罰組織神秘無,肩負的使命和責任重大,而權力也是十分大的。小說譬如守護陳國皇家血脈,以及懲戒昏君奸臣。
這還不是重點,每一代的天罰影衛之首都是天縱橫才,從不輕易出世。隻有相逢亂世卻有明主時才出,匡扶陳氏皇朝,護皇族血脈,鋤奸懲惡。
自前任天罰首領隱退之後隻如今已將近二十年,而新一代的天罰影衛首領卻從無人知曉其真正身份。
皇朝動蕩,奸臣當道,女皇昏庸,風申無奈時也曾想要請求天罰首領出山,卻向來無果。
因天罰出世需要明主,星月女皇卻是荒唐昏庸,久而久之風申也放棄了再不敢抱任何希望。
代代相傳的天罰十二大影衛,影衛之一黑鳩善弓弩,而他的箭矢也與普通弓箭有所不同。
普通箭矢的箭杆以竹木為主,劍尖才是由金屬銅鋼或者鐵來打造。而黑鳩的箭矢卻是連箭杆都是由純鋼煉成,外硬空,箭羽封頂。
間用來幹嘛的傳遞消息呀
曆代黑鳩都是輕功絕頂,負責消息收集與傳遞,這也僅是真正與黑鳩聯係過的人才知道的秘密。
而風申的父親,前幾朝的書令大人剛好與那一朝的黑鳩聯係過,那代的皇帝也憑借天罰的幫助而坐穩地位,鋤奸懲惡。
風申幼時偶然從父親那裏得知過這個秘密,在父親去世後自己又經曆的兩個皇帝,都是雖平庸亦無大過。
而如今的星月女皇年幼登基,又不學無術荒廢政業,朝臣心態不穩慢慢發展至如今,連自己都要祈求著天罰的再一次出現了。
可憐,可悲。
風申的心情複雜難喻,隻得長長歎息,將箭杆藏著的卷紙拿了出來。
在燭光的烘烤之下,原本光潔幹淨的紙麵浮現出四個小字推波助瀾。
仔細的看過確認過隻有這四個字以後,風申將紙揉成一團,放在燭火看著它燒成灰燼,再將箭羽裝箭杆,恢複原樣。
做完這一切之後,風申已算是精疲力盡。
雖然沒有用什麽氣力,可是心情的跌宕起伏著實讓他有些疲憊了,這位一心為國為民的三朝元老在此刻才真正的感覺到了一絲絲的安慰。
推波助瀾
這是天罰傳過來的消息,或者說是指令,卻是讓曆經沉浮的左相在眼下的亂局之敏感的嗅到了些什麽。
再根據最近朝堂事態的走向來看,旁觀者態度的風申敏銳的發現了,兩兩相爭的鷸蚌,不是眼前的劉為民和楊鼎嗎
兩個人互不相讓,互不得利,衝突與矛盾愈發大了,總有一天會徹底爆發。
從前看,風申認為這是陳氏皇朝將要崩潰的場麵,是星月女皇不作為的結果。
而如今再看,鷸蚌相爭,得利的漁翁在何處
天罰可是不遇明主不出世的。
說不定自己一直認為的陳氏皇朝即將覆滅,會隨著天罰的出世而另有轉機。
推波助瀾
嗬嗬,劉為民楊鼎,這朝堂從此不再是你二人的後花園了。
再一次早朝,本該主持朝會卻因為扭了脖子的楊鼎請假了,本該和楊鼎爭鋒相對的劉為民也請假了,五位輔政大臣剩下三位。
左相風申工部尚書田決兵部尚書洛凡。
田決向來附和楊鼎,而洛凡卻是個各不相靠,隻認聖旨令牌不認人的耿直漢子。
楊鼎和劉為民在多番拉攏無果後,終於放棄。畢竟隻要把握了大權,這個木愣子自動歸屬了。
這種也好,不費心,也不用擔心會被對方拉攏。
因為洛凡的無所謂,風申的失望放手,星月女皇的不作為,擁有了田決支持的楊鼎才會在朝堂略壓了劉為民一頭。
而現在這兩個巨頭不在,田決又開始借機挑釁劉為民一派的人了。
想要反駁,奈何田決位高權重,不僅是工部尚書,更是五位輔政大臣之一,眼前局勢也是楊鼎一派更為明朗,間派係的劉為民右相派係的在他一陣劈頭蓋臉的找茬之下,盡落下風。
於是乎,出現了讓人無言的一幕。
君王不早朝,臣子罵臣子。
左相風申風大人皺著眉頭,明顯是耐心已盡,而放眼整個朝堂隻有他說得話,洛凡是不指望了的,他已經呼呼大睡。
左相終於開了金口,打斷了田決的喋喋不休:田大人南海海盜之事洛大人已處理妥當,贛州旱災一事老夫也已與戶部楊大人商榷,做好了處理方案,而江州水患已是前年之事,田大人這麽多不滿與其在此發泄,引同邦不愉,莫不如早些回去思量對策,也不負陛下對我們的厚望。
風申不愧是三朝元老朝廷柱石,一開口便是不同凡響。人人都在猜測這老學究為何終於肯開口了,又在慶幸他的開口為自己等人解了圍,於是乎目光怨氣紛紛轉向田決。
你一不是帝王,二不是主持朝會之人,又有什麽資格在這裏找茬現在惹得風申都開了金口,可見你有多過分
朝堂立勢力和反對勢力難得的沆瀣一氣,卻是對田決不滿,連帶著對楊鼎也不滿起來。
請左相大人為臣等主持公道楊鼎劉為民不在,地位威信最高的便是風申了,劉為民一派趁機將風申拉下水,企圖將這間勢力拉入自己陣營。
風申何等人也,怎麽會被這樣子牽著走
他搖頭歎息了一聲,我等皆為陳國棟梁,皆是忠於女皇陛下,無乎卑賤高貴,這等事若是讓老夫來處理,實在僭越,又如何對得起女皇陛下
風申實際一句話,我不管我管不著,找女皇去
已經開始緩緩遺忘了女皇存在的眾位朝臣這時候才清切的明了,原來我們還有個女皇陛下,哪怕其荒唐好色,卻畢竟是一國之主。
這麽一來,楊鼎一派的勢力開始正式女皇了,劉為民一派的勢力更加重視女皇的親政一事了。
風申一派的清流勢力,在看到風大人又開始站出來時,也緩緩燃氣了希望。卻沒有人去想為什麽風申會改變態度,算是有此心思的人也隻會認為,這是田決做的忒過分了,才引起了這位清流忠臣的不滿。
414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