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連環死亡案
字數:3948 加入書籤
有的時候,當你深愛著一個姑娘,你會甘願放下所有,當一個幸福的普通人。但有些人命注定享受不到這種平凡的幸福。
李金珠當起了北京的地接導遊。我沒什麽特長,就在一家商場當理貨員,但幾天後,當老板發現我不用任何記錄就能清楚地說出所有商品的進出數量以及價格時,破格提拔我為部門經理。
那段日子如膠似漆,白天我們各自上班,傍晚我們一起逛街吃各種美食,深夜回到房子裏瘋狂的左愛。她是那麽美,那麽充滿活力,與我那樣心有靈犀,好像是從我身體裏分裂出去的另外一個個體。
我像一個宿醉的人,無法自拔。
一個休息日的清晨,我倆赤條條地躺在鋪滿晨光的床上,忽聽外麵傳來敲門聲。
我趕緊穿好衣服去開門,發現門口站著劉叔和瘋子。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我居然有半個多月沒有看見他們了。
劉叔憂心匆匆,瘋子則是一臉不耐煩。
我們坐在沙發上,金珠為我們倒了些可樂。我問:“怎麽了,劉叔,瘋子?”
劉叔道:“你讓瘋子給你講。”
奇了怪了,什麽事兒能把你們倆弄鬧心了啊?”
我說吧!”瘋子喝了一口可樂,打了個大嗝說,“前兒我在什刹海閑逛,碰著當年一個戰友,他現在在東城區分局上班,他跟我講了一個邪乎事兒。”
什麽邪乎事兒把你們倆嚇成這樣?”
我戰友跟我說最近一個月,東城區死了十二個人,其個是交通事故不算,另外九個死狀慘烈,但法醫鑒定後發現既沒有外傷也沒有毒,家屬反映也沒有心髒病什麽的,總之就是都死的莫名其妙。”
多大歲數的都是?”我頓時來了興趣。
各個年齡段的都有,最小的十幾歲,最大的八十多。”
警察怎麽解釋的?”
我戰友說解釋不了,他們分局副局長都因為這個被擼了。”
事兒倒是挺離奇,但也不至於把你倆嚇成這樣啊!每天都死人,興許是什麽連環殺人案什麽的。”
這些人裏邊,有一個死者咱們認識。”瘋子繼續說。
誰?”我緊張地問。
不是太熟,但我一說你就知道了。”瘋子道,“買咱們花瓶那個富二代。他是第一個死的,我戰友說死狀特別慘,眼睛怎麽合都合不上,好像活活嚇死的。”
瘋子說完我查了一下,”劉叔接著說,“那小子他爸是一房地產老板,這幾年在通縣那邊開發樓盤發了,當時他買那個花瓶就是送給他爸。”
巧了。”我說。
還有更巧的事兒。”劉叔接著說,“第二個死者是通縣一退休老幹部,今年六十多歲。瘋子那戰友說這貨利用自己的關係幫著開發商買地,從撈取巨額好處,紀檢對他立案偵查,但就在武警實施抓捕的時候,發現他死在浴室裏了。死的模樣跟富二代一樣,嚇死的。”
死狀一樣,應該是一種原因造成的,警察可以試著並案偵查。”
那時候他們還沒想那麽多,琢磨著這老爺子可能自感不妙,因為太緊張死的。”
第個呢?”
第個是一線女明星,據說死的時候她正在拍一部恐怖電影。當時她被關在一個黑屋子裏,演一個女鬼,女一號進去的時候大聲慘叫,導演還以為她特別入戲,但女一號慌慌張張地出來告訴她們死人了。”
還有呢?”
第四個是一典當行老板,頭一天晚上跟夥計打麻將打到半夜,第二天早晨就死了。第五個死的就是他夥計,第六個是他媳婦。”
一堆兒死了個?”
是,夥計和老板娘死在一酒店裏。警察查明白兩人是情人關係。”
這會不會是情殺啊?”我問。
警察一開始也是這麽想的,但他們找不到證據,而且這個人死狀也和前個一樣,都是睜著眼睛,表情驚恐,所以被並案。”
六個,還有個。”
剩下那個我戰友沒細說,他隻說最後一個死者是一私人博物館的館長,五十多歲,死在自己的工作室裏。臨死之前他裏緊緊攥著一個花瓶。”
花瓶?”我似乎懂了倆人這麽緊張的原因,“什麽花瓶?”
據說是一雙耳花瓶,黑底紅花的,看著不像國的古董。”
是咱們賣那個?”我試著問,心陡然一陣悸動。
咱仨想到一起去了。”劉叔說。
可咱那個不是黑底紅花的呀!”
這是傳說,肯定和真相有出入,咱那花瓶除了黑色就是紅色,紅色部分少,冷眼一看,以為紅色部分是花也很有可能。”
有道理。”我仔細思索,“第一個死者和最後一個死者都接觸過這花瓶,難不成死因和這花瓶有關係?”
所以我們實在憋不住來找你,”劉叔說,“打擾你們真不好意思。”
你滾蛋吧!你不來我都好久不用腦子了。”
對不住啊弟妹。”劉叔臉上終於出現我熟悉的猥瑣笑容。
沒關係,我喜歡看著你們在一起做事。”
我這弟弟倍兒聰明,很多事都得靠他。”
你那戰友怎麽說的?你跟他說這想法沒?”我問瘋子。
我昨天給他打電話說的。我戰友跟他們領導反應,被領導罵了一頓。”
罵人?”
恩,他們領導說古董不可能殺人,而且就算古董能殺人,其他個人是怎麽死的?”瘋子學領導講話時的模樣,很是搞笑。
也是個棒槌。”劉叔道。
人家警察有自己的思維邏輯,跟咱們似的,天天跟亂八糟的事兒打交道。”
我開玩笑呢。倆人的確不說明問題,但如果誰能證明這九個人全部接觸過花瓶,事兒就很明顯了。”劉叔道。
我覺得重點不在這兒,這九個人跟花瓶的關係很好理解。問題是,花瓶怎麽能殺人?咱們跟它在一起呆著的時間最長,怎麽沒死?”
甭管怎麽殺人,你能證明這九個人都接觸過花瓶?”劉叔不相信地看著我。
不能證明,但能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