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
字數:5304 加入書籤
窗外月色清明,暑氣伴著涼風回退,秋意將至。月華也是難得的舒展,園子裏草葉石子都明晰可見。造園之人胸中自有丘壑,樹木高低疏密調配得當,樓亭榭閣點綴的適宜,白日有萬般色彩奪目,月下隻有一色,全從疏密深淺上顯功夫。
可惜,廬內的小皇子並不是個懂得賞風賞月的人。燈下背兵法累了,伸開臂膀抻直了拉了拉,複伏回案上。感到肩頸有些酸疼,才起身走出廬外,舒展一下筋骨。
饒是這樣一個習武之人,看到月下這番景致也是心情舒暢。
雖然不能同皇長兄或好友林殊一般,對著景致大發感慨,或者引用古人大家的造園術對著點評一二,他的直覺感到這園子順眼漂亮,並不輸給皇長兄府或者林帥府的私園。這兩處園林他最熟悉,而且是京城顯貴中將花園侍弄的第一等雅致,除此各位親王府、長公主府、言老太師府也是屬於這第一等。特別是言侯的府邸,言氏世代勳貴,最懂得如何欣賞美好事物。
你是誰啊?這麽大好月色你不安靜的賞看,亂晃什麽?”
一邊讚院子裏月色好,一邊抻筋壓腿的小皇子被突如其來的質疑聲給噤住了。這聲音稚嫩卻洪亮,說話的人應該比自己年紀小,可這口氣卻比自己大的多。
對了,小皇子叫蕭景琰,時年十四歲,皇子中排行第七,母親靜嬪是皇長子蕭景禹生母宸妃林樂瑤娘家陪嫁進宮的醫女。這林家是世家,現任族長是長房長子林燮。雖是少年襲爵,然未及而立就拜了帥印,統領十萬赤焰軍。宸妃與林帥是一母同胞的兄妹。蕭景琰最要好的朋友林殊就是這位林帥的獨生子。
當今聖上有九個兒子,天下人都知道宸妃得寵,皇長子一出世就被立為太子。蕭景禹成年攝政,整肅朝綱,激濁揚清,風華絕代。
這天下終是他的。
小皇子因著母親的緣故,被太子另眼相看,從小跟著皇長兄受教。林帥家的林殊是陪讀的世家子弟中與他年紀相仿,脾氣最投契的。
此番,正是皇長子令各皇子及陪讀子弟前往各處私服出訪體察民情,每人一地。雖然仆從親隨不少,但也是景琰頭一次和林殊拆了幫,孤身一人到陌生的市鎮了解民風民俗。是夜投宿在當地最大的一家客棧,聽說是敗落商賈的舊宅改造的。
就是問你呢!裝什麽沒事人?”見蕭景琰不答言,那個聲音不耐煩了。聲音像是換了位置,卻無法判斷到底人在哪個方位說話。
我叫景琰。你說話不現身,這樣很沒禮貌。”
咦,你小小年紀,規矩還不少。”這次聲音很近,正正懸在頭頂。
小皇子一抬頭就正碰在聲音的腦門上,不禁哎呦一聲。
兩個腦門碰的脆聲。上麵那個要嚇唬人玩,不想被撞了腦門,反而嚇了一跳,本來倒掛金鉤懸在梁下,撲通也跌落下來。
小皇子顧不得扶額,伸手就去撈落下的人,怕他摔壞了。雖然聲音一點也不友好,但畢竟是個小孩子。
沒想到,接到懷裏輕飄飄的,人家輕功好著呢!
哎,看在你出手幫我的份上,今天我就特許你與本公子一起賞月吧。”被撈起來的人仍是一副唯我獨尊的口氣。
小皇子不想和小孩子玩,特別是說話這麽討厭小孩。於是,把他放下就要回屋內“你自己玩吧,我還要背書呢!”心想,要是小殊在,一定會把這小屁孩整的哭喊著求饒。嗯,是有點過分,當年言豫津不過是黏人了一點,至於捆在樹上麽。
這孩子感覺可比豫津調皮難纏多了。
果然,這孩子突然拽了一把小皇子的衣擺,小皇子踉蹌了幾步,將將沒摔倒,小孩卻繞到了前麵扶了他一把。
小皇子這次真覺得生氣了,平時他性子沉穩沒什麽脾氣,和小爆炭林殊剛好互補。這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尋釁,火氣也是勾上來了。剛要發作。
咱們算是兩清了。”沒想到小孩子這麽說。
看到景琰眼中疑惑,小孩又解釋到“是你碰我腦門,害我掉下來的!”
熊孩子的邏輯無法理解,景琰覺得不理他才是正途。
小孩見他還是要走,拽著他的衣袖不肯鬆手“我叫藺晨,是琅琊人士,來此地訪親友的。你是哪人?來這幹嘛?”
琅琊並不在大梁境內,原來這是個外邦的孩子,那這麽無理也許是他鄉的民風吧,景琰天真的以為。
我住在金陵,來這裏…遊玩的。”總不能說微服私訪吧。
騙人!”藺晨仍是不肯放手,已經被小皇子拖進室內“哪有出來玩還背書的!”
出來玩也不能耽誤學業啊!白天玩,夜裏自然要把落下的功課補上。”景琰拽了拽,想奪回自己的衣袖,誰知藺晨還是不撒手。別看熊孩子比自己矮一頭,力氣還不小。
原來是個書呆子,看你的招式以為你是個習武的呢,沒意思。”
你不喜歡讀書啊?”
喜歡,也不喜歡。你這是什麽書?”說起讀書,藺晨撒開景琰的衣袖走到案前,從自己袖中掏出一柄扇子,撥弄了一下案上的書卷。
這本,我可以背給你聽。”藺晨背著手,踱方步,麵帶得意之色。
景琰聽了這話,不知道這孩子是賣弄還是真有本事,心裏都不受用,自己學了許久還沒通背,這孩子比自己小四五歲的樣子竟然都背過了!平日學裏,小殊過目成誦已經讓眾皇子黯然失色,這會兒窮鄉僻壤一個外邦孩子居然已背過了自己背了月餘的兵法,怎麽能不為自己的智力傷心。
這洋洋得意的熊孩子像是看出小皇子的心事,有意點播一二“景琰,你要是陪我賞月,我就教你背書的法子。事半功倍。”
聽到這話景琰眼鏡一亮,正要開心,轉念一想,走到案前拿起書卷隨便翻開一頁說“好是好,我要考考你是不是真的背過。”
翻了三處,景琰提三個字,藺晨便背下去,一字不落。隻最後一處,藺晨對著燈半天沒出聲,景琰又念了一遍,他才像回過神順著背下去。
景琰心中失落,又不想在異邦人麵前失了禮,起身衝藺晨作了一個揖,請他指教。
藺晨一把抓起他就往外走,月已過中天,向西墜去。藺晨有些失落,卻也無可奈何,悶悶的坐在廊上。景琰不知道他是為何,隻得回屋將茶器茶點一起端了出來放在廊上,與他一人一邊坐了。文人鑒酒吟月,他二人品茶吃點心,也不錯。
茶是從宮裏帶出來的,茶點是母妃親手做的,待客不算儉薄了。
藺晨唏噓了一陣,看到景琰準備好了茶點,注意力就轉移到吃喝上來。
這茶是大梁本地出產,還是略淡了些,不是最上品,應當是從上,隻差一點點。恐怕最好的都在梁帝老兒那裏,這個能流落到民間也不容易。想不到你這兒還能嚐到這樣好東西。”
蕭景琰聽了,臉不禁紅了,他是不配用這樣好茶的。這是景禹哥哥的份例,知道他喝水多轉贈給他的。
藺晨見他不說話,又拈了塊點心,咬了一半。
榛子酥?”
那是我母…親做的。”
母…親…藺晨頓了頓,別人都是有母親照管的。
真好吃!”
聽到母親做的點心被誇獎,景琰笑的特別甜,都沒看到藺晨臉上的落寞。
藺晨發現景琰笑起來特別好看,月光下,比剛才燭光下更漂亮。月光下看不出顏色,可藺晨知道,他身著一襲紅袍。這個景琰雖然腦子快,但不算好使,好些筋絡沒打通的感覺,勝在性格直爽仗義,沒有什麽彎彎繞,還漂亮,我喜歡!
藺晨想都沒想就趴過去,夠著景琰腮親了一口“你很好,我喜歡你!”
景琰嚇了一跳,這小孩子怎麽突然就親上來了,是什麽番邦禮節麽?吃點心吃開心了就親人?
不想藺晨親完了,又端坐回去。
景琰還在差異,藺晨扭過頭衝他說“我都教你背書的法子了,你怎麽不親我一下?”啊?這坐端正了,是等我去回親他啊?外國的禮儀真有夠怪異的。
景琰無法隻得伏下身趴過去,在藺晨的臉頰上也親了一下,原來這孩子腮軟軟的香香的,像個小團子。“這樣行了吧?”景琰邊坐回去邊問,月光下看不到藺晨臉上淡淡的紅暈。
嗯,背書的賬清了。你還欠我這麽大的月色。”說著用手比劃著大大的天空。
景琰有點聽不明白,但記得剛出來,藺晨看著月亮一下泄了氣,像是錯失了什麽重要的東西。書讀的多的人看世界的角度可能真的不一樣。我看水就是水,看月就是月,有茶有點對著月對著牆,吃起來都一樣,雖然有風景看更好一點,但點心是不變的。但他們不一樣,好像那風景比點心更重要。
景琰還在思考關於月亮、聰明人和風景的問題,藺晨已經就這茶點下麵墊的油紙把點心包好揣在懷裏。
景琰,你記住,你還欠我這麽大的月色!”
你去哪啊?我怎麽找你?”沒等小皇子反應過來,這個熊孩子就消失在夜色裏。“那麽大的月色,怎麽找?怎麽還呢?”
廬頂的覆草略動了動,高樹的樹梢微微壓低,一切又恢複了寧靜。
隻留得小皇子對著燈燭想月色。
